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娃不是宮鬥劇,孩子和誰親不用爭

本文已影響2.2W人 

每次說到家庭矛盾尤其是婆媳,總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今天就想聊聊這個話題。

養娃不是宮鬥劇,孩子和誰親不用爭

這是一則收到的私信:

養娃不是宮鬥劇,孩子和誰親不用爭

很多人都有感觸,有兩類比較有代表性的回覆:

養娃不是宮鬥劇,孩子和誰親不用爭 第2張
養娃不是宮鬥劇,孩子和誰親不用爭 第3張

類似的場景大家可能不難想象。

帶孩子不是個美差,網上有段子說道:

“睡得晚,但是起得早啊!

雖然不起眼,但是責任大啊!

雖然不掙錢,但是花得多啊!

然孩子小,但是屁事多啊!

雖然做起來累,但是看上去輕鬆啊!

雖然賺不到賣白菜的錢,但是操着賣白粉的心啊! ”

這麼辛苦的差事,最大的回報也許就是孩子的依戀,

這既是精神慰藉,也是對自己付出的肯定。

當職場媽媽忙碌一天趕回家,陪玩,夜裏辛苦陪睡,孩子醒了卻哭喊着非要去找老人......

當老人明明白天又弄吃又弄睡,忙活一天都很親近,可媽媽一回來就只要媽媽......

換位思考,不難體會這樣的感受,帶點失落,帶點心酸,帶點嫉妒......

這是人之常情。

媽媽、奶奶、外婆其實都是如此,誰不希望孩子和自己親?誰都希望自己有能力給予孩子需要的。

雖是人之常情,但需要剋制,因爲一不小心,情緒就變成傷害親人的利劍。

孩子需要很多種的愛,父母的,祖輩的,朋友的,將來還有愛人的......

每一種都豐富着他的人生,滋養他的心靈。

我們所給予的愛是要做加法,而不是取代其它。

我們的付出,不是爲了控制,不是爲了佔有,也不應以回報爲條件。

孩子有自己的情感,我們只能參與,卻無資格操控。

孩子不屬於我們,也不應該是我們全部的精神寄託,我們不是要養出一個只依附於自己,只依賴自己的人,而是希望他能夠獨立自信,過自己想要過的人生。

陪着孩子最長時間的,並不是父母,其它親人就更是如此,是他們生命中的過客,我們扶上馬,送一程,僅此而已。

搶孩子的內心戲,和缺乏自信、價值感也有關聯。

某一次不要抱,某一次哄不住,意味着以後次次如此?

說兩句,媽媽不好,奶奶不好,就立馬能深深植入娃腦海?感情從此被離間?

何苦自擾?

那些個後宮戲 ,一羣女人圍着一個老男人轉,整天算計的就是爭寵那些事情。

陷在瑣事之中, 在有限的空間內爭奪,是可悲的,咱的生活要是過程那樣,不是太無聊了麼。

不想孩子和老人親近的想法,

其實和很多婆婆覺得媳婦搶了自己兒子如出一轍。

媳婦不是借個肚皮生孩子那麼簡單,成了家就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相伴一生的不是父母也不是子女,而是伴侶。

孩子不是我們的私產,也不是任何人的,他是他自己。所以根本沒有所謂的搶不搶。

多一個人來愛他,可能削弱了我們的地位,可能不再是最重要的人了,但那有什麼關係呢,他變得更快樂,最終我們也能更快樂,不是麼。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換位思考,想老人幫手, 卻連點情感回報都不願給予的話實在是自私了。

孩子不是家庭中唯一重要的人,有時候我們學各種和孩子共情,學怎麼接納孩子,卻忽視了分一點點給老人。

他們背井離鄉,離開熟悉的環境,離開熱絡的朋友圈,會苦悶。觀念裏認爲對的東西,經常被小輩教育是不對的,會覺得不被認可,缺乏價值感。

一些固執,爭搶,甚至貶低別人的言語,背後往往是自卑,缺乏自信。

我們比上一代人幸運,有機會接受較好的教育,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工作,還有網絡等等各種渠道去紓解情緒。

這意味着我們有更多的選擇,來面對煩惱,如果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最終自己不過是陷入傷心憤怒的循環而已,於事無益。

今天的媳婦就是明天的婆婆,看過經歷過,就不要活成自己不喜歡的樣子。

當然這種感受的背後,還有情感的累積。

人們所爭所惱,常常不是眼前的困擾,而是往事幕幕的累加。

如果原本就心有芥蒂,自然一點就爆。 如果感情融洽,很多事情就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在家庭矛盾中,丈夫角色非常關鍵。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家庭也是一樣,丈夫的缺位,必然導致矛盾的激增。

老公多愛媳婦一些,妻子自然會愛屋及烏也回報老人予寬容忍讓。

丈夫多孝敬老人多出面溝通,老人的情感回報有了,感覺被認可了,自然心情舒暢,不用總在小孩那裏找補,挑媳婦毛病。

同樣的建議,從老公之口說出,可能順利採納,而從媳婦之口說出,卻可能埋下嫌隙。

良好的夫妻關係是婆媳和睦共處的基礎。

最後說點題外話,

如今房子貴,小夫妻買房常免不了背上貸款,經濟上有壓力,就很難輕易辭職,兩人都工作,又沒有合適的託兒所,孩子怎麼辦就很愁人了。

老人帶娃成了很多家庭不得已的選擇,好歹血緣關係在,比保姆還是放心的,而且經濟上的壓力也小不少。

但生活習慣、價值觀不同的兩代人,因爲孩子的出生,要在一個屋檐下朝夕相處,矛盾幾乎不可避免。

在放低期望值的同時,也許最好的破解就是儘量自己帶,自己不能帶就僱人帶。別讓老人家一把年紀還要背井離鄉幹這苦差事。

又要任勞任怨不嘮叨,又能凡事順小輩的意,從不抱怨不控制,可能麼?

老人帶娃省下不便宜的保姆費,但省錢只是表面現象,實際上常常連費的神都省不回來 。

這個年代,能用錢解決的事情,都是小事,花錢請阿姨不叫浪費。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免費的可能最貴,人情債最難還。

只有經濟上的獨立不依賴,彼此生活的界限才分明。

要老人帶孩子之前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如果夫妻感情都不深,老公甩手掌櫃透明人,指望婆媳融洽相處?

家庭矛盾所損耗的心神,是難以估量的,進無路退無門。

孩子爲什麼哭,奶夠不夠,困不困,加不加鹽,用不用尿不溼……累積的小事情很容易成爲矛盾的溫牀。人來了再吵一頓走,太傷感情了。

保姆可以重新找,但是親情禁不起一再考驗。

如果排優先級的話,有靠譜的老人支持最好,但如果沒有這個運氣,那麼這時候僱人還是比勉強去磨合的好,至少有些話方便說,職責也明確,不至於傷了親情。

我知道並不是所有問題都有解,並不是所有溝通的努力都能有迴響。

有時候我們也只能是吐吐槽,然後看開點,或者繼續忍,日子還要繼續。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