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因寄宿丟失的陪伴永不復來

本文已影響1.34W人 

姐姐和姐夫工作都很忙,所以爲兒子選擇了名聲比較好的寄宿幼兒園。兩年過去了,我看小外甥成長得不錯,白白胖胖,也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興趣,就算在家每天也會固定時間看書,平時最喜歡的就是踢足球。

姐姐和我說起小外甥的變化,以前都是要哄着吃飯,現在可以乖乖自己吃,吃完還把餐具收拾到廚房;以前整天哭哭鬧鬧,現在性格變得文靜了許多,在家都不用他們怎麼操心。微笑地說着說着眼神卻一絲傷感,“只是,兒子和她好像沒有以前那麼親密了,雖然有禮貌但是總覺得有點冷淡,有點疏遠。”

小心,因寄宿丟失的陪伴永不復來

歷史中的寄宿學校起源於英國慈善事業

早在一千多年前,12世紀時,教皇命令所有下屬的修道院提供慈善學校給窮人的孩子就讀。後來這些學校開始面向社會招收繳費學生,隨着學生不斷增多,學校逐漸開始提供食住宿和用餐安排,這就漸漸發展爲寄宿學校。後來,隨着大英帝國擴張,寄宿制度也被傳播到了世界各地。 加拿大寄宿制度消滅土著文化寄宿制度在加拿大甚至成爲了政府強制同化和消滅土著文化的一項政策。1870年開始,加拿大各地總共建立了一百多所用於同化教育的寄宿學校,將約十五萬5-16歲的土著孩子送入寄宿學校。這些孩子在寄宿學校裏禁止使用自己的語言,禁止遵從自己的宗教和習俗,政府希望藉此達到文化“清洗”的目的。據統計,這些兒童中有三萬多人在學校裏受到虐待、體罰,甚至性侵犯,且至少三千名學生在寄宿學校中死亡。這項政策直到1996年最後一所土著人寄宿學校關閉才宣告終止。 羅馬尼亞的“孤兒院現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羅馬尼亞人口銳減,政府規定每個育齡婦女至少要生四個孩子,如果家庭無力承擔就送孩子到政府出資的國家教養院集體撫養。先後有六萬多名嬰兒一出生就被送進教養院。這些孩子後來大多數人智力低下,情感發育不良,沒有溝通能力,這種情況被稱爲“孤兒院現象”。部分孩子被送到美國底特律兒童醫院做大腦斷層掃描,發現他們大腦的海馬體和杏仁核等多部位都不正常。腦神經科學已證實,早期情感發育不良會直接損害大腦的正常發育,造成無法逆轉的病理性改變。 中國建校爲優化農村教育我國寄宿制學校最早是在2001年國務院提倡興辦的,目的是優化農村教育資源配置,保證學齡兒童正常入學,完成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有效改善了農村地區的辦學條件,對保證兒童入學完成義務教育起到了積極作用。
小心,因寄宿丟失的陪伴永不復來 第2張

隨着社會節奏加快,生活壓力加大,寄宿學校也不斷往低齡化方向發展。許多有條件的幼兒園都開辦寄宿班。寄宿學校愈發熱門,即使收費昂貴到令人咋舌,名聲好的寄宿學校每年招生都同樣火爆。
不少父母爲兼顧工作,會考慮從幼兒園開始就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全託。這樣就有時間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及自我提升,孩子也能得到相應的照顧。同時家長也發現寄宿後,孩子似乎變得更懂事自立。
教育效果更依賴師生素質凡事都具兩面性,寄宿學校在給教育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着不容忽視的問題。寄宿學校的教育效果容易受環境、師生素質的影響,例如自制力不強的孩子容易學壞;出現校園欺凌時寄宿的孩子不能得到及時的保護;學校和老師精力有限,或多或少存在重視優生,忽視中差生等等的現象。
容易造成情感疏離還有專家指出,孩子表現出來的懂事可能是爲了完成老師的要求或者長期得不到充分重視有關,所以纔會表現得懂事自立以博取關注和讚揚。而且一個老師要面對多個孩子,對每個孩子的感情投入其實遠遠不及父母。寄宿容易造成孩子與父母的依戀關係失常,情感發育缺陷。這種缺陷一旦形成,會導致孩子對家庭成員冷漠,對社會理解模式化和單一化。孩子在長大後,可能會出現缺乏安全感、不善人際交往,沒有自己的思想等等問題。
我相信每個小小寄宿生在承受離開爸爸媽媽不捨的同時,家長也有同樣的糾結和痛苦。最後引用一句轉爆朋友圈的話作爲提醒:
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