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同時學好中文和英文

本文已影響1.79W人 

一所學校竟然把中文教出了“花”!這讓我對中國的孩子怎樣選擇第一語言、如何學好中文、什麼時候學英文、如何學好英文,有了很多的思考。

孩子如何同時學好中文和英文

所以,當我知道北京的一所雙語學校,提出了“在強化母語的基礎上學習雙語”的教學理念的時候,是非常興奮的。

或許,他們的教育實踐,不僅能給國際學校、雙語學校帶來很多的啓發;甚至,也會給所有重視英文學習的家長,帶來很多的啓迪。

一個令人震驚的理念

英語學習本身就高級嗎?

一說到雙語學校,很多家長第一印象很可能就是孩子們的英語水平高。

那麼,家長對孩子的期待,是不是從一入學就能夠學會特別正宗的“倫敦腔”的英語呢?

可是,家長除了滿意國際課程,更滿意的卻是——語文、數學簡直驚豔!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全球化讓全英語教學,在世界各地興起,很多國家都在推廣、實行把英語當作教學語言——也就是說,用英文授課,學習文學、數學、科學、藝術等課程。

中國自然也不例外,很多家長都期望孩子以後會出國留學,就算還沒有具體規劃的家長,也同樣重視孩子的英語學習。

所以,全英文的教學,備受很多學校和家長的推崇。學校裏沒有全英文授課的,家長還要專門送到各種機構去進行英語的學習。

但是,家長的關注點很多時候過多放在了英文上面——認爲只要把英語學好了就行。這也導致了一些學校和機構在實際的教學中一個特別的現象:忽視中文、強調全英語學習。

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母語學習的重要性。

最近,2019年2月23日的《經濟學人》的一篇社論就指出:用母語學習的孩子,在學科表現與英語學習的表現,都優於全英語教學。

兒童在母語授課中,學習效果比在非母語授課模式中要更好。一項對12所初入學三年的兒童的研究表明,用母語教授的兒童在各科表現上比用英語教授的兒童都要出色。甚至,在入學5年後,母語教學環境下的學生在英語水平上都超過了用英語教學的學生。

也就是說,過早地用英語學知識,結果,知識本身沒學好,英語也沒有學好。

這也是最讓人難過的一件事情,家長花那麼多的力氣、鉅額輔導費去讓孩子學英文。但在小學階段,英文只是一個技能,一個聽說讀寫的技能,是不可能跟中文並駕齊驅的。

爲什麼呢?因爲人的深度思維只能來自母語。

這個母語,可以是任何一種語言,但每個人都只有一種母語。在中國,母語就是中文。

如果在小學階段,中文基礎打不好,可以想見孩子的整個未來,思維很難進入深入思考和表達的階段,這種損失是巨大的打擊。

也就是說,語言雖然很重要,但它是語言,是保證我們思考深度的工具。

“會外語”這件事本身不高級,高級的是你語言背後的思考能力、你思考的深度。

那有人說了,既然中文這麼重要,英語還要不要學,從什麼時候學,怎麼學呢?

其實,語言的學習本質、邏輯是相通的,中文學得好的孩子,在英文學習的路上會受到這種語言內在的邏輯的遷移作用,中文學得好,英文就有可能學得同樣好!

這種現象,在教育界被成爲“母語遷徙”:在第二語言的習得過程中,學習者的第一語言即母語的使用習慣會直接影響第二語言的習得,並對其起到積極促進或消極干擾的作用。

通俗地講:中文學好了,英文會更容易學好;中文學得不好,花很多的時間和經歷,英文也不會太好。

在小學階段,過早地用英語來學習其他學科,如果英語的熟練程度達不到作爲思維工具的程度,到了最後,就會像《經濟學人》中的例子一樣,兩手空空——既學不好其他學科,也學不好英語和母語。

更不用說,思考不夠深入、思維得不到訓練,孩子們的思考水平會一直停留在一個低且淺的層面。

實際的情況,真的是先學好中文之後,孩子們在四年級會逐步加深英文的學習,他們的英文水平也會因爲中文水平高而得到提高。

這其實並不是祕密,算是教育的規律吧。

一個開創性的教學

語文學習就是讀寫習練嗎?

一說到語文的學習,很多家長和孩子就很頭疼。

永遠有背不完的課文,永遠有寫不對的生字,永遠有搞不懂的文言文,永遠有猜不準的中心思想,永遠有得不到的高分的作文……

這樣的語文課,老師、學生和家長,都覺得已經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可是,誰都覺得困難,誰都不滿意。

那麼,語文可以怎麼學呢?

中文課不應該是機械的、背誦的、重複的,一遍又一遍地寫生字、總結段落大意,就像風乾的絲瓜;而應該是飽滿的、體驗的、生活的、批判性思維的,是幫助孩子完善人格和形成價值觀的。

更加關注的是一個孩子作爲一個完整的人的學習,而不是一個學科的學習;大主題就是整個學期的語文學習,都圍繞着幾個主題進行,把這個主題學透;跨學科更容易理解,就是這個主題涉及到的每個學課的知識,都可以學習。

例如,一年級上學期是《開學啦》和《神奇的動物朋友》;下學期是《發現春天》和《大海我來了》。從小朋友瞭解“我”開始,進而去理解大自然、社會,知識結構和經驗結構均衡發展。

創造一種有意義的生活,這就是核心——爲生活而重塑教育。

如果不貼近生活,孩子們無法理解他爲什麼要去學習。他覺得這和他的生活沒有任何的關聯,這樣的話學習就成爲他的負擔。

我們來看一看三年級的《我愛我家》的主題,是怎樣開展的。

三年級的學習已經是典型的研究性學習,要從表面的感受、簡單的知識,走向深度,融入了生活、文化、價值和意義。

第一步研究姓氏,中國的姓氏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讀本里也有文本和書單,供小朋友研究,他會在調查、研究、訪談的基礎上來完成寫作。

第二步是製作家譜(家庭樹),孩子做了家譜之後會有感觸:寫完先輩、長輩的故事就結束了嗎?不,祖輩會把自己的故事交給子孫,讓子孫翻開新的一頁,打開新的篇章。

而小朋友們自己的故事纔剛剛開始!當孩子們做完採訪、研究之後,最終的着眼點還是回到自身,思考自己能做什麼、要做什麼。

第三步是講述家事,做家人訪談,並且做一個小畫書,放在教室裏展覽、閱覽。

第四步是書寫家訓。老師帶領討論《朱子家訓》:爲什麼在那個時代會產生這樣的家訓?在今天,你們家裏又應該需要什麼樣的家規?將來你成爲父母,你最希望你和你的孩子共同制定什麼樣的家規?在共同討論之後再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制定自己的家規。

最後一部分,你的後人怎樣書寫你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會離開這個世界,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以後,我們能夠留下什麼樣的故事?從而引導孩子思考如何賦予生命以意義。

語文一定不僅僅是聽說讀寫,它應該是藉助聽說讀寫幫助孩子認識自己、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世界,然後學習如何與自然和社會妥善相處。這樣的設計,基於學科,超越學科,面向整個世界,充滿了張力,因此深深吸引了孩子。

一個全新的世界觀

傳統文化就是死記硬背嗎?

真正的國際化是一種知己知彼。

知己,所以要決定什麼是自己安身立命、至死不渝的價值。知彼,所以有能力用別人聽得懂的語言、看得懂的文字、講得通的邏輯詞彙,去呈現自己的語言、自己的觀點、自己的典章禮樂。它不是把我變得跟別人一樣,而是用別人能理解的方式告訴別人我的不一樣。

我們中國人的“不一樣”是什麼?我們有一個獨特的身份——中國人,我站在這個世界舞臺的中央,跟不同國家的人交流。雖然用相同的語言,如英語,但我有自己的文化支撐、自己的審美、自己的思維方式,能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做各種溝通和交流,這纔是真正的國際化。

作爲一箇中國人,更要擁有中國文化的精髓,擁有“中國靈魂”,這對以後要去海外求學的孩子更是格外重要。

我們非常不贊同去死記硬背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因爲這是對智力的一種戕害,尤其是在今天知識隨手都可以獲得的情況下,單純的背誦是毫無意義的。

傳統文化教育不是簡單地誦讀經典,而是讓中國文化擺脫枯燥單一的呈現方式,變得更立體、生動,讓各個年齡段的孩子都能接受和理解。

比如以二十四節氣爲線索的中國文化,以生活爲背景,以詩詞歌賦爲載體,去理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每到一個節氣裏面,老師就會把孩子帶到自然裏去讀節氣的詩歌、做一些繪畫和自然觀察。孩子從一年級到四年級就會不斷地感受和理解節氣、大自然和物候的變化。這就是一個獨特的體系。

一年級“說唱唐詩”,二年級的“跟着唐詩去旅行”,三四年級的農曆詩詞……讓孩子們隨着節氣的變化、年齡的增長,用他們自己的能力去理解詩詞之美和精神。

一二年級的小朋友每個節氣都會唱節氣詩歌,讀一讀、唱一唱,每個節氣孩子都會跟着老師到大自然裏去,充分感受節氣的變化。

在特定的情境中讀古詩詞有什麼好處呢?這些本來是躺在網絡上、課本里的詩詞被喚醒了,喚醒帶來體驗。

春分時,配合節氣,老師們準備了詩詞中的各種花,全擺在一樓大廳,三四年級的孩子們會吟誦“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紅杏枝頭春意鬧”……看到杏花,孩子們自然就理解“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了。

孩子們理解了每一首詩歌背後,梅花都有自己獨特的名字:勇敢、暗香、高潔、樂觀……老師問孩子們:“在你們心中,自己是一支什麼樣的梅花?”

孩子們若有所思,不一會兒,小手都舉起來了,談着自己心目中的梅花:無憂之梅、努力之梅、謙遜之梅、勇敢之梅、生生不息之梅……

說着說着,大家的興趣被激發了出來,紛紛要求給自己的梅寫詩。一個孩子脫口而出:“爲什麼,我此刻的心裏,充滿了一種說不出的喜悅?”

孩子們被感染、被激發,他們要用文字來表達內心的喜悅。一首首梅花的小詩寫下來,就如同他們自己,此刻燦爛的綻放。一年級的小朋友寫:我是一枝自由之梅!他藉助自己最喜歡的那一句詩表達自己對梅的理解。

二年級的小朋友還受到去年梅花詩的潛移默化,在作文中用梅花寫自己:我特別喜歡梅花,我認爲我的身上也具有梅花的清香和品格。

穀雨節氣之後,三四年級的小朋友要給百花,如迎春、玉蘭、梨花、桃花等,做一個名牌,名牌上不僅有關於這種花的詩,還要寫出花名所蘊含的意義。祖先爲百花命名時賦予了它們獨特的含義,每一種花不僅是自然之花,更是精神之花、文化之花。孩子們要把這些都寫在花名牌上,放在相應的花樹上,然後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它。

夏天會有荷花,從“小荷才露尖尖角”,到周敦頤的《愛蓮說》,荷的名字在古詩詞中不斷地被闡釋。老師會帶着孩子去討論:“你覺得自己是一枝什麼樣的荷,叫什麼名字?”不管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那種蓬勃的生命力,還是周敦頤描繪的那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自由美好,小朋友都可以在詩詞裏面發現自己、映照自己!

秋季菊花周,讀完各種各樣的菊花詩詞之後,小朋友還會做菊花糕、菊花茶,請家長來品嚐,這種文化記憶會深深地根植在孩子大腦裏。

當我們說菊的時候,小朋友們都會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們結合陶淵明的故事理解高潔隱喻之菊,李清照的菊則是淒涼美麗之菊,而晏幾道鬱郁不得志時,用“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忘卻煩惱。

跟小朋友自己的生活連接起來。老師會啓發小朋友思考:當你感到不如意的時候,你會選擇什麼?是選擇“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還是選擇“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每個小朋友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如果沒有中國獨特的思維方式,唸的是外國的月亮,怎麼念都沒有別人念得好。

當孩子們能用英文給國際友人講“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講“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這就有了一種文化的同緯度交流,這是真正的“國際化”。

作爲擁有思維優勢的母語,中文可以幫助孩子們建立深度思維的能力;而英文則幫助他們站在全球視角的高度理解世界,與世界連接。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