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男孩,請狠狠地愛!

本文已影響1.13W人 

怎樣才能養育好一個男孩子,並且建立緊密的親子關係呢?真是爸媽頭疼的事情。今天分享這篇文章給大家,希望有幫助。

家有男孩,請狠狠地愛!

家有男孩,請狠狠地愛!

在尼爾森的《正面管教》裏提到一個故事:一位年輕的父親爲自己4歲兒子總是突然大發脾氣而深感沮喪和困擾。斥責和懲罰只是使其愈演愈烈。這位爸爸瞭解到,一個行爲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失望的孩子,而且鼓勵是處理不良行爲的最好方法。在這位爸爸看來,倒是有點像在獎勵不良行爲。不過,他決定試一試。

當他的小傢伙又一次突然大發脾氣時,這位爸爸單膝跪了下來,向孩子大喊:“我需要一個擁抱!”

他的孩子一愣,抽泣着問道:“什麼?”

爸爸再次喊道:“我需要一個擁抱!”

他兒子停止抽泣好長一會兒,纔不敢相信地問道:“現在?”

爸爸說:“對,現在!”

兒子看上去完全懵了,但他停止了哭鬧,並且有點兒不情願地說:“好吧。”然後,他動作僵硬地給了爸爸一個擁抱。很快,僵硬就消失了,父子倆融化在彼此的懷抱裏。

過了好一會兒,爸爸說:“謝謝,這正是我需要的。”

兒子嘴脣微微顫抖說道:“我也一樣。”

我一直也相信鼓勵和擁抱的力量,小小魚每次發自己那小脾氣的時候,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我會蹲下來抱起他。

比如睡午覺醒來,有時候他發現我不在他身邊,就會生氣。因爲我每次都會中途起來做點自己的事。

這個時候,他那表情有時候真讓人氣憤,但我還是把他抱起來,抱到我書桌前,放在膝蓋上坐着,看着我敲字,抱一分鐘就自己玩去了,沒事了。如果我對抗批評他的話,估計能生氣僵持1個小時。

他就是需要一點這樣的特權和寵愛,我們做父母的完全可以給他們。

特別是小男孩,他們的情感比女孩要更加脆弱,需要更多的關懷,他們很多地方不如女孩子。

比如小小魚跟他那個小兩個月的表妹在一起,每次爭東西,基本是輸的。他力氣大,但是不會使出來,男孩小時候綜合比起來,很多地方不如女孩的。

有媽媽跟我說,孩子1歲9個月,經常發脾氣,要不要打他?

我說,你還是多包容理解孩子吧,多抱抱他。

家有男孩,請狠狠地愛!

一兩歲的孩子,怎麼寵愛都不過分。他的肌膚需要通過觸摸得到滿足,獲得足夠的安全感,他更想讓你帶着他四處走,所以多抱抱他吧。

理解男孩那些冒險及挑釁行爲

家有男孩,請狠狠地愛! 第2張

每次帶小小魚去公園的大廣場上,他就會趁我不留意拍我一下,然後跑到前面喊:快來追我呀!來呀,你這個膽小的爸爸,敢追我嗎?他想盡辦法挑釁我,就是希望讓我參與他那個你追我跑的遊戲中。

每次我都會很努力地去融入他,扮演恐龍,扮演警察,扮演吸血鬼……

各種角色,還真鍛鍊人。每次跑一圈下來,汗流浹背。

有時候,他會爬那些石頭欄杆,有一次,他爬上去後站在那裏叫我給他拍照,好幾個奶奶牽着跟他年紀差不多的孩子從旁邊走過。

那幾個男孩也要爬。

一個奶奶說:太髒了,你不知道那些欄杆上有細菌嗎?你想肚子疼嗎?

還有一個奶奶說:你想爬上去摔下來嗎,摔斷胳臂怎麼辦?你媽媽不打死你啊!

兩個孩子乖乖地跟着奶奶走了。我看到兩個老人還小聲地嘀咕着,肯定在說我這個爸爸帶孩子不靠譜吧。

可我就是這樣帶孩子的,而且我覺得男孩還真應該爸爸們多帶。

因爲爺爺奶奶甚至媽媽,沒有一個人能追上一個全速奔跑的男孩。但是當爸的可以。

沒有一個老人敢讓孩子做一些冒險的事,但是當爸的可以。

有一些文章說爸爸帶的孩子更聰明,這個沒有研究來證明。但我覺得爸爸帶的孩子膽子更大,更具有一些男子漢氣息。跑的更多,玩的更瘋,關於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懂得更多,因爲爸爸會帶他孩子做更多冒險的事,去發現那些稀奇古怪的問題,然後解釋那些媽媽們搞不懂的物理現象。

在這些方面,我覺得,當媽的還真不能跟我們比。

其實,在遠古時代,我們的孩子從小就能當小獵人,人類哪有你想象的那麼脆弱,小小魚6個月大的時候,我就抓着他的兩隻手給他盪鞦韆,我記得當時我媽她們都嚇傻了,把我說了好幾回,說孩子的手會拉斷。我跟他們說,我們人生來這手和骨頭是能支撐自己體重的。只要不隨便摔和扭,基本不會有問題。

孩子們需要廣闊的空間和自由的行動,他們依靠運動和攀爬來健康地發育他們的大腦。我們在儘量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就應該去激發孩子天生的空間判斷能力,去強健他們的筋骨。

鼓勵你的男孩多參加體育運動,多在戶外奔跑活動,各種感官綜合的經驗帶給他的是更健康的發展。

容忍男孩保留自己獨立的空間

家有男孩,請狠狠地愛! 第3張

這個空間主要指孩子的心理空間,比如他們的選擇,他們的堅持和小小的任性,甚至他們的叛逆

很多任性其實是孩子的敏感期所致。這裏介紹幾個比較主要的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 2-4歲

特點:這個敏感期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比如爲什麼我們的孩子一定要把杯子放一個固定的地方,爲什麼一定要先穿左邊的鞋子,爲什麼一定不準爸爸睡他的右邊而要睡左邊?爲什麼門一定要他來開?很多時候,我們以爲這是孩子任性,其實不是的,這個敏感期對父母的挑戰非常大!

大部分孩子3歲至4歲進入秩序敏感期: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身邊每一件事得按照他的想法,否則情緒就會產生劇烈變化,發脾氣,哭,鬧。

兒童發展心理學家認爲:兒童執拗的敏感期,可能來源於秩序感。在建構秩序感這一特殊品質時,兒童的過分需求常常被認爲是“任性”和“胡鬧”,兒童在這一時期常常難以變通,有時會到難以理喻的地步。目前還不知道它的真正原因,但兒童的心理活動一定是有秩序的,當他沒有超越這種秩序時,就會嚴格地執行它。這個是每個父母都應該認識到的。

建議:孩子會因爲秩序產生自然的快樂,也會因爲秩序錯亂而亂髮脾氣。對於正處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來說,只要物品離開了它們應該在的位置,他就會很快發現,並且要求把物品迴歸原位。因此,家長需要耐心觀察孩子的行爲表現,關鍵要理解和變通。理解並幫助孩子秩序感的發展。

佔有敏感期 3-4歲

特點:孩子強烈地感覺到了佔有、支配自己所屬物的快樂。並且對你的大道理一概不聽。

比如有一次,一個小傢伙要玩小小魚的滑板車,他不準,兩個人差點打起來。

我把他帶回家後問他:

“你覺得那個小弟弟怎麼樣?

好玩。

那你想跟他一起玩嗎?

那他的玩具你喜歡嗎?

喜歡

那你的滑板車可以借他玩

不行,那是我的”

……

不管怎麼樣都繞不過去。

我也還是尊重他的選擇。

因爲心理學認爲:孩子只有在完全的擁有物質並可以自由支配時,纔可能去探索物質背後的精神,纔可能超越於對物質的佔有。而當這些物品的所有權完全屬於孩子自己時,交換就開始了,而這要靠孩子的自覺,家長不要過早地進行干涉。可以給予引導,慢慢讓孩子進行人際交往。

建議:尊重孩子的選擇和意願,不要覺得孩子是老大就一定把玩具從孩子手裏搶走送給那些小的。在這個問題上,年齡和麪子都不應成爲傷害孩子的利器。

給孩子提供一個獨立的空間,比如一個屬於孩子自己的房間或者區域。在你進入他的房間或者區域時,一定要徵得孩子的同意,尊重孩子的空間。

自我意識的敏感期 1歲6個月-3歲

特點:區分我的和你的、我和你的界限。主要表現:從開始說“我的”到開始說“不”到開始打人、咬人、再到模仿他人,漸漸地孩子們有了自我意識,這時的孩子出現的最多的現象是劃分我的,以便清除你的,同時通過說“不”使用自我的意志的感覺,我說了算是最重要的。如果發生不符合他心思的事情就會大哭大鬧,孩子們的表現是完全以自我爲中心,出現的年齡2-3歲。

建議:不要用自己做父母的權威來壓抑孩子的自我獨立覺醒,男孩成長到大約2歲時,開始了獨立的第一步脫離。從這時開始,男孩的父母要有意識地給他創造適當的身心獨立空間。不要壓制他的反抗,而要觀察思考和理解他反抗後面的心理原因和意義,找到緩釋和解決的辦法,否則可能會阻礙他內在自我的發展。

知道他的注意力不如你

家有男孩,請狠狠地愛! 第4張

男孩的注意力不如女孩,這是很多媽媽反饋的一個問題。有媽媽說,“魚爸,我每次叫我兒子看書,他只埋頭玩自己的玩具,好像故意逃避我,該怎麼辦?有時候我真的想揪他耳朵。”

其實,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有時候我叫小小魚做某一件事,他如果沒有理我,一直做他自己的事,我一般就等他做完,或者參與進去陪他一起。

當他接納我之後,我就能夠跟他說我要他做的事了,這個時候很容易聽見我們的話。

所以,當你說了好幾遍,他也沒聽見時。你真的不必生氣,也許他根本就沒聽見。我們不是有一句話嗎。人總是喜歡聽自己想聽的話,總是願意接受自己願意接受的東西。

在孩子身上就是這樣的。你不斷地重複下命令或者重複地嘮叨某一件事,孩子也許都習慣性屏蔽你了。所以你那歇斯底里的憤怒也大多是無用的。

有時候,在他們非常專注地幹一件事情的時候,根本聽不到第二種聲音。如果你強行干涉,反而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得不償失。建議你走過去、蹲下來,看着他的眼睛,參與進去,溫和地講話,讓他感覺到你,這時他纔會從其他事情上把注意力轉到你身上。

養育一個好的男孩,就是給未來的孩子一個好爸爸,給未來一個女孩一個好老公。

因愛而來,爲愛守望,一起加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