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婆婆的困惑,老人帶娃不應只有吐槽!

本文已影響2.32W人 

前幾日,有位讀者留言諮詢關於寶寶便祕的事情,通過交流後我才驚訝發現,原來這位態度誠懇甚至提問都有些小心翼翼的讀者竟是一位退休老阿姨!

她坦言,媳婦在育兒問題上比較嚴謹,基本上算是按”書“養孩子的那種,雖然自己也知道科學育兒很重要,但媳婦的有些做法她始終想不明白。她說,想想以前我們這輩人那麼多孩子都帶過來了,也沒見誰有多大問題啊,現在好了,帶個孩子禁忌實在太多了,這個不行那個不允許,搞得自己束手束腳的,非常不習慣。

她說,有時候真的很困惑,老一輩帶娃的經驗和方法真就一無是處嗎?爲什麼你們總覺得老人沒把孩子帶好呢?

一位婆婆的困惑,老人帶娃不應只有吐槽!

說實話,我平常接觸的大多是年輕的媽媽們,聽到的也都是寶媽們對老人帶孩子的各種吐槽與無奈,我似乎早已覺得這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可當我第一次聽到一位婆婆發出的聲音時,我沉默了。

現如今的中國,老人幫忙帶孩子已經是大多數家庭的生活常態了,可兩輩人的育兒理念和生活習慣多少存在差異,衝突和矛盾也就不可避免地產生了。

就拿我家來說吧,俏妞出生後,婆婆就離開老家來到上海和我們住在了一起,一門心思忙前忙後幫我料理家務、帶孩子。婆婆今年已經67歲了,做了大半輩子的家庭主婦,勤勞肯幹是身邊所有人對她的共同評價。可和很多老人一樣,婆婆性格偏固執、愛嘮叨,凡事喜歡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別人的意見很難聽進去,說多了她也難免會生些悶氣。

剛開始相處的那段時間,我也曾非常苦惱。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她的一些做法我實在接受不了,直接說嘛,怕傷感情,不說嘛,憋在心裏真心難受!那段時間,在和婆婆朝夕相處的日子裏,我似乎每天都有滿肚子的委屈和不快;而婆婆呢,當她的做法遭到我的質疑或反對時,她顯然是難以接受的。

所以,當我越來越強烈意識到這種狀態令雙方都不愉快的時候,我開始嘗試着努力改變這一切。

一位婆婆的困惑,老人帶娃不應只有吐槽! 第2張

相處久了,我漸漸發現:婆婆的出發點其實和我這當媽的一樣,目的都是爲了孩子好。當我有了這樣的認識之後,一切都開始變得簡單起來。原來,打敗我的、讓我不痛快的人不是婆婆,而是我自己。

慶幸的是,從我嘗試着改變自己的想法開始,我和婆婆的關係也漸漸變得一天比一天更融洽了。在我與婆婆長達3年多的“鬥智鬥勇”過程中,我變得不再過分追求完美了,我開始懂得有些事情不可能都如自己所願,我也逐漸摸索出了一些更爲“圓滑”的婆媳相處之道。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我信了。

有矛盾借別人的“嘴”來說

老人嘛,仗着自己帶大過一堆孩子,難免會把之前的一些老經驗搬出來,不但自己親力親爲認真“貫徹”,更恨不得能把你也一塊兒洗腦了。

比如,關於寶寶6個月內沒必要額外喝水的問題,婆婆就覺得很不能理解,在她的觀念裏始終認爲孩子和大人一樣,都是必須每天喝水的,人怎麼可以不喝水呢?即便老公一再和她說,您兒媳婦育兒書都看一大摞啦,可老人家依舊是滿臉的質疑與不屑。後來,我發現家裏的網絡機頂盒裏有不少育兒科普片和專家講座,趁孩子睡了,我就有意無意拉着婆婆一起看看,還真被我猜中了,電視裏的一句話能頂我十句!

還有,婆婆和小女兒的感情特別好,同樣的話我和老公說也許她根本聽不進去,可經小女兒說出口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所以,當有些想法我不方便直接和婆婆提的時候,找小姑子來幫忙保準沒錯!

適當“嚇唬”一下

別說我這兒媳婦壞,實在是沒有辦法而爲之。

比如婆婆之前有個小習慣,衝奶粉時總愛有意無意多加點進去,就怕寶貝孫女吃少了。後來,有次吃飯時我特意和老公唱起了雙簧,說新聞裏講到某個新生兒小腸壞死差點要了命,原因竟然是因爲每天衝的奶粉太濃了,導致小孩子腎臟負擔過重。從那以後,婆婆每次衝奶都是規規矩拒絕嚴格按照配比來,絲毫不敢馬虎了。

一位婆婆的困惑,老人帶娃不應只有吐槽! 第3張

事後再說,主動“擦屁股”

這話說的有點太接地氣,話雖糙但形象啊,如果婆婆做的事情不如我們的意,咱當即就一樣一樣指出來的話,那簡直是要點燃世界大戰導火索啊!

所以,如果不是什麼特別要緊的事咱還是先緩一緩再提吧,或者等她一走開,咱自己主動去“擦屁股”彌補糾正唄。比如,如果你擔心婆婆做輔食時偷偷加鹽,那就乾脆自己動手好了,能親力親爲的就儘量別讓老人去做,這樣也免去了不少煩惱。

抓大放小,別追求完美

帶一個孩子要注意的方方面面實在太多,所以你看哪本育兒書是薄的?但是,生活中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完全照着書本來養孩子呢?

所以,作爲兒媳婦,不如試着“抓大放小”吧,把一些重要的直接關乎孩子健康的事情落到實處,那些無關痛癢的小細節如果老人實在改不過來,也就別一再強求了,孩子養的太精細也未必是好事。在帶娃這件事上,長輩和晚輩不管誰幹涉誰太多都會令對方覺得事事受到限制,如果你想不明白,那就想想婆婆指手畫腳“教”你怎麼帶孩子時你的心情吧。

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如果我們在老公面前抱怨帶孩子太累,但老公卻露出不屑的表情,這時作爲任勞任怨的妻子,你的心裏會好受嗎?同樣的道理,當老人辛辛苦苦照顧孩子吃喝拉撒一整天,回頭還被子女挑三揀四各種提意見的話,那種不被人認可和理解的心情一定糟糕透了吧。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婆婆們其實也很不容易。她們也想把孩子帶得更好,可習慣就是習慣,觀念也早已根深蒂固,接受新事物對她們來說也顯得力不從心了,就好比讓你馬上改掉某種養成了多年的老習慣一樣,怎麼着也得有個接受過程吧。

一位婆婆的困惑,老人帶娃不應只有吐槽! 第4張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如果錯誤已經發生,甚至因此對孩子造成了傷害,我想老人的心裏只會比我們當父母的更難受更內疚吧。這個時候再去追責也無濟於事,況且有些教訓未必就一定是壞事,至少今後誰也不敢再犯了。

婆婆的某些做法或言語如果讓你一時無法接受,咱不妨學着自我調節下情緒,說者無心,聽者如果也“無意”,豈不皆大歡喜?樹老根多,人老話多,有幾個老人不愛嘮叨呢?“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這招真的挺管用,至少我一直是這樣認爲的。

人們常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其中最難唸的是“婆媳經”。

看完上面這些,也許您會說,“婆媳關係哪有你想的那麼簡單,我那婆婆頑固不化,說什麼都聽不進去”,“我婆婆挑三揀四的很,說話可難聽了,經常話中帶刺”……

是的,這些我都相信,既然已經無法改變她了,那爲了讓自己開心一點,不就只有改變自己這一條路了麼?要麼花點心思“鬥智鬥勇”,要麼勸自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者,乾脆自己帶!如果現實條件根本不允許,那就不妨聽俏媽一句勸,學着釋然吧。

父母們也不容易,辛苦操勞了一輩子本可以悠閒自在安享晚年,可爲了幫助子女們減輕負擔,心甘情願也好、無可奈何也罷,最終她們還是放棄了自己的所有時間,一心幫着咱帶孩子做家務。

老人帶娃不應只有吐槽,作爲晚輩的我們理應心懷感恩!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