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男孩,也該讓他哭一會兒

本文已影響8.7K人 

有個異性朋友,正處在壓力巨大的創業期,最近聯繫了一次,他苦笑着說:我現在的狀態很不好,每晚都累得要死,但整宿地睡不着,白天還得強作歡顏,上網一查,好像是中度抑鬱了……

我挺震驚的,沒想到一向樂天派的他也有抑鬱的時候,但還是故作輕鬆地建議:找個沒人的地方發泄發泄,哭一哭說不定會好點?

即使是男孩,也該讓他哭一會兒

他想都不想回了我一句:“那怎麼行,男兒有淚不輕彈,哭太丟臉了。”

寧可承擔抑鬱的折磨,也不願把負面情緒宣泄出來,難道對於男性來說,眼淚是比病痛更可怕的事情嗎?

什麼時候,男人們就不會哭了?

這個朋友年近四十,我想他自己都不記得上一次哭是什麼時候了吧。

是看《摔跤吧,爸爸》,被點燃,感動哭的嗎?

不會,因爲男人要理性,看個電影都也能流淚,多可笑,不能哭。

是剛跨入社會,犯了低級錯誤,被上司訓哭的嗎?

不會,因爲男人要有擔當,自己犯錯自己擔,有什麼好哭的,不能哭。

即使是男孩,也該讓他哭一會兒 第2張

是大學打聯賽,對手衝撞犯規,跟腱撕裂,痛哭的嗎?

不會,因爲男人要堅強,一點病痛算什麼,不能哭。

是高中競選學生會主席,一票之差惜敗,難過哭的嗎?

不會,因爲男人要穩重,情緒不能輕易外露,不能哭。

是小學被高年級惡學長欺負,委屈哭的嗎?

不會,因爲男人要勇敢,要迎頭而上,不能哭。

那是剛進幼兒園,面對陌生環境,陌生的人,害怕,想媽媽了哭的嗎?

有可能,但男人不能嬌氣,哭鼻子多難看啊,不能哭。

……

什麼時候,我們的男人們就不會哭了?

打小!

因爲打小“不能哭”,慢慢也就不會哭了。

如果“不能哭”是男孩成長爲一個擁有一切優良品質的男人的前提條件。

以剝離掉“哭”這個人類(甚至是一切高智能生物)的正常情感反應爲代價。

那麼我覺得這個代價未免太大了。

爲什麼我們這麼害怕“哭”?

想想男孩的“哭”還被允許,或者說還能被接受的時候,我們在做些什麼?

我們或勸慰:“哭是不好的。”“哭就不是勇敢的孩子了。”

或訓斥:“男子漢哭什麼哭!”“快別哭了,閉嘴!”

捫心自問,我們對“哭”說出的每一次“不”,都是爲了培養男孩的好品質嗎?

其實,相距甚遠吧。

當孩子在大庭廣衆之下哭鬧不止的時候,我們是在在意他不勇敢嗎?

更多的是在意旁人的眼光,擔心人家指點,我們臉上無光吧。

即使是男孩,也該讓他哭一會兒 第3張

當孩子在家嚎啕大哭的時候,我們是在在意他不理性嗎?

更多的是我們自己火氣上頭,煩躁不安,一門心思想盡快讓他停下來吧。

我們只看到了“哭”這個表象,並沒關心他背後的情緒。

其實,情緒沒有好壞,頂多分個正負。

喜怒哀樂、愛憎勇懼,喜樂愛勇是正向的,哀怒憎懼是負向的。

而作爲正常的情緒表達,嬉笑怒罵哭也沒什麼好壞。

爲什麼我們獨獨這麼害怕“哭”?

說白了,是因爲我們自己也不太會哭。

從小的教育就告訴我們哭是不好的,不光彩的。

有時候女孩還有點特權,還可以哭。男的要是有淚輕彈,那就是慫蛋。

我們對自己都不接納、不允許的情緒,自然也就很難接納、允許孩子有。

不會哭的男人是個什麼樣?

“許多人的身體逐漸枯萎,神情也日益呆板。”

武志紅說:他們有一共同點就是滅掉了負面情緒。

但情緒能滅掉嗎?

不,它只是被隱藏了,短時地被壓抑了,它可能以其他形式爆發出來。比如我那位朋友的抑鬱症。

這絕對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

即使是男孩,也該讓他哭一會兒 第4張

然而,還有一種更深更隱祕的爆發,就是冷漠,或者說淡漠。

當我們吐槽某人不近人情時,他其實對人情是淡漠的,他不懂。

當我們抱怨男友愣頭呆腦不解風情時,他其實不習慣親密,他不會。

當我們無奈於老公“父愛不動如山”時,他其實或許是沒有榜樣、先例可循,他做不來。

在危急的時刻,他可能會把命都給你,但平日裏,你卻很難找到愛、體貼和溫存的證據。

內向、含蓄、不懂表達,這就是大多數中國男人的狀態。

一句話概之,情商低。

耶魯大學心理學博士後蘇珊·戴維在她的暢銷書《情緒敏感力》裏說:

情商只是一個結果,究其根本是這個人情緒敏感力不足。

這位大神級人物認爲,被貼上“不好”標籤的“哭”,一開始就被極力壓制或消滅,孩子便失去了體會、接受情感,從而自我成長的機會。

久而久之,他們對情緒的敏感度就會變得非常差,別說與人溝通的情商了,甚至都不能和真實的自己和平相處。

該怎麼好好哭一場?

“想哭就哭吧,哭完就舒服了。”

讓我們對孩子說出這句話並不難。

但真正能讓孩子好好哭一場,哭得其所,卻是一門藝術。

讓孩子哭出來,毫無恐懼地、放心地哭,是我們要做的第一步。

憋紅了臉,眼淚打轉,卻偷瞄大人臉色,強忍着不敢哭,該多難受啊。

只有放心地哭,孩子纔會有足夠的空間去體會和接納自己的情緒。

即使是男孩,也該讓他哭一會兒 第5張

當然,也不是放任孩子肆無忌憚地哭。

面對遊樂場裏不肯離場、不買玩具就不走、不肯見醫生不肯打針的哭鬧孩子,

“不許哭!”、“別哭”是最沒用的,你聲音越大,哭聲就可能越大。

要做的是第一時間抱起他,找個安靜的角落,讓他哭。

不打擾到旁人,也別讓旁人的指點打擾到他。

體會孩子的心境,爲他們找到情緒原因,並溫和地告訴他:

“我知道你還想玩,捨不得走”、“我知道你對打針有點害怕”、“我知道小朋友搶了你玩具,你不高興”……

讓他能明白哪一種情緒引發了哭泣,是害怕、不捨、傷心、委屈、懊惱、憤怒,還是其他。

越細化,孩子未來對情感就越敏感。

得到溫柔對待和情緒認可的孩子往往很快就會停止哭泣,這點在暖暖身上驗證成功過很多次。

除了這些,還有一個收尾工程需要做。

當孩子恢復平靜、破涕爲笑後,別忘了和他一起復盤這個情緒來去的全過程,讓他在下一次面臨同樣情緒時不會驚慌失措。

蘇珊·戴維說,通過哭泣讓孩子認識情感,體會情緒波動,再慢慢學會控制情緒。

這纔是一場有意義、有價值的哭。

我們在好好哭泣的課堂上已經缺了課,別再粗暴地關上孩子哭泣的大門,試着給他一把鑰匙,讓他能在情緒中自由通行。即使是男孩,也該讓他哭一會兒。

不,正因爲是男孩,更應該讓他哭一會兒。因爲未來,他也會是一名男友、一名老公、一名老爸。

男孩媽媽們,你們任重道遠。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