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玩藝術》連載第一章第1課

本文已影響2.67W人 

這是一本幫助父母學習如何陪伴孩子在生活中體驗藝術的書。父母和孩子一起做一起玩,是本書最重要的使用法則。這本書輕鬆時尚,專門爲年輕的父母們設計,書中沒有長篇理論,沒有教條的文字,而是由一堂堂生動有趣的美術遊戲課組成。這些課程都是作者在幼兒美術教學中長期實踐積累而成,課程的內容來源於生活,簡單實用又容易上手。

《和孩子一起玩藝術》連載第一章第1課

  第一章 梨湯老師關於美術教育的頭腦風暴

  第一課 中國人的美術教育和創造力果真如此囧嗎?

中國人真的缺乏創造力嗎?

我們先來對創造力做一個解讀。

創:打破常規束縛。

造:造出某種結果——精神與物質:方法、思想、產品、作品。

力:力量、能量。我更願意把它定義爲力量而非技能。

說白了,所謂創造力,也就是我們打破常規框架,造出各種現實存在的精神或物質結果的力量。

任何好的藝術品,都是創造力大釋放所帶來的結果。我們把各個國家、各個年代流傳至今的優秀藝術品,放到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甚至若干年後的今天來欣賞,它仍然能夠打動無數世人的心——這就是藝術的魅力。

眼睛→手,造就的是以“像不像”爲標準的作品。

眼睛→心靈→手,造就的是以“是否獨特,是否深刻表露自我價值”爲標準的作品。

沒錯,中國古代是有“從臨摹開始,至最終創造自己的作品”這樣的藝術教育傳統,而我也並未覺得這個傳統本身多麼應該被批判。

對於中國某些獨特的藝術形式來說,比如書法、國畫、石刻造像等,它們確實是需要經由臨摹以往具有相當高度的藝術品—掌握其中的規律—結合自己的經驗和心靈感受—創造自己的藝術風格這樣一個過程。這樣的方式同樣造就出各朝各代在各種藝術門類裏登峯造極的大師,這些人,在全世界的藝術領域中,都受到了極大的肯定與尊重。

只是今人誤讀錯授了古人的精神與方法,導致了大家總會把中國美術教育的顯見缺點,歸結爲傳統流毒,這是天大的誤會,老祖宗要是知道這樣的現狀,恐怕也會很囧吧!

然而,就像這個本義爲“光明,明亮,光”的“ ”字的經歷一樣——它忽然被賦予了尷尬、鬱悶、傷心、無奈、無語等衆多意思,其實這是強大的網友們把它開發成一個象形字的過程—— 代表了一張眉毛下耷、目瞪口呆的方片臉,這樣最終它變身爲“21世紀最流行的漢字之一”。

誰說中國人沒有創造力和幽默感,從這個充滿搞笑意味的“ ”字的解讀與風行來看,我無法認同這樣的說法。只不過我也要悲慘地爲它加上一句討厭的註腳——學校裏的正規教育模式,確實很難開啓我們的創造力。大部分中國人,發展、表達創造力和創見性思想的方式都很草根。網絡給我們開通了這樣痛快的渠道,讓大家不至於因自己的創造力無處宣泄而被憋死。想驗證這個結論,請上各大網站的流行論壇自行圍觀。看看大家起的名字,成立的組織,說的流行語,你絕對會大開眼界,被一條條充滿幽默的創意所擊中。

  傳統教育扼殺了我們的創造力?

話說回咱們老祖宗的教育思想和方式。首先,中國傳統的教育方法雖確實有需要發展和完善之處,但卻不像大家想象的那麼如洪水猛獸般避之唯恐不及。

“傳神”是中國傳統美術教育的標準,它與現代西方所提倡的“藝術表達自我內心”的思想,其本質是一樣的。如此看來,我們的老祖宗還比西方的步子快上不少。但出現如今這個尷尬局面,可真是冤枉啊!

“惟肖”一直就不是中國傳統美學的標準,只是我們近代的教育者、使用者誤讀誤導所致。

大家把傳授者的偏差,歸結爲一種教育方法的本質錯誤,這真是一場“杯具”(悲劇)!

我希望看到這篇文字的你——無論是爲人父母,還是爲人師表,都要真正靜下心來反觀我們所說的話和所做的事。不要只是質疑、發問和批駁,而不去思索和實踐。

也不要只追捧當今社會輿論熱衷的種種潮流。既然是潮流,必會很快流走。

別把任何教育工作者說的話、寫的書、倡導的思想太當回事,當然也包括我的這本。因爲任何好的書籍,都只是給你那把開啓寶藏的鑰匙,而非全部寶藏本身。

最看不得那些盲目追捧西方教育思潮,而不反觀我們本身傳統教育金庫中所能挖掘的價值、進步的方向,對傳統一味地持批判與否定態度的人。

當然,西方人嚴謹的態度,敢於懷疑權威、特立獨行地堅持自己的所思所行,對一件事物不計名利地追求,以及教育體系的先進與科學,環境的寬鬆與自由等等,都是我們所向往與努力追求的。所以千萬不要斷章取義地認爲我本人,是個反西方拜東方的保守派。任何好的、對的,能有效開啓孩子創造力,對孩子一生有價值的方式,我們都應該包容並學習之。這纔是冷靜的教育工作者和父母們應該持有的客觀態度。

這也是對我們的後代真正地負責任的做法。

有一個時髦詞大家一定還有印象——“填鴨式教育”,它曾風靡大江南北,受到了無盡指責與唾棄。其實,這其中也傳達出創造這個詞和使用這個詞時我們的不自信。孔子的“因材施教”是填鴨嗎?孔子那個時代的人咋就沒發明出這個詞兒呢?

作爲最早被填被灌的“70後”“80後”鴨子們,想必我們大家都有一肚子委屈想要訴說。咱們也別把當時負責“填”咱們的人想象得那麼妖魔,其實,他們也很“杯具”與無奈。既然發明出“填鴨式教育”這個語彙,就說明大家都想要改變這樣的現狀。

放眼未來,父母和老師快來拯救我們的下一代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今天咱們欣慰地看到,現在的國家輿論導向、教育方針制定人,家長們和所有在各個年齡段各個領域進行探索的教育專家與老師們,都在熱切關注“創造性教育”的開啓與培養,這是多令人感動的一件事啊!我們的孩子有福氣,也有條件在當下和未來獲得更好的教育。現在的中國,已經具備了這樣的土壤。

我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也曾徹骨地經歷過教育的缺失、青春期的痛苦、對自我存在價值的懷疑,以及自信心的打擊與建立,對自己不同角色身份的矛盾與認定這樣一系列的過程。

反觀這一切,對我人生道路產生重大影響的,還是關鍵期的幾位老師和我父母的言傳身教。

我切身地體會到,父母和老師在一個個小人兒從那麼一丁點大,直到成長爲成人的過程中,所起到的無法替代的巨大作用。

我和我身邊的許多老師,都在不斷地相互鼓勵,爭取讓自己成爲能走入孩子心靈的那個成人。並找到自己內心的小孩,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讓自己也得到成長,不斷豐厚着生命,開啓內在與周遭的強大創造力。

我也希望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能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我有一個戲稱——“超齡兒童”,並在自己的博客上建立了這樣的網絡組織“超齡兒童父母協會”。這是以輕鬆的方式來詮釋做自己和做父母的定義。雖然,做父母仍舊是一件世界上最嚴謹也最有挑戰性的事。

對於自己老師身份的定義,我希望我是孩子們的夥伴和有效引導者,希望能夠盡力幫助他們走上一條輕鬆有趣和相對正確的道路。並且把繪畫和藝術作爲自由表達的語言,在成長中和成年後還能熟練使用它,而別退化爲可望不可即的“外星語”。

要說我還有什麼進一步的奢望,那就是希望更多家長能夠看到這本凝結着我太多心思的書。希望大家有勇氣把“美術教育”、“藝術教育”和“創造力教育”引入自己的生活,擺脫“我對藝術還蠻有想法的,就是不知道怎麼讓孩子開始和進行引導”,“我是應試體制下成長起來的一代受害者,對美術沒有一粒細胞,更別提如何輔導孩子的創作了”,“這是很專業和高深的事,還是留給老師和專家去完成吧”,“我真的沒有任何創造性”……這些長期以來捆綁住自己的想法和不自信,把它們有多遠扔多遠!從現在開始,好好地利用吃飯之餘,發呆之後,睡覺之前,各種各樣的空隙時間,來讀讀我爲你們寫的這本家庭美術指導書籍,和孩子一起挑戰一下實際操作的各個環節,爲枯燥單調的生活來點兒頭腦風暴。

美術素養,並不是訓練出來的,而是薰陶出來的;創造力,也不是硬教會的,而是啓發與培養出來的。

每時每刻都抱着這樣的想法開始薰陶自己,薰陶孩子,漸漸地你就會發現有所變化了。既然是啓發與培養,就是一項長跑運動,而不要奢望像短跑比賽一樣快速出成績,所以,別怕!你就抱着輕鬆觀看的態度,開始下面的閱讀吧!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