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早產兒注意五個要點

本文已影響1.75W人 

事實證明,早產寶寶的確比正常寶寶身體的各方面素質更弱些。寶寶在母體的生長髮育時間過短,各個器官和組織發育相對不成熟,功能也不健全,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也較差。對於毫無經驗的父母來說,在家裏應該要怎樣特殊照顧早產寶寶呢?

護理早產兒注意五個要點

早產寶寶不僅胎齡小,體重輕,身體素質也比一般的孩子要差些,醫生一般都會先讓早產寶寶到監護室進行特殊護理。醫院護理過後,好不容易帶着小寶寶回家了,對於毫無經驗的父母來說,在家裏應該要怎樣特殊照顧早產寶寶呢?

1、餵養要更精心

早產寶寶要恢復正常的生長髮育,必須補給充足的營養,對於營養素的需求也高於正常寶寶,但這種需求同時和寶寶的生理特點存在着矛盾。

早產寶寶餵養需要媽媽更精心細心。母乳易於消化,營養均衡,有吸吮能力的早產寶寶應儘早哺乳。如無母乳,應喂早產兒專用配方奶,少食多餐,由稀到濃,由少到多,儘量根據寶寶的作息時間予以餵養。早產兒過早離開母體,因爲母乳中缺乏維生素,生後易出現新生兒出血症,故應在生後及時補充維生素K及其他多種維生素。

早產寶寶的吸吮能力較差,吞嚥反射不敏感,過多過快的餵養容易發生嗆奶。對於吸吮力正常或稍差的寶貝,在餵母乳時注意餵養速度要慢,避免寶貝嗆奶或窒息。對於吸吮能力差、不會吸吮但已具備吞嚥功能的早產兒,可用滴管將奶液滴入寶貝口中。另外,早產寶寶的胃容量較小,胃腸道消化功能不健全,吃奶量過多易導致胃儲留引起溢奶,嚴重的還會造成消化不良、腹瀉。

2、寶寶更需保暖

早產兒的體溫中樞發育不成熟,體表面積大,皮下脂肪少,不能穩定維持正常體溫,很容易隨着環境溫度改變出現體溫變化,合理保暖對於他們尤其重要。

適中的環境溫度能使早產兒維持理想的體溫,早產寶寶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4℃~26℃,溼度保持在70%~80%。早產寶寶體重越輕,環境溫度應越接近於早產寶寶的體溫。媽媽要密切留意寶寶,勤量體溫,儘量讓寶寶的體溫維持在36-37℃。對於低體溫或體重低於2千克的寶貝,應該立即放入暖箱。

3、養育環境要更舒適

新生兒寶寶需要大量的睡眠,這是身體發育成長的需要,早產寶寶尤其如此。給寶寶營造安靜舒適的環境尤爲重要。

由於早產寶寶視聽覺發育不成熟,喜暗好靜,應減少聲光對早產兒的影響,房間內光線不宜過強,避免燈光直射寶寶眼睛,防止視網膜損傷。

保持安靜,儘可能集中操作,動作輕柔,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和干擾。比如說話輕柔,尤其在靠近早產兒時要降低音量,最好不在早產兒暖箱或牀旁說話;爸爸和媽咪走動要輕柔,儘量避免穿容易產生聲音的鞋;監護儀及電話聲音設定成最小音量,及時迴應監護儀的報警;不要用力碰暖箱門,避免敲擊暖箱等。儘量提供寶寶完整的睡眠時間,不宜使其突然驚醒,給寶寶提供一個舒適、安靜、安全的環境。

4、撫觸更須耐心

早產寶寶在媽咪體內沒有發育完全,應給其更多的必要的身體刺激,促進身體機能的發育。研究證明,很多早產兒長大後表現爲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膽小害羞、脾氣急躁,需要爸爸媽媽給予更耐心的情感撫慰和心理引導。

撫觸是寶貝非常需要的親密接觸,有助於調節其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系統,增加迷走神經的緊張性,促使胃泌素、胰島素分泌增加,同時減少寶貝的焦慮情緒,增加睡眠時間和奶量。撫觸動作要輕柔,同時觀察寶貝的反應。

相對於媽媽的撫觸,爸爸和寶寶的撫觸則更有利於身心的發育。有資料表明,父親和孩子的接觸過程,不僅有利於建立深厚的父子(女)感情,還能培養孩子堅毅、勇敢的性格。

5、疾病更不可忽視

早產寶寶常見疾病

早產寶寶對疾病的抵抗力低於足月寶寶,加上身體內部器官的功能性較差,如果沒有采取安全有效的護理措施,早產寶寶的口腔、皮膚及臍部等身體部位容易發生病變。而貧血、骨發育不良(如早產兒佝僂病)、慢性肺功能異常(如支氣管肺發育不良)、視力發育異常(如早產兒視網膜病等也需要多加註意。

早產寶寶接種疫苗

很多早產兒因體重過輕,暫時不宜接種疫苗。當孩子體重達到2000克時,可以考慮實施預防接種。但由於孩子出生體重不同,經歷的疾病過程也不同,達到2000克的早晚差異較大。今後的預防接種程序只能因人而異,由醫生爲您的孩子制訂特殊的預防接種時間表。家長應該根據這特殊的時間表到當地保健部門爲孩子進行接種。

溫馨提示

當早產兒寶寶有下列情況時,應及時去醫院就醫:

*寶貝體溫下降到35℃以下,或上升到38℃以上,採取相應的保暖或降溫措施後,仍沒有效果。

*寶貝有咳嗽、吐白沫、呼吸急促的症狀。

*寶貝食慾不振、吃奶量減少、臉色蠟黃、哭聲微弱。

*寶貝突然有了腹脹、嘔吐的症狀。

*寶貝發生痙攣、抽搐。

在護理早產寶貝時,爸爸和媽咪千萬不要急躁,要精心護理,多觀察寶貝的變化,不要過分緊張,要科學地餵養和護理,小寶貝一定會健康成長。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