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騙寶寶去醫院打針的危害

本文已影響1.24W人 

哄騙寶寶去醫院打針的危害

1.情緒的宣泄

如果家長騙孩子去打針,孩子事後可能不理家長,甚至會採取一些攻擊行爲。因爲孩子雖然很小,但是已經有了憤怒的感覺,這是情緒表達的一種體現。寶寶之所以打人,可能因爲家長是帶他去醫院的那個人,也可能是因爲家長是打針的時候按着他頭的那個人。

2.孩子能聽懂家長的話

1歲多的孩子雖然口頭上的語言表達還不是很流暢,但接受性語言已經達到一定程度了。比如,你讓她親親爸爸,親親奶奶,他能夠聽懂並區分不同的人。所以家長哄騙孩子的時候,孩子是能聽懂意思的。

3.事後不叫爸媽

一般9-10個月的孩子就知道害怕了,害怕去醫院、害怕吃藥、害怕發出異樣噪音的機器,這是孩子對於曾經見過的、特定事情的害怕,有一些恐懼,是孩子通過經驗中學來的。事後不叫爸媽,這也是認知發展中記憶力發展的體現。謊言式哄騙從長遠來說,對孩子信任感的發育可能不是很好。會影響到孩子跟父母之間的信任感,同時也會削弱孩子內心的安全感。

哄騙寶寶去醫院打針的危害

寶寶不願意打針怎麼辦

1.轉移注意力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在遇到孩子抗拒哭鬧時,可以選擇轉移他們的注意力。譬如玩遊戲,或者拿玩具轉移注意力。年齡再大一點,語言發育較好的時候,可以再用另外的方式。

2.提前給孩子心理建設

在去醫院之前,提前告訴孩子即將去的地方是哪,去那做什麼。提前預知一件事,會大大減少孩子的恐懼。別說小孩,大人也一樣,如果心理已經預知到某一件事會發生,害怕指數也會降低。

3.提前模擬醫院場景

提前給寶寶看一些打針相關的視頻,看救護車,大概模擬醫院給寶寶打針場景,或者講寶寶生病的相關故事。

4.植入概念式獎勵

在出門前提前給孩子植入獎勵式概念,比如,告訴孩子,等會打完針,我們去動物園玩玩吧。不用刻意強調說打完針就你去幹嘛。只是植入這樣一個概念,告訴打完針會去做某件事,把注意力和想象力拉到其他的地方。

5.打針的時候數數

數數也能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降低疼痛指數。對於大點的孩子,媽媽也可以試用一下。

哄騙寶寶去醫院打針的危害 第2張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