寶寶吐奶,有哪些原因呢?這種情況要重視!

本文已影響2.66K人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剛開始最擔心的就是餵養問題,因爲在給寶寶餵奶,寶寶有時猝不及防的就會吐出一口,那麼,寶寶爲什麼會吐奶呢?

1生理性吐奶

跟我們成人所不同的是,新生寶寶的食管粘膜比較柔嫩,彈力纖維和肌層發育不良,管壁柔軟,食管的兩個生理性狹窄(收縮環)還未形成,食管下端括約肌發育不成熟,因此很多小寶寶在餵奶後會有一兩口乳汁反流入口腔及口角邊,或因體位改變而引起溢奶,這種情況一般不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

寶寶吐奶,有哪些原因呢?這種情況要重視!

解決辦法

不需要特殊處理,隨着寶寶慢慢長大,這種狀況會慢慢改善,一般在生後6個月左右可消失。

2餵養方式不當引起的吐奶

新生寶寶的胃是呈水平位的,食管與胃相連處的賁門括約肌收縮能力還較差,胃底部發育較差,攝入乳汁後容易使胃擴張。

而且胃的容量也很小,剛出生1天大的寶寶胃容量約爲5-7ml,就大概是一個玻璃彈子球那麼小,到了第三天時,胃容量增到22-30ml,如一個大號玻璃球那麼大,約到7天,新生寶寶的胃容量也才44-59ml,如兵乓球大小。

如果在餵奶過程中由於餵養方式不太科學,如喂得太飽,喂得太急、太快,寶寶在吸吮時吸入空氣,寶寶在哭鬧厲害時強行給他餵奶,或者是剛喂完就立刻把他平放等,都有可能會使寶寶溢奶或吐奶。

寶寶吐奶,有哪些原因呢?這種情況要重視! 第2張

解決方法

喂完奶後,可以將寶寶豎抱片刻並拍嗝;也可等寶寶睡着後進行拍嗝、預防吐奶。

●直立式

將嬰兒豎直抱起在胸前,頭靠在你的肩膀上,一手扶住嬰兒的頭和背,另一隻手在TA的背部輕輕拍打。

●端坐式

扶着嬰兒,坐在你的膝蓋上,一手支撐住TA的胸部和頭部,另一隻手輕拍他的背。

●側趴式

讓嬰兒趴在你的腿上,扶住TA的頭,讓頭部略高於胸部,然後輕拍他的背或者輕輕畫圈撫摸。

掌握餵奶的時間,頻率不要太高,也儘量不要在寶寶極度飢餓時餵奶。如寶寶吐奶頻繁,每次餵奶量不宜過多,可少量多次。

3過敏引起吐奶

有些嬰兒由於進食母乳或配方奶後,除了可出現過敏性患兒常有的表現,如臉面部、四肢、軀幹、臀部等部位的溼疹、蕁麻疹,反覆出現鼻癢、噴嚏、流涕等類似感冒的症狀之外,還可出現相應的胃腸道症狀,如嘔吐、腹脹、腹瀉、便祕等。

這種過敏反應多在進食後數天或數月後開始出現,但這種因過敏而致的吐奶在臨牀上卻常被誤以爲是胃炎、胃食道返流或消化道出血等其他疾病。

寶寶吐奶,有哪些原因呢?這種情況要重視! 第3張

解決方法

小寶寶中最常見的過敏是牛奶蛋白過敏,對這種因過敏反應而引起的吐奶,如果發生在單純靠配方奶餵養的寶寶身上,那麼家長可以考慮改用部分水解配方奶粉;

如果是發生在母乳餵養的寶寶身上,那麼可能跟乳母未迴避高蛋白飲食而“過奶”給寶寶有關,這個時候乳母在飲食上要注意少吃牛奶、雞蛋、大豆、小麥、花生、魚蝦、堅果類等易使寶寶過敏的食物。

4疾病引起的吐奶

如果寶寶吐奶的現象不會隨着月齡的增長而有所改善,那麼也應該要考慮是疾病的因素。

如肥厚性幽門狹窄的患兒多在出生後2-4周纔開始出現吐奶,最初只是爲溢奶,而後嘔吐逐漸加重呈噴射狀,而且吐奶幾乎每次都發生在餵奶後半小時內,吐出來的東西爲帶凝塊的奶汁,不含膽汁,少數也可含咖啡樣物或帶血;

先天性腸道閉鎖的患兒,在出生後24小時內就開始出現頻繁的嘔吐了,嘔吐出來的東西含有糞渣和膽汁,而且在腹部可以見到胃和腸型;

另外,當嬰兒患有顱內疾病如腦膜炎、腦炎、腦損傷、顱內出血時,亦可出現吐奶症狀,除了吐奶外,這類患兒通常還可伴有咳嗽、腹瀉、驚悸、發熱、抽搐等症狀。

寶寶吐奶,有哪些原因呢?這種情況要重視! 第4張

解決方法

及時帶寶寶到醫院診治。

怎樣預防寶寶吐奶?

1. 要母乳餵養、順應餵養,不要強迫餵養、過度餵養。

2. 要在寶寶處於平靜、愉快的狀態下餵奶,不要等寶寶很餓了才餵奶。

3. 要在寶寶清醒的狀態下餵奶,採取半坐位或斜位的方式餵奶,不要讓寶寶平躺着吃奶。

4. 可嘗試在每次餵奶 3~5 分鐘後,暫停一下,輕拍寶寶背部(拍嗝),再繼續餵奶。

5. 喂完奶後半小時不要讓寶寶受到推擠或晃動。

小編提醒

如果寶寶嘔吐頻繁,且吐出呈黃綠色,咖啡色液體,或伴有發燒,腹瀉等症狀,就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