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聽力減退的幾種病因

本文已影響8.66K人 

上呼吸道感染導致的各類耳科炎症性疾病,以及對此類疾病治療不當是導致兒童聽力減退的首要病因。

1、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爲兒童所常見,感冒着涼後往往隨着感冒症狀同步或隨後出現,緣自細菌、粘液等直接通過咽鼓管逆行侵入中耳腔引起中耳腔粘膜炎症,也會由於炎症導致的咽鼓管咽口腫脹阻礙中耳腔正常氣體交換而加重症狀。表現爲耳內疼痛,漲悶、阻塞,聽力下降,呈現爲輕度的傳導性耳聾。但如症狀輕微則往往被感冒發熱、疼痛等症狀所掩蓋。此時可以觀察到鼓膜充血,甚至外耳道充血;隨即中耳腔積膿形成,壓力達到最大,疼痛也最爲顯著,鼓膜在壓力及膿液侵蝕下穿孔,膿液排除,疼痛隨即緩解。此時就診的患兒最多,可見鼓膜穿孔,多數穿孔面積不大,仍有膿液溢出。聽力檢查可呈現輕度至中度的傳導性耳聾。一部分患兒可在數日至數週內不經任何治療而痊癒,聽力也自然恢復。大部分患兒可經抗炎治療而痊癒,不留後遺症。但也有一部分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患兒經各種方法治療仍不能控制炎症,流膿不斷,形成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2、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一部分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患兒隨經各種方法治療但仍不能控制炎症,流膿不斷,反覆發作,形成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3、混合性耳聾

這種情況下聽力損失不斷加重,這是和中耳炎症自身的特點密切相關的:中耳結構細微,且腔隙衆多,黏膜受破壞後恢復困難。再加之能夠進入中耳的血管和營養本來就很少,這就形成了一般治療方法中消炎藥物難於到達、奏效的普遍現象。如果炎症久治不愈,時間久了會形成混合性耳聾,特點是既有炎症期的高壓力、膿液侵蝕對中耳傳音結構的破壞導致,也有炎症產物、毒素等對內耳感音器官的侵害。

混合性耳聾治療不得當,可能出現如下的惡性反覆:

炎症刺激→疤痕組織增生→聽骨溶解或粘連→停藥後症狀又發作。

此時治療原則應是活血消炎,防治溶解疤痕纖維粘連,恢復聽力。如常年不能控制炎症,則聽力損失不斷加重,形成嚴重的混合性耳聾。

4、滲出性中耳炎

如上述誘發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致病因素毒性不強或孩子自身抵抗力旺盛,可以對抗這些病毒細菌等,卻不能將其完全消滅,但這些病毒或細菌毒素可引起中耳內和咽鼓管內粘膜細胞變態,而出現細胞內液體滲出,不是象急性化膿性中耳炎那樣流膿淌水的症狀表現,在治療間斷等不得處理的情況下,往往會形成各類非化膿性的急、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或滲出性中耳炎。

滲出性中耳炎有類似於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發病原因以及前期表現,但最主要的區別是沒有膿液流出,鼓膜不穿孔,疼痛不顯著,但悶脹感明顯。其最大的特點是中耳腔內出現或多或少的滲出液體。大部分情況下滲出液內不含細菌或少量病菌,因此不引發化膿,滲出液早期往往是細胞液滲出而形成,後期則成分變得複雜。發病前期及中期對聽力的主要影響是滲出液體阻滯了聽骨鏈等傳音結構對聲音的傳導,但對耳蝸仍無影響,此時表現爲單純的傳導性聾,骨、氣導(編者注:爲純音聽力測試中的兩個不同測試途徑得到的數值,所謂氣導就是聲音以聲波形式通過外耳-中耳-內耳傳導接收識別聲音的能力;所謂骨導就是聲音直接通過顱骨-內耳識別聲音的能力;通過兩者差異可判定被測者聲音傳導中的異常)之間可見顯著的水平的差異,大多在10-25分貝。後期則因滲出液影響中耳粘膜的氣體交換以及內毒素對耳蝸的影響使感音能力下降,而出現混合性耳聾。

上述兩種炎症性疾病需家長對其發病原因,主要症狀有一大致瞭解。我們在此病的治療上主張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防止聽力損害的發生。控制細胞變態反應、阻斷液體的繼續滲出、恢復變態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是治療本病的三個環節步驟。

5、腺樣體肥大

一部分患兒(其中以肥胖兒,易感冒兒居多)會在2歲左右開始出現睡覺時打鼾,鼻塞,流涕等症狀,隨即出現漸進的聽力減退的現象,卻往往不被家長所重視,也有醫生會被肥胖、睡姿不良、感冒、慢性鼻炎等病因所迷惑而忽視了此階段兒童比較常見的又一重要致聾因素----腺樣體肥大。腺樣體位於咽後部,爲一淋巴結,出生即有。在2歲左右開始發育,並持續到6歲左右;7、8歲時開始萎縮,成人後只留有痕跡(也有成人腺樣體肥大者,比較少見)。在鼻腔分泌物,膿液或急慢性咽喉炎症的反覆刺激下會逐步增生,體積變大,(多數同慢性扁桃體炎同時存在)直至影響呼吸,出現打鼾現象,慢性鼻炎患着也會由此導致鼻通氣更爲不良。咽鼓管咽口比鄰腺樣體,如腺樣體過度增生則會壓迫咽鼓管咽口導致中耳通氣不良,引發滲出性中耳炎。這種現象極爲常見,但往往由於初診醫生不具備相關的專科知識或經驗,或檢查設備不足而導致不能確診或誤診。此病初期往往以耳悶爲主,並漸進性發展,往往同鼻塞,打鼾,或者感冒等等相伴出現,症狀易被其他症狀所掩蓋而被忽視,直至影響面容或發現聽力已經影響正常的交流及學習才被重視,而此時聽力損失往往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對於保守消炎治療不能控制的腺樣體肥大,建議手術摘除。在主要症狀消除後對聽力減退對症治療,很快就可康復。不過這裏必須注意的是,滲出性中耳炎、鼓膜粘連治療中應擯棄以往的鼓膜穿刺置管、激素治療等傳統療法,因爲他們產生的抗藥性、複發率、病殘率高的弊端日漸顯現。美國兒科協會等單位主導制定的《兒童及嬰幼兒分泌性中耳炎臨牀指南》對此有詳細的解釋說明。國內反覆探討表明,手術或中醫藥的經絡治療效果優於傳統的西醫藥療法。

6、外耳道異物、外耳道鼓膜外傷

兒童生性好動,往往會發生將物體放入耳道的行爲,直至不能取出纔會告知家長,甚至由於懼怕家長而不能告知,就會造成異物長時間滯留於耳道或鼻腔內。異物如未全部封閉耳道,則不會影響聽力,否則會引起不同程度的傳導性聽力減退,這就需要接診醫生細緻檢查,小心處理。

異物也往往會造成鼓膜或外耳道的損傷。加上其他原因引起的外傷,處理原則如下:

對於新鮮的創面無需特殊處理,簡單清創即可,但務必保持外耳道乾燥,禁用滴耳藥水;

如損傷範圍較大可以預防性用藥;

一旦因進水、治療不得當引發繼發感染,形成急性或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則會對聽力產生損害,治療也遵循對應原則;

對於長久不能癒合的鼓膜穿孔,可以手術修補。

如外傷後隨即出現反覆嘔吐,眩暈,則務必重視,此時可能傷及較深應去醫院檢查。

7、盯聹栓塞

有家長育兒經驗不足,不能及時清理兒童外耳道盯聹,久之就會形成盯聹栓塞,也是小兒比較常見的暫時性聽力障礙原因之一。也有少部分盯聹量大,質地堅硬者會壓迫鼓膜直接損傷中耳結構。

盯聹爲外耳道皮脂腺分泌的油性物質夾雜着表皮脫落細胞形成。

盯聹因人種不同而量和質地不同,其中亞洲人常見爲乾性脫屑樣,大多不需要特意清理,而會隨着人體頭部的不斷運動而自行排出,但也有部分人腺體分泌量大且十分粘稠,其夾雜其他脫落物後易形成粘稠的、不易排出的膠狀物質,如不能及時清理,則越積越多。其接近空氣的部分乾燥形成堅硬的盯聹栓子,阻塞耳道。由於人類耳朵爲極爲敏感的感覺器官,即便是耳道留有最微小的縫隙,只要有聲波傳入,就會被正常感知,一旦盯聹將耳道全部封閉則立即會感覺聽力下降而就診,家長應當先弄清楚自己以及孩子是什麼樣的體質(這種體質具有顯著的遺傳特徵),盯聹是什麼樣的而嘗試自行清理,如果難度大,則必須去醫院處理。

正常情況下,父母爲兒童定期清理外耳道是防止盯聹栓塞形成的唯一方法。

8、藥物因素致聾

治療藥物性耳聾的關鍵是要早發現、早採取措施。在聽力下降、耳聾發生以前,一般會有頭痛、頭暈、耳鳴等症狀出現,此時要及時停用可疑藥物,並儘早開始治療。

一般說開始治療時間最多不能超過病發起半年,否則效果就很差了。治療原則類似於神經性耳聾,使用擴張血管、營養神經的藥物,通經活絡對一些患者可以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9、各類病毒感染

各類病毒感染(比較常見的腮腺炎、流感、麻疹、風疹、水痘、帶狀皰疹、梅毒等)也可導致不同程度的單側/雙側的不同程度的聽力障礙,病毒感染對聽力損害往往具有十分顯著的特異性,其致病機理也不十分明瞭。一旦被感染就需醫生和家長共同重視,及時詳細檢查,爭分奪秒的進行治療。也應儘量做到預防性檢查。但因病毒類感染對聽力的損害往往是在較爲嚴重的主要症狀所掩蓋(如發熱,昏迷,嘔吐等等),所以發覺並不容易。


今日熱點:
  最近發現,美國15個品牌的嬰兒配方奶粉中含有火箭和導彈燃料中使用的一種化學物質——高氯酸鹽。該物質是一種強力甲狀腺毒素,可能對胎兒和嬰兒大腦發育造成影響……[詳情] 孕期禁忌,是真是假大揭祕 對孩子不打不罵10大高招 查BB性別給李湘的建議 四大教育誤區埋沒聰明孩子 4大問題!胎兒B超爭議不斷 春季長個快的奧妙在哪裏 吃什麼東西最容易生男孩? 直擊:子宮裏的多胞胎(圖)

造成聽力減退的幾種病因
點擊進入精彩育兒頻道!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