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罵,高效父母立規矩的好方法!

本文已影響9.6K人 

給孩子立規矩可以有很多方式:隔離處罰,獎勵良好行爲,還有取消特權。你使用何種方法以及何種方法有效取決於你孩子的年齡和個性,還有環境。

幼兒的紀律教育

不打不罵,高效父母立規矩的好方法!

教育幼兒所面臨的挑戰和學齡前兒童,青少年大不一樣。幼兒自控能力不足,自我表達能力欠佳,所以,幼兒傾向於用行爲表達自己的感情。這就會導致咬人,打人或者大喊大叫的結果。

著名兒科醫生西爾斯博士和大家分享了幾個能有效幫助你的孩子養成紀律的好方法:
避免壓力
你瞭解自家孩子的壓力源,所以就要儘量避免它們。換句話來說,你可以誘導孩子產生積極的行爲,避免消極行爲的發生。比如,不要在孩子睡午覺的時間安排他和玩伴玩耍,除非你想讓大家崩潰。
分散注意力
分散注意力可以是件好事。當你的孩子情緒不好時(情緒要變壞時),試着用其他東西來分散她的注意力,比如她最喜歡的玩具或者遊戲。這樣做很有可能讓她停止發脾氣或者至少縮短她鬧情緒的時間。
保持鎮定
不要變得心煩意亂來給孩子的壞情緒火上澆油了,你的情緒不佳很可能會讓孩子發脾氣的時間變得更長。除此之外,你自己也有可能變得有壓力,以至於沒有辦法有效地處理孩子的情緒。
眼神交流
當你的孩子做了不該做的事情,可以用眼神告訴她“不可以”,堅定並且平靜的。這個時候,比較合適的做法是用一個玩具讓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東西上去。
設定清晰的界限
你對孩子的期待應該始終如一,並且清楚地讓孩子知道。如果有什麼東西是界限以外的,那麼它就一定總是在界限以外的。同樣的,發脾氣的行爲是得不到獎勵的。你向孩子妥協給他東西,讓他停止發脾氣。然而,在不經意間,你教會了孩子可以通過抱怨和發脾氣來得到他想要的東西。
學齡前兒童的紀律教育
不打不罵,高效父母立規矩的好方法! 第2張

學齡前兒童開始宣示自己的獨立,想要獨立完成一些事情。然而,很多學齡前兒童缺乏獨自完成複雜任務的能力,結果有可能就出現了發脾氣或者其他情緒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家長有效率地解決:

在適當的時候幫孩子一把

建議家長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孩子幫助。這樣做可以幫助減輕孩子可能出現的情緒問題。不過,你應該確保讓孩子在剛剛好要遇到挫折之前都是自己完成的,這樣能教育他們學會獨立。
角色扮演良好的行爲習慣
向孩子展示你希望他去做的事,而不是他不應該做的事。示範給孩子看怎樣收拾玩具,怎樣把衣服放進筐子,或者怎樣擺放餐具等簡單的家務。
幫助孩子適應轉換
在轉換髮生之前給孩子留出時間——讓你的孩子知道馬上要有所改變了。在轉換活動之前將計時器設定爲5分鐘,讓他做好心理準備,這樣可以防止孩子出現行爲問題。
設定界限
設定界限,並堅持實施。讓你的孩子知道預期,並且堅定你的立場。如果你說“如果你兩分鐘之內不停止哭泣,我就把你的玩具收走。”那麼你就需要照做。
學齡期兒童的紀律教育
不打不罵,高效父母立規矩的好方法! 第3張

學齡期的兒童已經開始理解同理心的概念,或者開始關心其他人。這一點可以很大程度上作用於孩子的紀律養成,因爲孩子們現在已經可以理解他們的行爲是怎樣影響其他人的了。

讓他們認識對和錯

隨着孩子接近入學年齡,他們開始產生了同理心。事實上,桑德拉·克羅瑟博士說,孩子只有到了六七歲的時候,纔會在認知上理解這一概念。跟你的孩子談談他的行爲是如何影響到其他人的。問問他“如果有人這麼對你,你有什麼感覺?”來開啓有關對和錯的談話。
給他們空間
想要理解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弄清楚他們的不同——你的孩子正在接近這樣一個年紀,他/她可以決定和誰交朋友,決定自己喜歡的東西,決定怎樣解決矛盾。指導你的孩子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但是最終讓他/她自己下結論。
嘗試一些不同的東西
安排時間讓你和你的孩子坐下來討論一些問題或者共度一段美好的時光。用這段特別的時間來進入孩子的世界;通常,父母們總是很忙,希望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主動來找他們。不妨有一些前瞻性,瞭解你孩子的生活究竟發生了些什麼。這樣做可以防止很多紀律問題。
使用有效的方法
限制外出——大多數父母在童年都有印象——到今天仍然是個有效的懲罰手段。菲爾博士推薦家長在限制外出期間只滿足孩子的基本需求,白天或者晚上的時候將其活動範圍限制在臥室。這一懲罰手段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思考他的行爲,也可以幫助他理解破壞規則會有什麼後果。
十多歲孩子的紀律教育
不打不罵,高效父母立規矩的好方法! 第4張

十來歲是人生中一段尷尬的階段——不完全是個孩子,也不完全是個青少年。十來歲的孩子會爲了自我獨立而抗爭,但是你會堅持認爲他是兒童。這樣的結果有可能是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權力鬥爭,需要家長小心處理。下面有一些建議:

給孩子空間

給你的孩子一些空間——超級保姆指出,你的孩子會爲了自己的獨立而抗爭。允許你的孩子自己完成一些事情既可以培養他們的自尊心,也能給他們自由感。
借給孩子一隻耳朵
傾聽——很多時候,孩子會通過行爲試圖告訴你一些東西。積極傾聽可以幫助理解你孩子想要向你傳達的信息。也許是一些困擾他的問題,他不知道該如何向你啓齒。
合作
合作——讓你的孩子成爲規則的一部分——參與制定規則。讓孩子自己想出合理的規則,以及破壞規則的後果。如果你的孩子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上獲得了發言權,規則會更容易得到遵守。另外,由於他在後果上也有了發言權,他們就能夠很好地意識到一旦破壞規則會發生什麼。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你自己失去控制很有可能會造成更多的問題以及和孩子之間更多的爭吵。弗吉尼亞·威廉斯教授指出,最高效的父母,尤其是針對十多歲的孩子,不光會給孩子設定清晰的界限,還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父母正在氣頭上或者孩子表現消極態度的時候,要做到這一點是很難的,但是這對於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紀律至關重要。
所有年齡段紀律養成的共性
不打不罵,高效父母立規矩的好方法! 第5張

在紀律養成的過程中,不管孩子處於什麼樣的年齡階段,都有很多共性的問題。
一致性是關鍵
對於規則,孩子最不喜歡的一點就是它的一致性。你的孩子必須知道每一天,家裏的規則都是一樣的。如果你的孩子知道她偶爾品行不佳可以逃過懲罰,那麼,她會不斷試探你定下的界限。如果在沒有事先提醒的情況下改變規則,那麼,孩子會產生疑惑。在你希望孩子遵守規則之前,首先你對那些規則要十分清楚。
不要不知所措
希望孩子在一夜之間就有所改變也是不切實際的。如果你們家裏沒有任何規則,你就不能指望孩子在你發出排好隊的指令後立刻排成一排。改變必定是需要循序漸進和持之以恆的。同樣的,避免過多不必要的規則也是很重要的。想一想對於你的家庭來說什麼規則是最最重要的,那麼就從那些方面開始。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最重要的規則包括合理對待家庭成員,對另一些家庭來說,最優先考慮的可能是責任感和家務分工。
清楚的溝通
在你建立家庭規則之後,你必須和孩子進行溝通。可以召開家庭會議來說明你制定的規則和孩子紀律教育的計劃。如果你的孩子已經足夠大,可以閱讀了,你或許會想在家裏顯眼的地方張貼這些規則。再次申明,不要指望孩子立刻服從。年紀小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暫,需要很多提醒才能將新的行爲變成習慣。記住,有意無視和無意忘記之間有着天壤之別。
積極強化
既然兒童紀律養成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爲習慣,那麼引導孩子做正確的事就很重要。大多數兒童本能地想要討好父母,這些孩子會因爲父母的表揚和認同而茁壯成長,在親子感情深厚的情況下尤其如此。但是,父母也不需要太過了,一點點積極強化就大有幫助。簡單的鼓勵或者一個擁抱也許就會讓孩子陽光燦爛一整天。一句由衷的“做得好!”就能給孩子保持良好行爲的動力。
負面強化
即使是最乖巧的孩子有時候也會破壞規則,所以,你也需要了解一下自己應該如何處理負面強化或者懲罰。你也許會覺得“談一談”就足夠了,另一方面,你也許會覺得需要做出實際的懲罰。
可以包括:· 計時隔離· 取消特權,比如,看電視,玩手機或者玩電腦· 事件的自然結果(比如,如果你的孩子不做家庭作業,自然結果可能就是被老師批評或者考試低分)· 分配額外的家務
需要避免的四個共性問題
不打不罵,高效父母立規矩的好方法! 第6張

即使是最好的父母也會犯錯。出乎意料的,大多數父母都會掉進相同的陷阱裏。幸運的是,這些問題是有方法避免的。

不要讓步

聽到你的孩子大哭大叫的時候你會覺得很難,想要制止他們,看上去最簡單的方法可能就是給他們他們想要的。不過千萬不要!這樣就教會你的孩子,只要他發脾氣到一定時間,你就會滿足他的一切要求。儘管不容易,你也要堅持到底,不能讓步。最終,你的孩子會理解你設定的界限,隨之減少發脾氣的時間。
做切合實際的期望
在實施懲罰的時候,你要記住孩子的發育年齡。你不能期望一個兩歲的孩子達到十歲孩子的水平。雖然這看起來是常識,但是在今天快節奏的社會環境下,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快速成長。在選擇懲罰手段的時候一定要記住這一點。
讀懂孩子的信號
有時候,孩子的行爲問題是在向你請求幫助,在暗示什麼東西不對勁。傾聽你的孩子,來理解他的行爲想要表達的含義。思考行爲背後的東西,尋找根源——也許結果會是令你滿意,說不定能徹底改掉他的不良行爲。
不要打屁股
雖然懲罰是有些家長訓練方法中的一部分,但是紀律和懲罰是兩個概念。懲罰,雖然對消除消極行爲可以起到作用,但是不能教會你的孩子合適的行爲表現。不用打屁股或者大喊大叫也完全有可能訓練好你的孩子。對於有些家長來說,這一概念有些難以理解,特別是在童年被打過屁股的家長。打屁股是沒有必要的,很多專家,包括杜蘭大學的凱瑟琳·泰勒博士,認爲體罰孩子是有害的。事實上,新罕布什爾大學家庭研究實驗室主任莫里·斯特勞斯做的一項研究表明,打屁股會導致孩子日後的性健康或者心理健康問題。
關於紀律養成,沒有固定模式。每個孩子,每個家長,以及每個家庭都是不一樣的。慢慢來,決定什麼樣的方法最適合你的家庭。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利用外部資源。日常行爲記錄表對於所有年齡段的孩子來說都是一個有效的手段。你可以在行爲記錄表上記錄任何你想要關注的行爲,它能夠幫助孩子自我提醒。記住,紀律養成是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夜之間就能完成的。如果你的孩子已經養成了壞習慣,那麼要花的時間可能更長。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