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莫把自己逼入虎口

本文已影響2.22W人 

前不久的春節出了件事兒。大年初二,寧波一男子逃票進入雅戈爾動物園,喪身虎口,老虎亦被擊斃。據稱,死者是給愛人買了全票150元,兩個孩子各買了半票75元后,自己選擇了放棄安全保障,鋌而走險,逃那150元的全票。一時間,挺人派,挺虎派爭執不下,甚至各種詆譭謾罵叫囂聲不絕於網絡。

01遊園的孩子是一樣的,父母卻各有各的不同

逝者已逝,我無意評說誰更冤屈。的確,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過春節一家團圓,逛動物園親子游是稀鬆平常的事情。犯不着省這麼一點點錢。但是看到報道中提及的那兩個幼子以及他多年打工養家的背景,我不禁想,也許作爲一個父親,他並不是真的掏不起那150元的門票,他是真的捨不得掏。

愛孩子,莫把自己逼入虎口

不過是幾個鐘頭的遊覽而已,而很多父母工作幾個鐘頭都不見得能掙到150元,還不如買一身新衣可以穿幾年。450到300,看上去很划算。

他只是想讓自己孩子同其他人一樣遊玩,哪怕他覺得門票太貴,太不划算,他也讓妻兒安全的入園,把最後的底線留給自己來突破。我相信,當門票超出我們的承受範圍的時候,如有機會,很多人會做同樣的選擇。只是誰也沒有想到代價會如此的慘重。

規則的價格和代價,相去甚遠,售賣的是娛樂,懲罰的竟然是生命。現在我不敢想象的是,兩個幼子該如何去面對這樣的一份父愛——它深厚、真實,卻因爲沒有爲售價150元的規則買單,而賠付了今後父親的位置。

愛孩子,莫把自己逼入虎口 第2張

02逃票是件技術活,技術好不代表運氣好

其實中國的很多父母是投機派,他們一面教育孩子要聽話講規矩,一面世故地掂量規則的價值。很多影視作品裏都有逃票的情節,好像是《電影往事》裏面吧,姜宏波飾演的媽媽帶着小小的關曉彤和王正佳從衛生間的窗戶爬進電影院看電影。其實對於很多國人,逃票根本不是什麼事兒啊,逃票成功是你的本事,不成功是你該反思。

春節的時候,我也差點經歷逃票——在新疆的恐龍館,沒帶身份證不讓進。孩子們不要證件,先進去了,我圍着建築打轉,看是否有疏散出入口可以溜進去。雖有寧波虎口事件在前,我也篤定“反正裏面是化石,不是活物”。而建築後面也的確有一個出口,不過沒等我靠近,竄出來兩隻中華田園犬,一陣犬吠嚇得我倉皇逃竄。

當時對於我來說,一點小犯規換來室內的熱氣騰騰,是值得的。但我也必須承認,逃票是件技術活,既然沒那個本事——鬥不過惡犬/翻不過柵欄/躲不過安檢,我還是乖乖冒着零下十幾度的風雪,在入口門外,等着吧。

愛孩子,莫把自己逼入虎口 第3張

03知道逃票不容易,纔不希望孩子們繼續

在逃票這件事兒上,貝爸有着30多年豐富的實戰經驗,翻汽車爬火車躲查票,翻圍欄抄近路躲買票,爲了省錢,貝爸成長得驚心動魄。但在心心和小貝相繼出生後,他逐漸成了規則的衛道士,他不敢想象兩個孩子跟他一樣去翻越高高的圍牆,不敢想象他們去追逐飛馳的列車,他不願意兩個孩子跟他一樣玩這種提心吊膽的遊戲。

貝爸也以身作則,生怕給心心和小貝留下以身試法的印象。去年貝爸帶一家人去遊湖,心心想坐遊艇,一艘遊艇要100元,園區規定可以坐四個大人帶一個小孩,偏偏我們就是四個大人帶兩個小孩。工作人員堅持不讓上,規定,規定,這是規定。完全不考慮二胎家庭的感受。這時,恰巧碰上了一個相識的朋友可以給我們通融,讓心心滿心歡喜。

但是,我們一家最終還是放棄了坐遊艇。因爲貝爸覺得,不能讓心心覺得規則是可以隨便突破的。

愛孩子,莫把自己逼入虎口 第4張

04孩子get的不是眼界,是我們的行爲

一些父母逃票佔便宜的時候,逃得理直氣壯,佔得天經地義,聲音大得義憤填膺,彷彿全天下都欠他的。有童年經歷過這一幕的人卻在成年後回憶說,當時還是小孩子的自己羞愧難當。原來很多孩子沒學到爸媽當年投機取巧的豪氣,只有無地自容的尷尬。

現在貝爸找的景點,常常是免費的便宜的打折的,像成都動物園20塊的門票,也沒見誰逃票呀,在這裏給成都點個贊。前年的春節,貝爸本打算帶我們逛燈會,最後因爲10塊錢的停車費又打道回府了,在小區樓下散了個步。

貝爸太摳了,捨不得爲種類繁多的親子消費買單。費用高得接受不了的親子活動,乾脆一家人都不去了。每逢節假日就號召我們帶着小孩逛公園看野花、寫寫字、塗塗鴉、讀繪本、看動畫,怎麼省錢怎麼過。

有時候我會遺憾孩子們錯過了很多精彩的表演,沒有開闊的眼界。好在心心和小貝並沒有對錯過的活動撒潑打滾大哭大鬧,更多的時候是安靜地看一本本圖畫書。

其實對於孩子,參加一次花費高昂的遊樂項目未必物有所值,說不定你想他們在遊覽中get到的知識點他們未必感興趣,反倒是我們家長,何必非要突破自己的底線,傷不起錢包非要傷自己。

愛孩子,莫把自己逼入虎口 第5張

05比眼界更重要的是家庭觀念

記得日本有一檔節目,給一些有孩子的家庭送旅行券讓他們去旅行,故意讓旅行券的數量比家庭成員數量少一張,並且把家庭成員中誰不去的難題讓孩子來決定。

出乎意料的是節目中的幾個家庭的孩子都表示“雖然很遺憾,但家庭成員不能一起去的話,還是都不去吧”。這讓我很驚訝,我知道心心和小貝現在肯定做不到,每次家裏有了零食或者新玩具,他們的反應絕對是:“我的,我的,都是我的!”中國的孩子大都習慣了接受父母對我們的好,也漠視父母吃他們自己的苦。這裏面同樣包括我。

“你覺得生活簡單,是因爲有人在幫你承擔苦難。”很多父母自己含辛茹苦負擔着養孩子的高昂消費,甚至在孩子成年後還依舊節衣縮食任由孩子啃老。然而悲劇的是,有留學學子汪佳晶,在母親不能繼續滿足其揮霍時,上海機場弒母,母親在重症監護室卻依然不忘爲兒子開脫。

愛孩子,莫把自己逼入虎口 第6張

掏心掏肺的父母們,可能真的就養出了白眼狼。他們看不到家庭其他人的艱辛,看到的只有自己的享樂。當慾望不能被滿足,父母居然可以變成屠戮的對象。比起因破壞規則喪身虎口,喪身於自己一手培養出的自私貪婪之口,這樣的惡果更加的讓人痛心疾首。

與其冒犯規則去消費高昂的親子活動,讓孩子目睹我們不當的行爲,理所當然地享受父母的付出,還不如一家人抱團取暖,娛樂也罷,辛苦也罷,都共同承擔。孩子再小,也是家庭的一份子,有義務承擔家庭的壓力。家長再大,也是單獨的完整體,有義務承擔社會的準則。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