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拿着空瓶要求退全款,一邊教孩子誠實守信、知錯就改,教得會嗎?

本文已影響3.08K人 

本科還是金融男的我,讀到哈佛商學院的“安利入華”案例時不禁臉紅。大約90年代後期,美國安利進入上海,施行了“無條件全額退貨政策”,也就是說,不管任何原因,如果顧客在使用後感到不滿意,哪怕一瓶沐浴露用得一滴不剩,只要瓶還在,就可以到安利獲得全額退款——注意哦,是退全款!

可是令安利公司大吃一驚的是,每天清早就有大媽排起長隊來退款。最終出現了商業史上的奇葩現象——一方面洗髮水產品的銷量猛增,甚至造成缺貨,另一方面每天拿着空瓶來退貨的人也絡繹不絕,每天退款額超過100萬元。最終安利公司不得不修改在華服務條款,“產品用完一半,只能退款一半;全部用完,則不予退款。”

再講一個故事,剛去美國的時候,我到麥當勞點飲料,結果服務員只給我一個空杯,讓我自己去顧客區的飲料機盛。當時我還傻傻地問服務員:“可以自己隨便倒嗎?”他說當然可以!可惜,這一優良傳統並沒有沿用到大陸。爲什麼呢?這些其實都值得我們反思。

對規矩的尊重,對誠信的重視,很多幼兒園時期就學到的真理,隨着成長,一點一點地在消失殆盡。既然如此,這些美德我們還要不要繼續教給孩子們?爲了一個美好的明天,當然要!

如何教孩子尊重規矩、誠實守信,這是一個太大的話題,我們不可能在一篇文章裏討論完。所以,我們今天就集中精力來談談“孩子犯錯了怎麼辦”這個問題,因爲一個犯了錯、破壞了規矩以後勇於承擔責任並努力彌補過失的孩子,必定是一個尊重規矩、誠實守信的孩子。相信這樣的孩子是不會拿着用完了空瓶去要安利要求退款的。

一邊拿着空瓶要求退全款,一邊教孩子誠實守信、知錯就改,教得會嗎?

上週快下班的時候,一位母親領着哭哭啼啼的小女孩來到我辦公室。女孩低聲對我說,“對不起”。我當時比較懵,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問,“怎麼了?”

那個小女孩就低着頭不說話。她的母親看看她,也沒有逼她非要說出個所以然來,而是很誠懇地向我道歉,“太對不起了,我女兒把你們的玩具託板都撤出來了,把它弄壞了。”

我看了笑笑說,“沒事兒。It's OK.”

可她媽媽卻“強硬”地迴應了我,“不!這不是一件OK的事情,我們做錯事的時候應該主動去承擔,對嗎?阿麗莎?”

小女孩很輕聲地說了句“是的”。

然後我低下身,跟她說,“阿麗莎,我知道你有一些不安,我們都有這種感受。不如我們明天一起把它修好吧,你來選擇我們把他放在哪裏?”

小女孩終於擡頭看着我,抹了抹眼淚,使勁地點頭。

這時她的母親說,“哇,阿麗莎,明天你會成爲老師的好幫手!我太爲你驕傲了。” 小女孩止住了眼淚,開心地笑了。

走的時候,她母親特意回頭看看我,輕聲說了一句“謝謝! ”。

其實,我心裏又何嘗不在感激呢。謝謝阿麗莎的媽媽,給我演示了“如何在孩子犯錯後教她承擔責任”的一課。

根本沒有其他人看到阿麗莎把玩具託板弄壞,如果她的媽媽是那種拿着空瓶找安利退全款的人,一定會教孩子悄悄地把託板塞回去,假裝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吧?

一邊拿着空瓶要求退全款,一邊教孩子誠實守信、知錯就改,教得會嗎? 第2張

當孩子想要逃避責任時,他需要的不是你的包庇或指責,而是你能陪他一同承擔。

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承認自己做錯了絕對是需要勇氣的。如果你是阿麗莎的母親,在面對她的錯誤時會像這位美國母親那樣做嗎?無論是包庇還是當衆指責,都不是處理孩子逃避責任的最好方式。

直截了當地告訴他要勇敢去承認錯誤,你不願意獨自承認,媽媽陪你一起承認。與成人一起商量彌補的方式,這才讓這次犯錯變得有意義。

下一次,我想阿麗莎一定不會再隨便拉扯這個玩具架,同時她也知道面對自己害怕的錯誤時,應該怎麼去做了。

成人犯錯,一樣需要道歉不扯皮,哪怕面對的是孩子。

犯錯要承認這條規則,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應遵守。以前我在4歲班級的時候,有一個小男孩想要上廁所,讓我幫他看管一會兒玩具。我當然欣然答應了。可是由於忙,我就隨手把他用積木組裝的車子放在了桌子上。等他完上廁所回來的時候,問我拿玩具。我纔想起這件事,趕忙去找,可惜之前組裝好的小車,恰好被其他孩子拆散了。

我該怎麼辦呢?責怪桌邊的朋友亂拆別人玩具?輕描淡寫地讓孩子再做一個更棒的就是了?

可問題出在我身上啊!是我和孩子約定好替他看管玩具,但卻沒有履行好,那我就應該道歉,並且想出解決方案。

我很內疚,跟孩子說:“老師真的很對不起,因爲剛剛在忙別的事情,忘記看管好你的車了。”

小男孩生氣地嘟起嘴,兇兇地說,“你再也不是我的好朋友了!”

這個反應完全在我意料之中,可畢竟是我做錯了,現在該怎麼辦呢?已經沒有多餘的零件了,我只能求救於他的小夥伴。我說,“孩子們,剛剛老師犯了一個錯誤,小A讓我看管好他的玩具車,可是我忘記了,老師知道小A很難過,老師也不知道怎麼辦,你們能幫我出出主意嗎?”

這時,小B先跳出來,拆下了兩個輪子,對我說,“給他兩個輪子,我不需要這兩個,他可以再組裝一個。”接二連三的驚喜發生了,所有的小夥伴都開始拆自己已經組裝好的車,東拼西湊地遞給小A。

小A什麼都沒說,只是默默低着頭,手裏忙着重新搭車。

過了一會兒,這個小暖男蹬蹬跑過來,抱了抱我說,“老師對不起。”輪到我懵了,不是應該我說對不起的嘛。

他說:“我們還是好朋友好嘛?忘記事情這件事情特別正常。我自己也老忘記事情。”那一刻把我感動的呀,趕緊緊緊地抱住他。

一邊拿着空瓶要求退全款,一邊教孩子誠實守信、知錯就改,教得會嗎? 第3張

在教育孩子誠實,守信的時候,別忘了我們大人的做法也讓他們看在眼裏,學在心裏。

“誰讓你自己不看好你的玩具的?”

“玩具放在這兒,都不問問是誰的就拿嗎?”

……

如果是這樣,又怎會有剛剛那溫情的一幕。

而我相信,下一次如果小A違反了約定,他也一定會是那個勇於站出,敢於承認的那一個。

教給孩子你認同,也正在履行的誠信價值觀


說謊是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時,不得不需要面對的問題,家長的處理方式非常關鍵。

下面是美國《今日心理》就一個9歲的孩子在糖果店偷了糖果之後,設計的兩組場景對話,我們一起感受一下區別——

場景A

母親:你哪裏拿到的糖果?

孩子:我口袋裏找到的。

母親:你剛剛從店裏偷的?

孩子:不!我沒有!

母親:肯定是這樣,你妹妹剛剛和我說她看見你偷了,呵呵,你現在還學會說謊了!

孩子:不!是她在說謊,我沒有偷!

母親:那你的糖從哪裏來的?現在你要接受兩次懲罰,一個是因爲你從店裏偷了糖果,另外一個是因爲你對我撒謊了。

場景B

母親:我看到你有一些糖果。可我最近並沒有給你買,你妹妹說這是你從剛剛那家店裏偷的。

小孩:(小孩低下了頭)

母親:我剛剛和你妹妹說,媽媽不相信她的告狀。不過媽媽也希望讓你知道,不去拿別人的東西是很重要的事,就像我們彼此之間不撒謊一樣。你知道,在我們家裏,有尊重也有誠實,你相信我,我就相信你。

小孩:我不是故意的,可是已經發生了。

母親:我懂你親愛的,這糖太誘人了。我爲你驕傲,因爲你表現得很誠實。這是一件非常非常難做到的事,我真很感動。那現在,我們一起回到商店,你把糖還回去好嗎,別怕,媽媽會一直站在旁邊陪着你。

其實這兩位母親的初衷都是一樣的,希望孩子明白“偷”是不被接受的。但是場景A的母親很自然地把孩子放在了自己的對立面,並沒有考慮到自己語言對於孩子情感的影響。場景B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示範,告訴了孩子“誠實”是一個家庭的價值認同,一下子把孩子拉進來,而不是推出去。

包括對於二寶的告狀,母親的態度也很明確——不喜歡這種做法也不相信。最後,母親在提出解決方案的時候也充分考慮到孩子的心理壓力,願意陪他一同承擔。我一直認爲,“誠實”是一個家庭的共同行爲,只有你很公開地和孩子分享這種家庭價值,並且經常表揚他的誠實,他才願意一直這麼做下去。

從小到大,違反了規矩並不可怕,但是要勇於承擔和改變。

如果你承認自己就是孩子的榜樣,那就從今天開始,做一個守規矩的人,不去貪圖蠅頭小利,敢於面對的挑戰之一,是面對那些嘲笑你的人,依然可以堅定自己的選擇。

而你的言傳身教,才能讓孩子從小懂得做一個實實在在的人。

希望將來,在中國,我們也有拿着空瓶去退全款的權利,也希望我們的孩子,不會濫用這樣的權利。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