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你的孩子一事無成,因爲你給了他100%自由、快樂的童年

本文已影響5.52K人 

是允許孩子野蠻生長,還是讓孩子在我們設置的條框下長大?

很多媽媽問:我家孩子沒什麼耐性,興趣班報了不少,但能堅持下來的一個沒有。

我們在教育孩子時,常常陷入兩難的抉擇:是允許孩子野蠻生長,還是讓孩子在我們設置的條框下長大?

兩種選擇都不明智。

要壓抑孩子的天性嗎?不要。

孩子可以爲所欲爲嗎?不可以。

最近,有一段話在網上刷屏了——

15歲你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這是蔡康永說過的一段話,我本人也很喜歡。

01

記得小時候,音樂老師說我手指長適合彈鋼琴,我特別驕傲地告訴爸爸並主動要求報班學習,爸爸爽快地答應了我。

可後面的生活就不像我想象中那麼容易,起初我還挺有興趣每週按時去上課,隨着難度的加深,每日固定的練琴時間漸漸地成爲我的枷鎖,週末孩子們的幸福時光變成我雷打不動地往返於學習班和家的折騰。

我開始吃不消,想要放棄。

我偷偷地裝病過,也試圖拿學習當過藉口想要放棄鋼琴,可爸爸堅決不同意,用他的話來說“不管風吹日曬,就算是下雹子,你也必須學鋼琴”。

我反抗過,傷心過,也怨恨過,而當多年後的我獲得了鋼琴考級證書,並以此爲敲門磚找到了工作,並且在事業上順風順雨時,我才真正從內心感謝爸爸,感謝爸爸沒有放棄督促的責任。

若是小時候的我不去嘗試,輕言放棄,如今就體會不到成功的喜悅;若是爸爸輕易從了我的意願,我一遇到困難就輕言放棄,會陷入惡性的死循環;若爸爸一直寬容我,待我長大後肯定會埋怨他。

02

看到這裏你可能會說,這只是興趣班而已,如果孩子不是那塊料,強迫他去學習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啊。我要說的不是陪伴孩子上興趣班這件事,而是父母對孩子們一些行爲偏差的態度。

上週日,我和鄰居約好一起帶孩子們去遊樂場玩。

在樓下集合時,我發現她的女兒穿了一雙帶點根兒的小皮鞋,我提醒她要給孩子穿舒服的衣服和鞋,這樣的鞋會崴腳。

她無奈地告訴我,孩子非要穿,覺得這雙鞋漂亮,管不了就隨她吧!

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孩子早上賴牀,家長把早餐的時間錯後配合孩子的賴牀習慣;

孩子吃飯挑食,家長擔心影響發育就專門挑孩子喜歡的飯菜做;

孩子吵着喝飲料,不喝白開水,家長馬上妥協,覺得孩子想喝就喝唄;

孩子晚上不喜歡早睡,想多玩一會兒玩具,家長就放任他,甚至陪他一塊玩……

爲什麼你的孩子一事無成,因爲你給了他100%自由、快樂的童年

03

父母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看似越來越“尊重平等”“崇尚自由”,可事實上呢?孩子們還小,現在不喜歡的事情不去做暫且無傷大雅,當他們長大了呢?

不喜歡讀書,不喜歡升學,不喜歡工作,家長是否一直順從着他們的意願走下去?

孩子的一個小小的錯誤行爲你包容了,一百個小小的錯誤行爲你也包容了,一千個小小的錯誤行爲你又包容了……

直到某一天,小小的錯誤行爲變成大大的錯誤行爲,大到你無力去包容,誰又來代替孩子去承受呢?

我不否認,輕鬆、愉快的事情所有人都喜歡,每個人都想只做自己愛做的事。

可在此之前,我們該讓孩子們明白,想要一輩子只做自己喜歡的事,就要先吃苦讓自己擁有這種資本。

父母不要給予孩子“不喜歡的事就可以不做”這樣的概念,因爲孩子一旦形成了這樣的意識,將來遇到問題的時候,就只會逃避。

要讓孩子知道,不喜歡不是藉口,做喜歡的事之前必須從不喜歡的事情開始嘗試,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做好不喜歡的纔有機會去完成他內心原本的意願。

04

最近有一部熱映的電影《摔跤吧,爸爸》賺取了無數觀衆的眼淚,主角的兩個女兒在開始學習摔跤時抗爭、排斥,認定自己不是那塊料。

但這個父親在女兒反抗、厭棄的情況下使用的唯一方法就是——沒有半點猶豫的一直強迫女兒堅持下去,直到女兒獲得榮耀才明白父親的苦心。

有人認爲:這個父親毀了兩個女兒自由自在的童年,剝奪了她們選擇未來生活方式的權利,真自私!

他們可能忽視了,在女性地位低下、沒有任何尊重可言的奇葩國度,女性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像男人一樣站起來,有尊嚴地活着。

作爲父母,這個時候必須替女兒們做出選擇——用童年的快樂來換取生命的自主權,因爲快樂很奢侈,他們顧不上。

其實,生命中有些應該要經歷且必須要經歷的事情,而父母的不捨和縱容會成爲兒女的牽絆。

有時候堅持逼着孩子去做他們不喜歡的事情,是爲了潛移默化地挖掘他們的能力,讓每一個看似微小的過程都賦予愛的意義;

有時候堅持逼着孩子去做他們不喜歡的事情,是爲了讓他們的自我成長更加完善,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讓他們不斷超越自己;

有時候堅持逼着孩子去做他們不喜歡的事情,是爲了讓他們懂得付出代價就一定會得到回報,現在的努力可以讓今後的人生道路獲得更多選擇的機會。

堅持逼着孩子做某件事,不要因爲我們自己內心的虛榮作祟,也不要因爲想要模仿其他家庭的孩子。

世上沒有完全能夠複製和粘貼的兩個人,找到適合孩子成長規律的堅持,纔是對他最好的。

靜待花開,不是真的放任他什麼都不去管,安靜地等待着它綻放,需要我們適時地用時間和努力來督促它開花。

沒有什麼成果是可以輕輕鬆鬆就取得的,讓我們陪伴着孩子一起吸收養分,期待絢麗多彩的那天吧!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