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7個育兒謊言,你都相信了嗎?

本文已影響2.27W人 

年輕家長總是被經驗主義"欺騙"。

尤其育兒領域,面對一個具體問題,過來人往往更有話語權,昨天還是隔壁張嫂,今天就成了育兒專家,言之鑿鑿,“如果你不這樣,孩子會怎樣......”,儘管聽着荒謬,毫無邏輯,但最終你不得不信其有。

1、寶寶爬行會變聰明?

到目前爲止,並沒有可靠的研究結果證明,專門的爬行訓練會對大腦發育有特別的作用。會爬的寶寶並不一定更聰明,不會爬的寶寶也未必就更笨。

爸爸媽媽要順應寶寶自身的發育規律。有的爸爸媽媽爲了讓寶寶多爬,一看到寶寶站起來就橫加干預,導致有些寶寶到了1歲都不太會站。與其強迫練習,我們更應該順應寶寶的發育規律,該爬時爬,該走時走,快樂、自由地發展就是最好的。

這7個育兒謊言,你都相信了嗎?

2、剖宮產導致運動白癡?

剖宮產的寶寶自然缺少產道的擠壓與一系列適應性的轉動。常有人說,剖宮產的寶寶比順產寶寶生長髮育落後。但是許多剖宮產出生的寶寶的運動能力也很優秀,可見這種說法毫無邏輯可言。

根據你當時實際的情況去決定自然分娩還是剖腹產,因爲對於你和寶寶來說,安全與健康纔是最重要的。

3、早站早走發育快?

糾正一下:無論站還是走,都不是教出來的。除了少數有發育異常的寶寶外,絕大多數寶寶都不需要爸爸媽媽過分干預,既不用刻意訓練,更不能過分保護。

過早行走,會使寶寶較軟的骨骼過早地承重,影響骨盆及肢骨正常形狀。所以,要遵循寶寶自己的步調,爲寶寶提供安全、寬鬆的環境,讓寶寶自由地享受成長的快樂。

4、語言發育慢的是貴人?

民間有“貴人語遲”的說法,認爲說話晚的寶寶會更聰明。專家表示,寶寶說話晚,可能是疾病的信號,家長應帶寶寶儘早就診。認爲說話晚的寶寶會更聰明,這種說法毫無根據。

這7個育兒謊言,你都相信了嗎? 第2張

在臨牀上有一類說話延遲的寶寶不屬於病態,叫做“特發性語言發育延遲”。這種寶寶在智力、聽力、行爲等方面都是正常的,就是說話很晚,可能到了兩歲半或三歲還什麼都不會說,但外貌、行爲跟正常寶寶沒有差別,能明顯感覺到可以聽懂大人的話。

5、哭鬧用安撫奶嘴最有效

安撫奶嘴是現代媽媽選擇的育兒物品之一,常常能立竿見影地緩解寶寶的哭鬧。只要使用的時間不是很長,是不會影響寶寶的牙齒髮育的。但長時間使用可能造成牙齒咬合不正等問題。

安慰寶寶不是隻有安撫奶嘴,寶寶哭鬧總是有原因的。寶寶還小,很多時候不會用言語來表達,餓了、困了、害怕了,寶寶都會用哭聲來表達。及時給寶寶準確迴應,對他安全依戀的建立是至關重要的。

6、個頭小的寶寶長不高

寶寶出生時的身高,很大一部分受母親孕期的營養、健康狀況影響,並不能預測日後的身高。寶寶的身高與遺傳及後天環境均有關係,爸爸媽媽的身高、營養、睡眠、運動、情緒等許多方面都與寶寶的生長髮育有很大關係。

後天的養育對身高影響最大,這點可以借鑑韓日等國家,經濟起飛後,人們飲食更科學營養,新生一代的身高明顯超出前代,擺脫了基因限制身高的束縛。

這7個育兒謊言,你都相信了嗎? 第3張

7、孩子哭不能馬上抱,否則會被寵壞?

嬰幼兒對自己的行爲無法控制,如果你相信懲罰大人那一套可以在新生兒身上管用,就太天真了。

這種說法最早在美國流行,現已被摒棄,可當時爲此犧牲的一代美國兒童,可能再也無法得到來自父母的殷勤關愛了。甚至很多孩子長大後,輕則睡眠障礙,重則人格障礙,甚至精神分裂。

問題:你愛自己的孩子嗎?

歐洲兩位醫生——馬歇爾·克勞斯和約翰·肯奈爾表示:在嬰兒出生後的短暫時間內,如果母親與嬰兒有身體接觸,會立刻產生母子聯結。

也就是說,母親會瘋狂地愛上自己的嬰兒。但事實卻有些相反,很多媽媽在寶寶出生後,或是因爲荷爾蒙失調、或是孩子的長相不符合自己想象、或是產後抑鬱等各種原因,一開始並不會很快喜歡上孩子,但隨着孩子一天天長大,她們會越來越愛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與衆不同的,哲人羅素說過,參次不齊是幸福之源。你應該允許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不一樣,讓她們按照自己的成長軌跡,發展性格和特點,纔是最適合自己孩子的育兒方式。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