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漫談

本文已影響1.72W人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許多人講:“習慣”很重要,你家孩子習慣好好呀,將來肯定會有出息等。   

習慣漫談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許多人講:“習慣”很重要,你家孩子習慣好好呀,將來肯定會有出息等。
    
    的確,習慣很重要,在某種意義上說,習慣會決定人的一生。
    
    有句名言說得好:“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學者周士淵在他的暢銷書《知道更要做到》中說:“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習慣、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也是習慣”。
    
    事實上,無數次的事實證明,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是否有良好的行爲習慣。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綜合因素影響的結果,這裏既有學校的教育、老師的正確引導、社會環境的影響、以及家長的言傳身教,也有孩子自身不懈的努力,
    
    這幾個缺一不可,互相影響、互相制約,共同促進孩子的成長。
    
    有許多家長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總是抱怨老師沒有把他的孩子教育好,也有家長抱怨社會環境如風氣、治安、不良網路等對孩子影響不好。
    
    其實不然,孩子的成長有它自然的規律,這其中最關鍵的是要從小就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爲習慣,
    
    不要等到孩子長大了,成氣候了,再來教育他,再來糾正他的不良習慣,那時後悔就晚矣。
    
    記得在小時候,我家小孩和其它幾個小夥伴經常在一起玩,他們一會玩玩這、一會玩玩那,不知道什麼時候回家,經常要家長去找他們回來。
    
    我們發現這個情況後,及時把孩子找回家,
    
    並且耐心地教育孩子:“和小夥伴在一起玩這很好,以後還可以玩,但要有時間觀念,要先把老師佈置的作業和我們要求做的事做好,然後才能去和小夥伴會合,而且玩也要有節制,到什麼時候該知道自己回家”。
    
    經過這樣教育了幾次以後,孩子知道剋制自己了,學習玩樂變的有規律了,實際上孩子從小就初步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了。
    
    爲這事,有幾個同事還和我爭議過,他們認爲,我把孩子管得太緊了,不利於孩子的成長;而我則認爲,孩子從小必須有適度的嚴格管理,不能像他們那樣,只要孩子有吃有喝,不凍着不餓着就行,管就是記起來管一下,讓孩子無天無地的玩。
    
    這實際上是一種教育的理念之爭。即對待孩子的教育,有些人認爲要“圈養”、有些人認爲要“放養”,而我認爲教育孩子應該“牽養”。
    
    在孩子的人生路途上,孩子就像放飛的風箏,家長始終手中要有一根紅線,給予孩子適度的關注,並且根據情況適時調整.
  在教育學生的理念上,對於“習慣”的培養向來有爭議。主要有三個觀點:
    
    一、對孩子習慣的培養要“放養”
    
    “放養”者認爲,人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由天性,人只有在自由中,個性才能得到發

展,才華才得以展現, 即教育要順應孩子自由發展的天性,讓孩子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在玩中學習、在玩中做事。
    
    就好比在藍天白雲下,一隻小羊在自由自在地吃草,這裏水草肥美,羊兒高興啊,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一切隨自己的意願,好不自在。  
    
    這種方法培養的孩子,往往獨立性很強,性格開朗,膽大,能獨立處理人際關係,在各種社會活動中不會吃虧。
    
    不足的是,如果對孩子放得過寬,他們往往玩得很野,好的習慣難以養成,有的孩子最後形成無法無天、難以管教的局面。
    
    二、對孩子習慣的培養要“圈養”
    
    “圈養”實際上指畫地爲牢,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始終要嚴加管理,這種觀點認爲:人的成長,必須經過後天的嚴格教育, 人不可能天生就是天才,人才都是通過後天的努力,經過艱苦的磨難,才走向成功的;
    
    人只有苦其心智、勞其筋骨,纔有大的造化、大的作爲。
    
    因此在教育學生過程中,家長和老師始終處於領導和管理者的位置,對孩子嚴加管束,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在把握之中。
    
    就好比羊圈中的羊,在那個家中,羊有吃有喝,有人管,就是沒有自由。
    
    這種方法培養的孩子,往往能循規蹈矩,爲人謹慎,不善人際關係,老實可靠。
    
    不足的是,孩子如果被家長和老師管得太死,極易形成憂鬱的性格,膽小怕事,無所作爲。
    
    三、對孩子的培養要“牽養”
    
    這種觀點認爲:“人的成長是家庭、學校、社會共同教育的結果”, 教育孩子既要順應他們性格發展的特點,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又要對孩子進行適度的管理,  家長和老師要用自己的人生經驗爲他們提供較好的發展方向。
    
    孩子就好像是一隻正在吃草的小羊,你就是那飽經風霜的牧羊人;
    
    孩子也像一隻正在藍天上翱翔的風箏,你就是那手拉長線的人。
    
    用這種方法培養,對家長和老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家長和老師平時要經常關注學生思想情緒的細微變化,及時和他們交流溝通,
    
    當孩子思想出現滑坡時,你要做他堅強的後盾;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你要給他真誠的鼓勵;
    
    當孩子面臨重大抉擇時,你要給他當好參謀;
    
    當孩子獲得成功喜悅時,你要及時提醒;
    
    這種方法培養的人,其性格較好,孩子既有良好的習慣,
    
    又有獨到的見解,爲人處世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這樣的學生,放到那,你都放心;
    
    這樣的孩子,不論在那,你既放心又開心。 

     好的習慣能使人受用一生,形成良好的習慣沒有捷徑可走.
    
    只有在不斷的訓練和積累中慢慢養成,就好比潺潺細流千回

百轉,朝着明確的方向,不斷彙集形成大江東流。
    
    養成讀書的習慣,是形成高品質生活的一部分,品味書香,能使你知書達理、品味高潔。  
    
    養成讀書的習慣,要從小做起。
    
    孩子咿呀學語之時,就應讓他感受書香的魅力。在優美的音樂中,在浪漫的童話裏,在離奇的故事中,薰陶孩子的心靈、啓迪孩子的智慧,讓孩子覺得樸實無華的書裏,有着無數的奧祕。
    讀書時光,就好像和歷史與現實對話;扶案晨讀,就好像心中永遠有顆不落的太陽;捧書在手,就好像擁有整個世界。從而激發孩子愛書讀書的興趣,去主動尋找有價值的書籍,並以此去體念生活,感悟生命。。
    
    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家長正確的引導必不可少。
    
    咿呀學語時,可選擇優美的童話故事講給孩子聽,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是挺不錯的;
    
    稍大一點,可以給他看帶拼音的寓言故事,如《伊索寓言》、《世界寓言名著》等;
    
    上小學後,有幾個類型的書對孩子挺有幫助:
    
    1.文學名著:《中國上下五千年》,《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等;
    
    2、名人傳記:《世界名人傳記》等;
    
    3、知識性讀物:《十萬個爲什麼》、《中國民間諺語》等,
    
    4、孩子讀五、六年級要爲初中的學習作準備:《少兒百科全書》、《21世紀少兒科技百科全書》、《物理奧祕》、《化學奧祕》等。
    
    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家長督促孩子每週寫週記或日記必不可少。
    寫日記或週記不是記流水帳,而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讀書習慣,即讓孩子善於學習,善於反思,善於積累。
    
    寫日記,不僅是要孩子把每天所見所聞加以記載,更重要的是要根據每天的事件發掘有意義的內涵來,加以鞏固,提煉昇華,形成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觀念。
    
    就好比同樣的一朵花,有人認爲它花香四溢,馨香無比;有人認爲花色豔麗,迷人妖豔。不論你欣賞那一種,你都要亮出自己的觀點。
    
    這一點,小至做事,大至做人,非常重要。
 如果說好的“習慣”是孩子學習品質的一個重要標誌,
    
    那麼,家長和老師能引起他們主動地學習,則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或終極使命,
    
    即孩子不在老師和家長的監督下,能主動學習,自覺完成學校佈置的作業任務,讓你不操心或少操心。
    
    如果是那樣的話,那該多好啊!
    
    有關主動學生主動學習最恰當的教育隱喻是“學走路”。
    
    “學走路”意味着沒有人能夠代替你走路,你只能自己經過爬行,跌跌撞撞,然後就學會了直立走路。
    
    嘗試、摸索、跌倒、摔跤之類的錯誤是成長的正常代價,如果不付

出嘗試、摸索、跌倒、摔跤的代價,人就不會掌握走路的技巧。
    
    孩子學習是他自己的事,別人只能提供幫助,但無法代替。成人在某個時候可以“牽”着孩子的手往前走,即前面我所談到的“牽養”,  
    
    但這種“牽養”也是需要剋制的,在必要的時候要“放手”。這個祕密至少在葉聖陶那裏已經被識破。
    
    1962年,葉聖陶在給教師的通信中提出,
    
    教學如“扶孩走路,雖小心扶持,而時時不忘放手也。我近來常以一語語人,凡爲教,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
    
    黃武雄先生曾經講過一個“父親的腳後跟”的故事。可見讓孩子主動學習有多重要,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小時候我曾住在豐原東邊的山裏,父親常帶着我入城。這條路很長,走起來總要兩三個鐘頭。每次父親走在前邊,我跟在後頭,他的步伐大而且快,我必須兩腳不停地劃,眼睛不停地盯住他那雙破舊的布鞋,一路不停地趕。
    
    有一次,天色向晚,路過一道鐵橋,一根根枕木的間隔比我的步子還寬。平常父親總會歇下來等着我爬過去,或索性抱着我過去,但那天他心裏不知牽掛些什麼,等到我爬過橋,擡頭一看,他已經“失蹤”了。
    
    突然,我涌起一陣恐懼:“這條路來回已跟着父親走過二三十趟了,怎麼一下子變得如此陌生?”
    
    我哭着等在橋端的田埂上,幾個鐘頭在黑夜裏又餓又怕。我甚至分不清家的方向。我苦苦思憶,但呈現的總是父親那雙不停晃動的布鞋。午夜時分,總算由遠而近,傳來了母親苛責父親的聲音。
    後來我才知道父親回到家竟還不知我早在半途就已走失。
    
    今天,很多教師在上課時,不告訴學生“我們去哪裏”,從不指出大體的方向。
    一開始就下定義,一味要學生一步步陷在“推理”的泥坑裏,以爲這便是思考訓練,這便是“教學”,
    
    其實這只是教學的“形式”。
    
    演示解題時也是一樣,一步步非常嚴密,非常工整,
    
    每寫一行就問學生一句:“對不對?”學生的回答也是非常合作:“對。”這樣熱烈的上課情緒,該說是天衣無縫了。
    
    若效果不好,只好怪學生素質不佳或教材不當了?
    
    事實是:學生看到的不是“路該怎麼走”,他們只看到了“布鞋不停地晃動”,簡單的“左-右-左-右……”的換腳規則是知道的,但一旦沒有“布鞋”在前面帶路,便覺一片陌生。
    
    家在何方?路怎麼走?
    
    我深深相信,當時父親如果像趕牛一樣讓我走在前頭,出城的時候便用手指明家的方向,
    
    然後問我:“吳厝的大榕樹,舊厝的土地廟,阿公溪上的鐵橋,南坑阿婆家後的小徑……你認不認得?


    
    而在我點頭之後,叫我逐一帶路走過。我必定在走過一趟,回到家之後便會十分熟悉整條路徑。
    
    如果父親是最最上乘的教育家,也許他在指明家的方向後,便要我帶路,他在後頭寧可隨我多走一點冤枉路,一邊加以修正。
    
    其後並畫圖比較近路與遠路,如此我不僅能熟悉家城之間的路徑,城東郊的地理我必也在走過一遭後便了如指掌,再也不愁迷路,甚至可以常常代我父親跑腿辦事。  
    
    可是我不敢苛求,我仍該感謝父親,畢竟他不會抱着或揹着我走,使得我尚有一絲鎮定,能在漫長的四五個鐘頭裏守在同一個地方等着他與母親回來找到我。
    
    在今天的教室裏,我看到學生不敢或不知問出一句:“老師,我們去哪裏?”總覺得老師走在前頭,一味要學生“尾隨”。
    
    甚至有的老師是將學生“揹着走”的。要改革教學,或許我們今天該提出要學生“帶路走”的趕牛教法。
    
    面對以上的故事和分析,作爲家長,我們是不是也該有所反思呢?看見自己的孩子沒有學習,總是說:某某家孩子好自覺呀,不要人管總在家自己學。
    
    實際上,這些話很刺傷孩子。要自己的孩子主動學習,
    
    必須讓孩子覺得家長很信任自己,我學習他很放心;
    
    要讓孩子主動學習,必須營造一種快樂的氛圍,讓學習不再枯燥、不再乏味、不再空洞;
    
    要讓孩子主動的學習,必須給孩子獨立學習、自主完成作業的機會,
    
    老師和家長不再像“老母雞”一樣,成天圍着孩子轉,允許孩子犯錯、讓孩子在不斷的犯錯中汲取經驗,以後少犯錯甚至不犯錯;
    
    要讓孩子主動的學習,必須讓孩子帶着問題去主動溶入生活之中,大膽探索,用自己的人生經歷譜寫美麗的華章。
    
    只有這樣,孩子們的人生不再空洞、不再簡單。
    
    讓孩子們大膽的往前闖吧,不再猶豫、不再回頭!
    
    不知大家是不是這樣理解,現在的學校和家庭更需要這樣的教學。
    
    把快樂還給課堂,讓學習充滿溫馨,
    把主動還給學生,讓學習充滿快樂,
    把創造還給老師,讓教學充滿智慧,
    把期待還給家長,讓孩子充滿希望!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