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裏,這一件事最傷害孩子!父母請手下留情

本文已影響1.52W人 

這年頭,其實不缺愛孩子的父母。只是,在父母們巴不得把自己所擁有的、所能做到的一切都給到孩子的時候,卻往往忘了問一句:孩子真的需要嗎?

比如,督促孩子學習這件事。

自打放寒假,我的一位朋友就專門在家裏守着娃娃寫寒假作業和各科補習,母子二人因此開啓了“對戰模式”。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基本都是以媽媽拋出一個又一個問題爲開端:“你XX寫了嗎?”“這個題怎麼做錯了?”“不要偷空就是玩遊戲!”“這點作業怎麼要花這麼長時間?”……

緊接着,就以小傢伙各種不理睬和拖延作爲迴應,以媽媽高八度的咆哮作爲升級,以孩子委屈地哇哇哭作爲戰爭的尾音。

想一想,都覺得頭大。

督促孩子學習、陪孩子寫作業,不知道何時起,就變成了一個全民難題。

我聽過很多父母吐槽這件事的艱難。這些叫苦連天的父母,往往是非常用心的父母。他們在孩子身上下了大量功夫卻沒什麼明顯效果後,忍不住直呼:我家孩子就是不愛學習!

真的嗎?

看到太多父母樂此不疲地投身“戰鬥”,與此同時卻很少有機會聽到孩子的聲音。

對孩子而言,父母的頻頻督促到底意味着什麼?

首先意味着不信任。因爲你覺得我自己是不可能主動地完成學習這件事的,所以你得緊緊守着才行。其次還意味着學習這件事是艱難的,只靠我一個人無法獨立完成,所以你必須得一直幫忙才行。

這會導致什麼後果?會剝奪孩子自己對學習這件事的掌控權和興趣。

這就要命了。

寒假裏,這一件事最傷害孩子!父母請手下留情

我舉個例子。

我兒子剛開始獨立吃飯的時候,發生過這麼一件有意思的事。

那天,他終於人模人樣地坐到了餐桌邊上,開始學着大人的樣子使用筷子。水平當然不敢恭維。要不就夾不到,要不就把菜戳一邊兒去了。

姥姥忍不住了,連忙說:來來來,我幫你。很熱心地夾了一塊肉到兒子碗裏。

哪知道小夥子當即哇地哭出來了,哭得很響。姥姥不解地說:你又夾不到,我幫你你還哭?真是難伺候啊。

那一刻,姥姥被陪娃學習寫作業的家長附體了。她覺得:我在幫你你還跟我鬧,我看你就是存心不願意好好吃飯(學習)啊!

其實呢?孩子委屈的很。

原本他對吃飯這件事充滿了濃厚的興趣。你們都那麼享受吃飯,我也想啊!你們都能夠用筷子夾菜,看着真膩害,我也希望自己能夠做到!所以,他開始一次次嘗試。失敗了再來。再失敗了,再繼續。

整個過程中,他表現出了極大的耐心和毅力。然而,姥姥的介入,一下子讓事情變複雜了,因爲那個幫助不是他需要的,正好相反,那個幫助成爲了對他的無力感的成功羞辱。

知道嗎?孩子都期待自己對身邊的世界有所控制,且能夠越來越有掌控力。一旦他發現自己對世界並沒有控制能力時,特別是這個掌控感還是被父母親手拿走的時候,會覺得丟臉、沮喪、憤怒,憤怒背後還藏有害怕、恐懼以及無力感。

可惜的是,孩子們幾乎時時刻刻都在經受這樣的體驗。

有太多父母,一邊悄無聲息剝奪着孩子自己做主、獲得成就感的機會,一邊美其名曰“爲你好”。孩子對自己的事情、自己的生活的掌控感,以及熱情,就這樣一點點地被消磨掉了。

生活如此,學習更如此。

若父母一直意識不到自己在做的,頻繁地督促孩子的學習,那麼孩子的世界裏將會發生什麼?他們跟學習的關係,會越來越糟糕。

原本學習是孩子的一種本能,跟吃飯睡覺一樣。

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觀察、學習。

2歲的孩子看到父母掃地,他可能也會想要去掃。看到父母在廚房做飯,他可能也想去碰。他們還會學習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可惜的是,很多時候父母並不真的信任孩子有自發的學習動力。

我的一個閨蜜,從小就是在她爸爸的懷疑和監督中長大的。

她爸爸是數學老師。當爸爸的認爲,“女孩子天生在數學方面會弱一些,必須要笨鳥先飛”,所以一直對於她的數學很上心。上心到什麼程度呢?就是所有的數學作業他都要過目。但凡錯了的他一題一題輔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爸爸的“努力”下,閨蜜的數學成績越來越差。

不僅如此,至今提起數學她都咧嘴。腦中想起來的不是別的,而是爸爸那一臉凶煞的表情,以及面對批評滿心滿腦的挫敗和憤怒感。

很多孩子都如此。

如果一個孩子不愛學習、各種拖延,甚至出現厭學行爲,深究下去往往會發現,不是他智力有問題,是他和學習的關係不好。

糟糕的是,往往此時父母不會去反觀自己是否做得太多,而是琢磨:我怎麼樣再多做一點,才能幫孩子把學習給搞上去。

最後的結果是,這些孩子除了去學習,其他事基本被包攬了。除了努力學習,他們沒有別的選擇。當他們成績下滑,不是他自己的問題,而是一家人的問題。不是他接受不了,而是他一家人接受不了。

我親耳聽過一個孩子說:只要我好好學習,我媽媽就會開心,我就能報答父母了。要命的是,那孩子的媽媽還非常感動。

這是在做什麼?是硬生生把孩子的事變成了父母的事,把孩子原本天然具備的內在的學習動力給剝奪了。

孩子壓力自然很大,並且很容易出現以下幾種可能:

一種是孩子跟父母說,我很累,我受不了,你們不要再這樣了。這是比較好的情況,說明孩子還能夠表達他自己,他對自己有很好的覺察。

一種是孩子出現身體上的症狀。比如他會經常莫名頭疼,或身體不舒服。只要你不讓他上學,他就好了。

還一種是言語上應承,行爲上各種磨蹭。通過磨蹭,去向父母宣告自己的主權。

最後一種是變成乖乖小孩,但這類小孩最容易出嚴重心理問題。曾經有個新聞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嗎?17歲的天才男孩在母親嚴厲調教下,十幾歲就上了中科院碩博連讀。可最後他沒能撐得住,進入中科院沒多久就退學了。退學時候剛好是青春期。這是人的自我第二次覺醒的時候。他嘴上不跟媽媽對抗,卻用行爲跟媽媽進行了堅定的反抗:媽媽,人生是我自己的,我不想爲你而活。

寒假裏,這一件事最傷害孩子!父母請手下留情 第2張

要怎麼樣才能呵護孩子的控制感和對學習的熱情?

允許孩子獨立學習和寫作業,除非他開口求助

有人問:照你這麼說,那孩子學習這件事,是不是可以不管了?

當然要管。

比如陪伴孩子寫作業,低年級的時候的確經常需要父母陪着。但是所謂的陪着,不是要父母手把手教,或者孩子寫作業過程中,隨時盯着看哪裏又錯了題、哪裏又漏了字。

最好是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父母可以同時拿一份報紙,或者一本書,坐在孩子旁邊,保持一定距離。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候,再過來輔導孩子。

輔導時的態度也很重要。首先鼓勵孩子:要不你再試試,我相信你。當孩子嘗試無果,切不可因此罵孩子“笨”。如果孩子這會兒就有你現在這麼“聰明”,那纔是怪事。

把學習這件事看得好玩兒點

你當然還可以藉助親子陪伴的時光,帶孩子做些有趣的學習上的探索,但是前提是,你要有一個放鬆的心態。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

在別人家孩子都開始學英語的時候,我沒敢輕易教兒子,儘管我覺得自己英語還不錯。只是後來讀到一套英語繪本時,我帶着兒子玩兒起了角色扮演,還故意用誇張的語氣詞,把兒子樂得前仰後合。那以後,他都自己主動拿着書找我:媽媽,我們玩英語吧!聽他用了個“玩”字,我就知道,這路子對了。

在學習上,我們當然可以去陪伴和引導孩子。只不過建議少些功利,多點尊重,多些趣味。這樣的過程,可以一點點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動力,從“我不得不學”,變成“我想學”。

不用總是糾正孩子的錯誤

不少高知父母對自己的學識很有信心,對於孩子的學習,很喜歡詢問和糾錯,認爲在自己的監督和引導下,孩子會學得更好。但事實是,如果引導不當,很可能適得其反。比如下面的情形:

媽媽問:這個字念什麼?

孩子快速答:念“多”。

媽媽反問了一句:你確定?

孩子一下子就遲疑了,拿小眼睛瞄媽媽:念“多”?

孩子的理解力還很有限,認知過程都帶有不確定性、嘗試性。若你問題太多,或太嚴厲,那你很可能是在削弱,而不是加強孩子的理解能力。

因爲你很可能只讓孩子反覆感受到:我很無知,很丟臉,永遠不可能爸媽那樣優秀,哪怕嘗試也是沒有用處的。

所以,下一次看到孩子犯錯,也許你可以剋制一點,再剋制一點。事實上,孩子們自己有着強大的糾錯能力。哪怕的確當時找不到自己的錯誤,不是還有老師嗎?

我們很多時候在做的事,就是把孩子自然而然就學會做的事,都變成了枯燥無味、苦大仇深的事。殊不知,人內心的驅動力其實就兩種,第一是逃避痛苦,第二是追求快樂。當我們有意無意給孩子形成“學習是苦大仇深”的印象時,孩子自然一提到它就會想逃避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