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防治小兒“夏季熱”,從食療、足療、小兒推拿方面入手

本文已影響1.38W人 

小兒“夏季熱”,人們又稱爲“暑熱症”,是炎夏酷暑時節,嬰幼兒常見的發熱性疾病,多見於半歲至3歲的小兒。“夏季熱”的發病原因主要是此年齡階段的小兒身體發育不完善,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發汗機能不健全,體溫調節功能較差,不能很好地保持正常的產熱和散熱的動態平衡,以致排汗不暢,散熱慢,難以適應夏季酷暑環境所致。

小兒得了“夏季熱”,表現爲發熱,煩躁,易哭,脣乾舌燥,口渴欲飲,飲水量多,小便次數多,量也多,無汗或少汗,皮膚乾燥灼熱,食慾不振,精神萎靡,疲乏嗜睡,形體消瘦。而做血常規、大小便常規及其他功能檢驗時,又無病理性改變。醫生常把“夏季熱”的症狀概括爲“三多一少”:即多發熱、多口渴、多尿、少汗。發熱呈遷延性,熱程可持續1至3個月左右,熱型不定或不規則,體溫多在38℃至39.5℃之間,氣候愈熱,體溫愈高,即使用解熱藥,也無法使體溫下降,只有在氣候涼爽或雨後,體溫纔有所下降。到秋涼之後,上述症狀便可不治而愈。

目前尚未發現“夏季熱”有傳染性和免疫性。患此病後,下一年仍可復發,有的患兒可持續2—3年,但症狀多比上年度輕,病程亦較短。

雖然“夏季熱”可不治而愈,不會留下後遺症,但因“夏季熱”發熱不退,會使機體新陳代謝速度加快,消耗增加,抵抗力降低,若不切實加強護理也會影響患兒的生長髮育和身體健康,而且容易導致其它疾病的發生。對小兒“夏季熱”,目前尚無特效藥。因此,防治小兒“夏季熱”的重點在於加強護理。

第一、改善環境,注意衣着

居室要通風、涼爽,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患有“夏季熱”的小兒,由於次年夏季常可復發,因此在夏季來臨之前,要鼓勵小兒適當進行戶外活動,以提高對環境變化及外界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在衣着上不要給小兒穿得過多過緊,要穿柔軟、寬大的衣服,要保持皮膚清潔衛生,勤洗澡、勤換衣服和尿布。患兒少汗或無汗時,可洗溫水浴,每天1—2次,促使皮膚血管擴張以幫助散熱。對發熱較高的患兒,可用酒精擦身,促使體溫散發。

第二、注意飲食營養

飲食宜清淡,少吃油膩和刺激性食物,要注意營養的攝取,多給孩子吃高蛋白、高維生素而又易於消化的流質、半流質食物,如乳類、蛋類、肉類、新鮮蔬菜、水果等。適當補充含卵磷脂、腦磷脂、神經脂和微量元素鋅的食物,如蛋黃、瘦肉、魚等,以促進小兒腦神經系統的健康發育和完善。此外,常給小兒吃些具有解毒、消暑、清熱、養胃、生津、止渴和利尿作用的食物、飲料,如西瓜、冬瓜和綠豆湯、百合湯、酸梅湯、金銀花露等。

第三、選服中藥

中藥治療“夏季熱”療效較好。通常可服用六一散、金銀花露、或金銀花、杭菊花煎湯代茶飲,能消暑熱,解煩渴。也可自制防暑清涼飲料,如“三鮮飲”:鮮荷葉、鮮竹葉、鮮薄荷各30克,加水煎煮約10分鐘,再放下適量蜂蜜攪勻,冷卻後代茶飲,有生津止渴、清熱解毒的良效。也可用金銀花、梔子、山楂各15克、甘草5克,水煎,涼後當茶飲,可清熱、去火、消暑、爽身。

第四、留心病情變化

小兒患“夏季熱”後,若體溫持續超過39.5℃,並伴有驚叫、嗜睡,甚至驚厥、昏迷等神經系統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診治,以確保小兒健康。

怎樣防治小兒“夏季熱”,從食療、足療、小兒推拿方面入手

從上述方面加強對小兒護理的同時,食療對小兒“夏季熱”也有療效,不妨試試。現介紹如下:

1、【原料】冬瓜肉50克,蓮子20克,鮮荷葉1張。

【製作】切碎共煮。

【功效】冬瓜清暑利水、除煩止渴,清熱而不傷脾,利水而不傷陰,男女老少皆宜,爲抵禦苦夏的良蔬;新鮮的荷葉解暑力強;蓮子健脾開胃。

2、方法:取麥冬、生甘草各9克,雞蛋兩個,白糖少許。先將雞蛋去黃留清,再將麥冬、甘草加水兩碗,文火煎至1碗,冷後將藥汁倒入蛋清內,加入白糖攪勻。每日1劑,將1碗藥汁分兩次服完。一般患兒連服3~4劑可愈。3、綠豆、赤豆、苡仁各15克,加水600毫升,煮至200毫升,1日分數次連豆帶湯喝,連服10天。

4、荷葉梗50克,加白扁豆15克,苡仁10克煎水服,1日1次,連服7天。

5、新鮮嫩豆腐500克,黃瓜250克,加水同煮,代茶飲,連服7天。

6、冬瓜皮50克洗淨,加柚子核(去殼搗爛)5克,同煎水代茶飲,連服7天。 7、冬瓜肉50克,鮮荷葉1張,切碎加粳米適量煮粥食用,連服10天。

8、鮮淨西瓜皮(翠衣)、綠豆各若干,水煎,涼後加白糖,連服5天。

9、綠豆100克,黃、白扁豆各30克,加水煮爛後,取濃汁飲服,連服7天。 10、新鮮蘆根、淡竹葉各15克,洗淨熬湯去渣,放入粳米50克,煮成“蘆竹粥”,加白糖連服7天。

11、白茅根100克,白扁豆、白木耳各10克,水煎代茶飲,連服5天。

12、鮮荷葉100克切碎,加蜜100克,放鍋內略炒後加水煎服,1日分3次服,連服10天。

第五、中醫足浴治療法

小兒臟腑嬌嫩,陰陽稚弱,機體調節功能未發育完善,炎夏暑氣侵襲,故而發病。入夏之後,應注意小兒飲食和營養,增強體質,保持住房空氣流通與涼爽。適當選用一些中藥足浴,可有效地防治本病。

怎樣防治小兒“夏季熱”,從食療、足療、小兒推拿方面入手 第2張

1蘆根生地方

蘆根、生地各50克,西瓜皮100克。將蘆根洗淨,切段;生地擇淨;西瓜皮洗淨,切塊,同放於藥罐中,加入清水適量,浸泡15分鐘後,置爐上武火煮沸,轉文火煮5分鐘後,將藥液倒入浴盆中,待溫後行足浴,每次15~20分鐘,每日2次,每日1劑,連續7~10天。可清暑益氣、養陰生津。

適用於小兒夏季熱發熱、口渴、多尿者。

2二香佩蘭方

香薷、藿香、佩蘭、荊芥、蘇葉、蒲公英、金銀花、車前草各30克。將諸藥浸泡15分鐘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度適宜時行足浴,每日2次,每次10~15分鐘,每日1劑,7天爲1療程,連續1~2療程。可清暑益氣、養陰生津。

適用於小兒夏季熱發熱、少汗、脣紅乾燥、咽紅者。

3黨蔘升麻方

黨蔘、升麻、黃芪各10克。將諸藥浸泡15分鐘後,置爐上武火煮沸,轉文火煮5分鐘後,將藥液倒入浴盆中,待溫後行足浴,每次15~20分鐘,每日2次,每日1劑,連續7~10天。可補脾益氣、甘溫除熱。

適用於小兒夏季熱發熱或高或低,面色蒼白、氣短懶言者。

4芪術香蘭方

黃芪、白朮、藿香、佩蘭各15克。將諸藥浸泡15分鐘後,置爐上武火煮沸,轉文火煮5分鐘後,將藥液倒入浴盆中,待溫後行足浴,每次15~20分鐘,每日2次,每日1劑,連續7~10天。可補脾益氣、甘溫除熱。

適用於小兒夏季熱久病不愈,時或發熱、氣短、肢軟乏力、納呆、口渴、尿多而清長、大便溏薄者。

5附片花粉方

附片、花粉、黃芩各10克。將諸藥浸泡15分鐘後,置爐上武火煮沸,轉文火煮5分鐘後,將藥液倒入浴盆中,待溫後行足浴,每次15~20分鐘,每日2次,每日1劑,連續7~10天。可溫下清上、護陰潛陽。

適用於小兒夏季熱發熱、口渴、多飲、多尿者。

6二子二蛸烏梅方

覆盆子、菟絲子、桑蛸、海蛸、烏梅各30克。將諸藥浸泡15分鐘後,置爐上武火煮沸,轉文火煮5分鐘後,將藥液倒入浴盆中,待溫後行足浴,每次15~20分鐘,每日2次,每日1劑,連續7~10天。可溫下清上、護陰潛陽。

適用於小兒夏季熱時或低熱、口渴多飲、虛煩不安、面色蒼白、下肢清冷、食慾減退、小便頻數而清長、大便稀薄者。

第六、小兒推拿治療法

一、處方:分陰陽,平肝,清肺,補腎水,揉腎紋,掐二扇門,揉二馬,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大椎,推天柱骨,推脊。

加減法:

1) 兼表症者,加開天門,分坎宮,運太陽,掐迎香,推三關。

2) 暑熱傷氣者,加清脾胃,揉內勞宮,運板門,推涌泉。

3) 熱極生風者,加掐印堂,清肝,清心,掐老龍,揉小天心,並倍加清天河水,退六腑,推涌泉。

4) 氣陰兩虛者,加捏脊,補脾土,摩中脘,揉丹田,推涌泉。

以上手法每日1次,6次爲1個療程。

小兒推拿治療結果

13例痊癒(小兒推拿治療1療程,症狀完全消失者);7例有效(小兒推拿治療2療程,症狀逐漸減輕者);2例無效(經小兒推拿手法治療後,症狀無改善),總有效率91%。

解析

祖國醫學認爲,患兒體質虛弱是本病的內因,感受暑氣是發病的外因。小兒臟腑嬌嫩,其陰氣未充,陽氣未盛,機體調節機能未完善,故不耐暑熱。每當夏令則暑氣乘虛而入,故見高熱、汗閉、口渴喜飲、多尿等。因此,在小兒推拿治療上採用清天河水、退六腑、推天柱骨、揉大椎,以清熱消暑;推脊以清解三焦之熱;清肝經、清心經以清泄心肝之火;推涌泉以引邪外出;運太陽、開天門、清肺經、推三關,以宣肺解表及清肺肅降、通調水道;清脾胃乃清中焦鬱遏之氣;揉內勞宮以運轉中州之氣機;補腎水以補先天、養陰益氣;補脾土,摩中脘,揉丹田,捏脊能健脾益胃以固本培元。

脾胃爲後天之本,故調補脾胃,益氣生津以培土生金。脾肺能肅降,金水協調,口渴多尿自然消失,餘病亦隨之自愈,體乃康復。

二、診斷標準:畏寒、發熱;無汗、汗閉;頭痛、口渴多飲;少汗、精神欠佳、疲乏;煩躁啼哭、食慾不振;尿多便溏、下肢不溫;並伴鼻塞、流涕;脣乾、咳嗽、喉癢、咽喉紅腫疼痛;舌尖紅根黃。其主要依據有發熱持久不退,口渴多飲,少汗或無汗,煩躁,咽喉紅腫疼痛,脣乾。

1小兒推拿治療方法

醫者正坐自然放鬆,患兒自己或抱在家長懷裏面對醫者坐在小方凳上,自然放鬆。醫者先取患兒一手清天河水300—400次,退六腑150次,水底撈明月100—300次,按揉一窩風200次,加揉小天心(瀉法),分推手陰陽100次,清肺經200次。再取正坐位,頸部按摩5分鐘,按揉天突50次,開璇肌5次。然後背對醫者分推肩胛(jiǎ)10次,推刮天柱100次,揉大椎100次,點按肺腧(shù)50次。最後小兒頭放於醫者雙膝上開天門30次,揉太陽30次。

2療效標準

1) 治癒:症狀、體徵消失。

2) 好轉:熱退,扁桃體炎好轉。

3) 無效:症狀、體徵無改善。

3討論

暑熱證(夏季熱)乃嬰幼兒常見疾病。5歲以下小兒,尤以6個月至2歲的小兒多見。急性期有高熱,症狀較重。天河水可清肺經;一窩風可清肅肺絡;六腑、撈明月、天柱、大椎可釜底抽薪、引熱下行;天突、璇肌可開關利結、通三焦、降氣祛熱;肺腧(shù)可調肺氣;手陰陽、天門、太陽可祛風散邪、平衡陰陽、清心安神、調活氣血。數穴合用,共奏清暑瀉熱、利咽散結之效,故療效較好。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