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侗族的"留守兒童"成了如此有教養的孩子?

本文已影響1.67W人 

兩週前,我們全家與朋友家結伴去黔東南一帶自助遊了一週。出發前,我們定了一個以人文風情、文化之旅為主的基調,於是制定了一條追尋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的路線。

我們一路住在古法造紙、蠟染、鳥籠製造、侗族大歌歌師等傳人的家裡,真切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尤其是最後一程,在榕江宰蕩村的見聞,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兩週過去了,宰蕩村孩子們的歡歌笑語,依然會縈繞耳邊,無法忘懷。

是什麼讓侗族的"留守兒童"成了如此有教養的孩子?

當地特色的的“攔門酒”

感動

侗族大歌與胡老師一家

一進宰蕩村,便見到盛裝打扮的男女老少站在建於乾隆年間的一座鼓樓前等待著什麼。我們頓時有了穿越時空的感覺。聽說是有人要來這裡拍攝紀錄片。

宰蕩村之所以被譽為“侗族大歌之鄉”,不僅僅因為它的歌唱得好,最重要的是這裡還居住著一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歌師胡官美老師。胡老師年過花甲,但30多年來一直義務為村民們教授侗歌。她的女兒們也是受人尊重的歌師,兒子是當地的小學老師(一位什麼都教的小學老師),他們全家都肩負著村民們的教育工作。

所有盛裝的村民們都進入了鼓樓,這裡是村民們平時集會、一起學習侗歌的地方。估算了一下,大約一百多人吧,老的老,小的小,年輕人據說多數都去外地打工了。

是什麼讓侗族的"留守兒童"成了如此有教養的孩子? 第2張

在演出開始之前,我在心裡做了各種猜測,想象這被譽為“東方魔音”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會是如何的一種呈現,然而當嘹亮清麗的歌聲真的響起時,我們還是被震撼了:不用任何樂器,所有人不知分了多少聲部,完美的和聲,喉舌都成為美妙的樂器用來間奏、配奏……被稱為“世界音樂殿堂之珍品”真的是名不虛傳。

明喜娘的敬酒歌

“哇!原來侗族敬酒是這樣的啊!“我們頓時都樂了。見我們興致來了,明喜娘更是笑成了一朵花。她的笑容有著一種令人開懷的感染力,連幾個小孩子都興奮地要搶酒喝了。於是,明喜娘大大方方地給我們一人唱了首敬酒歌、一人灌了一杯酒,那杯酒真的是我喝過的最好喝的酒啦!

是什麼讓侗族的"留守兒童"成了如此有教養的孩子? 第3張
 

(胡官美與兒媳幹農活回家時也不忘記唱歌,圖片來自人民網)

反差

晚上,我們又忍不住和村民們聊天,瞭解到:這個村子非常窮困,物質條件可能連城市30年前的水平都達不到。這裡的孩子們絕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父母都不在身邊。

當“留守兒童”幾個大字出現在我腦海中的一刻,我簡直有種被打臉了的感覺。我們一直強調的家庭教育、父母教育在這裡完全不可能有,孩子們有的甚至一年到頭都見不到父母幾面,可是他們帶給我們的正能量卻那麼多,而我們在孩子身上下了這麼大的功夫卻感覺自己是來受教育的。

另一方面,明喜娘鮮活的笑容還不時地在我眼前晃動,她從心底裡透出的幸福喜悅與這裡低微的物質條件形成強烈的反差。

這,到底原因何在?

是什麼讓侗族的"留守兒童"成了如此有教養的孩子? 第4張

(胡官美在教女孩子們唱侗歌,圖片來自人民網)

文化應該“活”出來

第二天一早我們有幸與同住胡官美老師家的紀錄片策劃人——人類學家張曉鬆教授相識,從她的口中我們得知:這裡的男歌師是專門負責教唱規矩歌的,在這些規矩歌中,會提到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允許做等等,侗族大歌的特點是沒有文字記錄歌詞,所有內容都只能是口口相傳、世代傳唱。而在這樣口口相傳的過程中,惟有身體力行歌詞中的教導,才有可能將這些歌流傳下來,因此,所有的禮節融於這裡的空氣中、河流中、人們的血液中,它是鮮活的、流動的、有生命力的。

對於侗族孩子來說,侗族大歌無處不在地滲透在他們的成長環境中,孩子們在感受、參與、學習侗族大歌的活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對本民族的文化認同與審美體驗。並且,孩子學習侗族大歌即是學習侗族的道德與規範,歌詞中從古至今所積累下來的文化觀、價值觀、思維方式、宗教信仰、生活習俗等也通過侗族大歌這一文化載體融入到侗族兒童的生活中。比起單調乏味的說教,兒童在朗朗歌聲中得到的教化,更為生動和自然。

而且,據張曉鬆教授介紹,這些歌詞內容也並沒有規則與說教,它是通過一個個有寓意的小故事來讓孩子們自己體會出許多關於生命、生存道理的。所以,真正的思考還是留給了孩子們自己。正所謂“潤物細無聲”,孩子們正是在這樣的薰陶與思考中健全了自己人格的塑造與性格的形成。

是什麼讓侗族的"留守兒童"成了如此有教養的孩子? 第5張

(胡官美帶著孩子走山路去學校,圖片來自人民網)

張曉鬆教授的這番話給我很大的震撼。我眼前出現了大城市出來的一些孩子挑三揀四、抱怨不斷的樣子;還想起曾親眼看到我們的孩子在幕後等待演出時即便有老師管束還是問題層出的樣子;我更多想到的是孩子們即便玩個小遊戲,也會把輸贏看得很重,用爭吵、耍賴毀了愉快玩耍的樣子……

就在我陷入沉思的時候,非常戲劇化的一幕發生了:

一輛小汽車晃晃悠悠地從我們身邊路過,車裡的一名遊客從車窗裡隨手扔出一瓶沒有喝完的礦泉水,“啪”地一聲落在了村裡一位老奶奶的腳邊。我憤憤地說了句:“太不像話了!”就見老奶奶撿起礦泉水,三步並作兩步地追上了那輛小汽車,將水瓶遞了進去,並說:“我們這裡不需要這個!”老奶奶轉身回來,依然笑眯眯地對我們說:“這些都是城裡來的客人,他們經常這樣……”

以歌養心

突然想起明喜娘說侗族有句老話叫:飯養身,歌養心。

我們漢族的許多經典也可以是我們的“歌”啊,我們可以用它們來養心(其實就是《大學》裡說的“正心”)。但最重要的不是把經典抄下來、背下來,而是要像侗族人民一樣活出經典,融入生活。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並不是我們小時候背的:“學習並時常溫習”,而是教導我們學習了並且去實踐我們所學的內容,是件快樂的事情。其實就是告訴我們學習了真理就應該身體力行,通過言傳身教活出經典。對於我們的下一代,比起怎麼教,教什麼才是更重要的。

是什麼讓侗族的"留守兒童"成了如此有教養的孩子? 第6張

(胡官美全家同唱侗族大歌,圖片來自人民網)

題外話:張曉鬆教授很無奈地說她在把貴州人文風貌推向世界的時候,一方面讓世界對這裡有了關注,提升了當地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迅速發展起來的商業化卻也使得遺產變成了“遺憾”。比如岜沙,為了給遊客們體驗民俗,就不得不“傳統節日天天過”,造成了“文化空心”的現象。而同時,有些遊客也會給當地部落帶去物質與精神的“垃圾”。

那麼,究竟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祖國的民俗文化,也請大家一起來思考一下……

另外,可能會有親們關心宰蕩那些可愛的孩子們缺什麼,這個我問過了,他們缺書。各個年齡段的都缺。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