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可悲的事,莫過於沒有自己的生活!

本文已影響6.86K人 

很多寶媽會為了孩子甘願當家庭主婦,每天都圍着孩子打轉,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但是這樣真的好嗎?其實父母最可悲的事,莫過於沒有自己的生活!

去年,有一篇學生作文刷屏了朋友圈——

我的媽媽不上班,平時就喜歡打牌和看腦殘的電視劇,一邊看還一邊罵,有時候也跟着哭。她什麼事也做不好,做的飯超級難吃,家裏亂七八糟的,到處不乾淨。

她明明什麼都做不好,一天到晚光知道玩兒,還天天叫累,説都是為了我,快把她累死了。和我一起玩的同學,小青的媽媽會開車,她不會,小林的媽媽會陪着小林一起打乒乓球,她不會,小宇的媽媽會畫畫,瑤瑤的媽媽做的衣服可好看了。我都羨慕死了,可是她什麼都不會。

我覺得,我的媽媽就是個沒用的中年婦女。

在孩子眼中,媽媽竟然是這樣的形象,多少有點讓人大驚失色。

1很多父母在放棄自我成長

其實,生活中有許多人,因為父母這個身份,放棄自我的成長,一不小心就活成了小學生眼中那個“沒用的中年婦女”。

如果父母整天無所事事,沒有自己的追求,在孩子眼裏,是一個拒絕成長的父母,也容易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

我認識一個媽媽,沒事就愛打麻將,不僅自己打,有時候甚至把孩子一起帶上,讓孩子在一旁玩手機。她曾問我:"老師,孩子學習不好,不愛看書,總想着玩遊戲要怎麼管?"

我反問她:“你對孩子的學習付出了多少?”

她沉默了。

當父母以為讀書畢業、結婚生子之後,就可以放棄自我成長時,就很可能成為孩子作文中,那個不被欣賞的家長。

父母最可悲的事,莫過於沒有自己的生活!

2很多父母把孩子當做生活的全部

有的父母幾乎將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孩子身上,完全放棄了自己的生活和追求。

生活中,我們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為了孩子,我忍着不離婚、受了多少委屈、吃了多少苦.....好像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結果到頭來,孩子照樣一身毛病,也不領情,還抱怨父母管得太多。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父母沒有自己的社交圈子,沒有興趣愛好,也不在乎自己是否快樂,這樣的生活模式下,為孩子付出再多,帶給他的也只有壓力和折磨。

有位心理學家説過這樣的話:父母對孩子最不好的影響,莫過於讓孩子覺得他們的父母沒有好好過日子。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當父母的人生意義與快樂都取決於孩子,對子女來説反而是一種負擔。

3當好父母,也別放棄做自己

父母養育孩子的過程,是付出的過程,也是自我成長的過程。

工作室前兩天發了一篇文章不吼不叫,是父母的一場修行,引起了很多媽媽的討論,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情緒不好,表面看是孩子的行為問題,其實背後是父母自身的壓力和焦慮,找不到出口。

有這樣一句話:你自己不爽,就會找別人麻煩。父母身心俱疲的狀態絕不可能好好地教育孩子。

只有父母先做好自己,才有能量去關愛身邊的人。

要知道,父親或母親不是一個人唯一的角色,當你願意為自己的人生衝刺奮鬥時,孩子會發自內心地感受到一種心靈上的自由,他不用為你感到虧欠、遺憾。

為人父母,與其整天琢磨怎麼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不如立足做最好的自己。

不管你是有沒有工作,只要不甘於平庸,用力去擁抱生活,都將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

願天下的父母都擁有充實而快樂的人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