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成爲一個講孝道的人?

本文已影響1.02W人 

如何讓孩子成爲一個講孝道的人?
  主持人殷智賢:在常識層面上中國孩子大多有非常大的欠缺,那些常識本身應該是家長教的,而家長幫孩子做了很多事情,常識只在家長的認識和經驗裏,沒有傳遞給孩子。這個問題我想跟您進一步請教,我們剛纔談了對於我們的父母應該如何盡孝,其實更嚴峻的問題是我們如何教孩子懂得孝道。我這麼多年接觸很多成功人士,我發現事業成功的人很多都是孝子、孝女,這些人因爲心裏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懂得報恩,不懂得報恩的人很難持久成功,可能偶爾某些機會抓住了,但不懂報恩所以很難持久。現在的小孩通過什麼方式能夠學習孝道?  于丹:你說的這個其實是現在挺關鍵的一個問題,就是現在孩子的心態,覺得這個世界給我什麼都是本分。  主持人殷智賢:應該的。  于丹:不給我就是虧欠。人從什麼時候開始感恩這個世界呢?就是你覺得這個世界上不給我什麼東西是本分,給我任何東西都是情分,有情分纔會知道感恩。所以,情分在哪兒呢?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給你的東西就是本分嗎?憑什麼啊。所以,我說這個孝道是種耳濡目染,是種家庭行爲。我的孩子一直是跟着她姥姥長大的,我姨媽也跟我住在一起,她姨姥姥特別疼她。在她小不點的時候,姥姥吃點什麼,她就說“這是我的,你憑什麼吃呀?”本能的,小孩都有這個階段。  主持人殷智賢:有這個階段,領地意識特別強。  于丹:“這是我的,你憑什麼吃呀?”針對這種意識,你要去培養她。  主持人殷智賢:怎麼培養?  于丹:逐步來。我們小時候都會有那種時候,好吃的東西給媽媽一口,給姥姥一口,大人經常比畫一下,並不真吃,“就這一個了,給寶寶。”我就主張好東西大家分享,小孩她再小,大人該吃就吃,根本不用全省給她一個人,你現在省給她一個人,到了社會上沒有人省給她,她就該哭了。  主持人殷智賢:受不了。  于丹:家裏好吃的水果、點心,什麼東西擺在那兒了,大人孩子都是平均的,不能因爲你是小孩你就多吃、多佔,那還有老人呢。所以,有的時候讓小孩學會關心別人,爲別人付出,讓他獲得那種榮譽感,這對孩子的人格是一種鼓勵。不要覺得小孩不懂事,不要老擔心小孩拿個東西碎了怎麼辦,你可以讓他乾點事。我女兒從特別小的時候,每頓飯往那兒一坐,本能地說“姥姥,吃藥”,姥姥就吃藥,她姥姥每次出去都忘記吃藥。她經常說:“姥姥,給我一塊餅乾,我爲我姨姥姥要點無糖餅乾。”因爲她姨姥姥有糖尿病。我誇她:“你這樣做特別好。”人的尊嚴是被鼓勵起來的,人的尊嚴獲得不是因爲她在世界上得到很多,而是因爲她能付出。我女兒在三四歲的時候,我們的院裏面經常會有小孩的遊戲比賽,如套圈什麼的,她喜歡去幹這些事,因爲可以得獎券。得了一堆獎券以後,她特別猶豫,兌獎的地方左邊是孩子的玩具獎品、右邊是大人的衛生用品。她酷愛氣球,看着左邊,自言自語說我已經是大孩子了,不要氣球了。到了右邊,問她要什麼呢?她說我媽媽總出差,我要一包溼紙巾吧。“甲流”的時候,她兌過一塊肥皂,讓我們回家洗手。人家給她一份特糙的洗衣香皂,我女兒跟寶貝一樣把肥皂放到衛生間去,一再提醒我們:“那個肥皂是我拿回來的,你們洗洗手吧。”弄得大人得洗好多遍手。最好的洗手液跟香皂都不能用,老用洗衣皁,洗得手特糙,爲了成全她,一天洗十幾遍,但是她好自豪,因爲她覺得她還不到四歲,能往家拿東西了,是她努力換來的。  主持人殷智賢:而且對你們都有好處。  于丹:全有好處,全家人被她督促得天天洗手。後來我就在想什麼叫孝?你開始給她講道理,小孩哪懂道理。當她覺得她能提醒姥姥,她能推着姨姥姥,能給媽媽拿着香皂,她就本能地知道付出是有成就感的。  主持人殷智賢:她就被鼓勵了。  于丹:我覺得這是一種特別簡單的行爲模式。我們再懂更多的道理,那是成年人的事情,傳遞給孩子就是身教勝於言傳。  主持人殷智賢:而且很多成年人所謂懂得道理,但其實是不照着道理做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