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顧着禁止孩子上網、玩手機!教孩子應對未來的數字生活纔是當務之急

本文已影響1.25W人 

網絡和各種電子產品爲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不少負面的影響,很多家長都巴不得沒收孩子的手機,不讓孩子上網。但同時,我們也知道,如果孩子不會上網,不懂把弄這些日新月異的設備,就會被快速發展的數字時代淘汰。

讓我們換個角度看,網絡世界好比現實世界,充滿各種誘惑和風險,機遇和挑戰,爲什麼大部分人還活得好好的?

因爲我們有應對和適應這個現實世界的能力!(智商、情商、財商......)

同樣的,爲了讓孩子以後能適應數字世界,應對數字世界的挑戰,孩子也需要相應的能力——DQ!今天我們就爲大家介紹這個新時代孩子必備的能力。

技術快速且廣泛地影響着社會和經濟,信息的數量和傳播速度呈指數增長。有專家預測,10年內互聯網用戶人數將達總人口的90%。隨着物聯網的發展,網絡世界和現實世界將很快融合。

這些變化預示着一系列令人興奮的可能性,但同時也造成更多的不確定性。而我們的孩子就處於這個動態變化的中心。

孩子每天花7小時玩數碼產品

卻沒有有用的政策保護他們

現在年紀小小的孩子就會玩各種數碼產品和社交媒體,玩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調查發現,孩子們每天平均花7個小時對着屏幕——電視、電腦和手機等數碼設備,這比對着父母或在學校的時間還多。

他們接收了什麼內容,在網上跟誰聊天,以及花了多少時間對着屏幕,所有的這些因素都會極大影響孩子的整體發展,影響他們的健康和幸福。

別再顧着禁止孩子上網、玩手機!教孩子應對未來的數字生活纔是當務之急

網絡能給孩子的學習和娛樂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源,但在數字世界中,孩子也會面臨很多風險,如網絡欺凌,技術成癮(technology addiction), 淫穢、激進和暴力內容,詐騙和竊取數據等。

這些問題的關鍵是,在數字世界快速發展且不斷演變的過程中,相應的互聯網管理制度和兒童保護政策跟不上,致使政策和制度出來了也起不了什麼作用。

此外,還有數字時代的“代溝”。孩子使用技術的方式與成年人非常不同。這種差距使父母和教育者無法充分認識孩子在互聯網上可能面臨的風險和威脅。

因此,大人可能無法就孩子使用網絡的安全和責任問題提供建議。同樣地,這種差距導致大人和孩子對於“怎樣纔是合適的網絡行爲”的問題有不同的觀點。

培養DQ,讓孩子不被技術控制

那麼,家長、教育者和領導者應如何幫助孩子爲數字時代作準備?毫無疑問,我們必須培養他們的DQ(又稱digital intelligence,直譯:數字智商)。

DQ是社交、情緒管理和認知能力的綜合,使人能面對和適應數字生活的需求和挑戰。

DQ具體表現在8個方面:

別再顧着禁止孩子上網、玩手機!教孩子應對未來的數字生活纔是當務之急 第2張

數字身份(Digital identity):創建和管理自己在數字世界的身份和聲譽的能力,這包括能意識到自己在線上的角色,能管理自己在線上的短期和長期影響。

數字設備的使用(Digital use):使用數字設備和媒體的能力,包括掌握控制線上線下生活的健康平衡的能力。

數字安全(Digital safety):管理、抑制和規避在線風險(例如網絡欺凌、激進化)和問題內容(例如暴力和淫穢)的能力。

數字防護(Digital security):監測網絡威脅的能力(如黑客、欺詐、惡意軟件),並懂得用最佳的方法和合適的安全工具保護數據。

別再顧着禁止孩子上網、玩手機!教孩子應對未來的數字生活纔是當務之急 第3張

數字情商(Digital emotional intelligence):在互聯網上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的能力。

數字交際(Digital communication):使用數字技術和媒體與他人溝通協作的能力。

數字文化素養(Digital literacy):利用計算機思維尋找、評估、運用、共享和創造內容的能力。

數字權利(Digital rights):認識和捍衛法律權利的能力,包括隱私權,知識產權,言論自由和抵制仇恨言論的權利。

最重要的是,這些能力應該紮根於人類追求的價值觀中,如尊重,同情和審慎。

這些價值觀促使人們明智和負責任地使用技術——這將是未來領導者的標誌。事實上,基於人類價值觀的DQ,對孩子將來成爲技術的主人而不是被技術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你的DQ在哪個級別?

DQ大致可以分爲三個級別:

1數字公民

能夠用安全、負責任和高效的方式使用數字技術和媒體。

2數字創意

利用數字工具共同創造新的內容並將想法轉化爲現實,成爲數字生態系統的一部分的能力。

3數字創業

使用數字媒體和技術解決全球性的挑戰或創造新的機會的能力。

在這三個級別中,最受人關注的是數字創意,因爲越來越多的學校嘗試讓學生接觸數字文化、編程甚至是機器人技術,所有這些舉措都被視爲能直接提高孩子未來的就業能力和創造就業崗位。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重大的教育行動——從美國的(推廣編程教育的網站,我們也可以上去學哦~)到非洲的,這些都是促進編程教育的項目。

而數字創業也被大力鼓勵,特別是在高等教育中。許多頂尖大學已經研發和採用一些新的課程或計劃去鼓勵數字創業文化,例如技術創業、編程馬拉松。

我們甚至開始看到一些全球性的指導項目旨在培養孩子的社會企業家精神,例如Mara基金會和像Ashoka Changemaker School這樣的校園項目。

別再顧着禁止孩子上網、玩手機!教孩子應對未來的數字生活纔是當務之急 第4張

在孩子開始玩電子遊戲時

就要進行數字公民教育

儘管數字公民教育是一個人使用技術和生活在數字世界的基本要求,並且是從小需要具備的素質,但這經常被教育者和政策制定者忽略。

孩子的數字公民教育應該越早開始越好,理想的情況是當孩子開始玩電子遊戲、社交媒體或任何電子產品的時候就開始。

但教育者傾向於認爲,孩子自己能學會這些技能或者這些能力應該在家裏學,然而,由於數字時代的“代溝”,面對在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時代中成長起來的第一代,家長和老師都不知道如何培養孩子數字公民素養。

一項專門針對兒童DQ的研究指出,培養孩子的數字公民素養要從以下八方面入手:

別再顧着禁止孩子上網、玩手機!教孩子應對未來的數字生活纔是當務之急 第5張

數字公民身份(Digital citizen identity):誠信地在線上和線下構建和管理自己良好的身份;

屏幕時間管理(Screen time management):屏幕時間管理和多任務工作的能力,對玩遊戲和社交媒體的自控力。

網絡欺凌管理(Cyberbullying management):察覺並明智處理網絡欺凌的能力;

網絡安全管理(Cybersecurity management):創建安全性高的密碼和抵禦各種網絡攻擊以保護個人數據的能力。

別再顧着禁止孩子上網、玩手機!教孩子應對未來的數字生活纔是當務之急 第6張

隱私管理(Privacy management):能審慎處理所有線上共享的個人信息,以保護自己和他人的隱私。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區分真實或虛假信息、友好或有害內容、可信或可疑的聯繫人的能力。

數字足跡(Digital footprints):能認識自己在網上的足跡和一舉一動會爲現實生活帶來什麼後果的能力,並負責任地管理自己的網絡行爲。

數字同理心(Digital empathy):在網上表達對他人的需求、感受的同情心的能力。

培養孩子的數字公民素養刻不容緩,因爲孩子們已經沉浸在數字世界中並影響着世界的未來。我們的責任是確保他們配備了這些素質和能力,使他們能夠茁壯成長。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