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故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典故

本文已影響8.69K人 

成語故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出自《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比喻事情進行下去沒多大必要,就此放手又捨不得。也形容進退兩難,猶豫不決。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故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典故

成語故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出自《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比喻事情進行下去沒多大必要,就此放手又捨不得。也形容進退兩難,猶豫不決。

【注音】shí zhī wú wèi , qì zhī kě xī

【典故】《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

【釋義】吃起來沒有什麼味道,扔掉又有點可惜。比喻事情進行下去沒多大必要,就此放手又捨不得。也形容進退兩難,猶豫不決。

【用法】作賓語、定語、謂語;用於處事

【結構】複句式

【相近詞】食之無味,棄之不甘

【押韻詞】養子防老,積穀防饑、相關休慼、玉食錦衣、雨僝雲僽、耕三餘一、蟻穴壞堤、眼意心期、枉使心機、眼高手低、遊蕩不羇、......

年代】古代

【歇後語】瘦雞婆的肋骨

【英語】to hesitate to discard something; to be unwilling to throw away

【成語故事】公元217年,夏侯淵被劉備殺死,漢中失守。曹操率大軍前去漢中,雙方對峙幾個月,曹軍處境越來越不妙。一天晚上曹操吃飯發現湯中有雞肋,隨口說出“雞肋”兩字,被楊修誤以爲是退兵的意思。第二天曹操果然下令回師。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