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寶寶便便裏的小祕密,寶媽你看懂多少?

本文已影響1.48W人 

純母乳餵養、人工餵養以及混合餵養寶寶的大便有何區別?大便次數有何講究?哪些情況是大便不正常的狀態?寶寶腹瀉在用藥上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一起來看看吧。

隱藏在寶寶便便裏的小祕密,寶媽你看懂多少?

嬰幼兒年紀小,對自己身體的症狀描述不清楚,年紀更小一點的只能通過表情等動作猜測其身體舒適程度。因此如果僅僅靠這些來判斷寶寶的健康,會錯過及時的治療。嬰幼兒的大便如同一張晴雨表更易觀察比較,同時結合寶寶的生長情況,有助於家長居家就能初步瞭解和判斷寶寶的身體健康狀況,對於早期發現疾病並及時就醫非常有幫助。

1、純母乳餵養、人工餵養以及混合餵養寶寶的大便有何區別?

由於母乳中含有豐富的低聚糖,能夠促進腸道有益菌的生長,有效地刺激胃腸蠕動,因此大部分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呈金黃色,性狀比較稀薄或者呈均勻一致的軟膏樣,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母乳餵養的寶寶通常新生兒期便次數比較多,一天2~5次甚至7-8次,但大便量不會太多。隨着寶寶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3個月時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由於配方奶粉中酪蛋白和鈣質的含量較高,不易消化,人工餵養的寶寶大便大便通常呈土黃或棕黃色,性狀會相對稠厚或者如硬膏,有時會含有顆粒,味道相對酸臭,每天約1~2次,沒有明顯的排便困難。混合餵養寶寶的大便性狀和次數大多介於純母乳餵養和人工餵養之間。在添加輔食階段,會有一部分寶寶由於腸道功能還不健全,對添加的新食物(如米粉、米粥、肉類等)的消化功能還不夠,更容易發生便祕。

2、大便次數有何講究?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次數相對較多,人工餵養的寶寶大便次數相對較少。同時由於餵養方式、月齡大小、配方奶成分和每個寶寶胃腸功能的不同,大便次數並不固定。一般來講,只要寶寶精神反應、吃奶情況良好,體重增加正常,沒有解便困難、腹痛、脹氣的情形,家長就不用太過緊張。寶寶排便因人而異,每天排便次數不會完全一致,但排便規律比較重要。

3、哪些情況是大便不正常的狀態?

大便是否正常,需要家長多觀察、多比較。尤其要注意大便性狀有無變化、有無排便費力,排便帶血等情況,如果出現大便次數較平時增多或者減少,或者大便性狀變的稀薄不成形,或者乾結成塊,甚至出現大便帶血,大便帶粘液的情況,那都是需要引起警惕,及時就醫的。

當寶寶出現排便費力,排便時間延長,大便乾結成塊,需警惕便祕的發生。月齡越小,便祕發生越早,越要引起注意及時就醫,避免先天性巨結腸、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疾病的發生。雖然大多數便祕是功能性的,但如果不加註意併合理干預,寶寶會出現排便疼痛排便恐懼,加重便祕的發生。

反覆的大便性狀稀薄、次數增多,並且不會隨着月齡增長而減少,需要警惕乳糖不耐受的發生。而一旦發現大便帶血,更要及時就醫。無論是大便帶有少許血絲,或者大便表現爲粘液膿血便、果醬樣大便、柏油樣便、甚至鮮血便,都需要馬上就醫,嚴密隨訪。這有可能和過敏性胃腸炎、細菌性腸炎、炎症性腸病等疾病的發生有關,嚴重時有可能是消化性潰瘍、腸套疊等疾病導致的消化道出血,更需要儘快就醫。

4、嬰幼兒便祕怎麼辦?

寶寶在添加輔食後有時容易造成大便乾硬難排,家長可以從輔食種類上做出調整,調整輔食厚度、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一樣到多樣。可適當增加菜泥、果泥等食物,增加膳食纖維,多飲水,多活動。同時適當補充果汁,提高大便滲透壓,增加大便水分促進腸道蠕動。也可補充一些益生菌和益生元,改善腸道環境,促進腸道蠕動。

5、寶寶腹瀉在用藥上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

由於嬰幼兒各個器官和系統還未發育完善,加之兒童自身的生理特點,兒童用藥需要更爲謹慎。當寶寶腹瀉發生時,無論是輪狀病毒性腹瀉、細菌性腸炎等疾病,都要禁用止瀉藥(如複方苯乙哌啶),因爲這類藥物可以抑制胃腸動力,增加細菌繁殖和毒素的吸收,對感染性腹瀉有時是很危險的。同時對於一些有耳腎毒性的藥物(如慶大黴素、丁胺卡那黴素),嬰幼兒腹瀉時也是慎用的。成人腹瀉的常用藥物有時在兒童身上並不適用,比如喹諾酮類(如左氧氟沙星、諾氟沙星),由於其本身對兒童軟骨發育的影響,兒科醫生更不更不建議使用。

嬰幼兒腹瀉時的常用藥物主要包括黏膜保護劑(如蒙脫石散)、微生態製劑(如益生菌、益生元)、口服補液鹽等藥物的使用,急慢性腹瀉還建議早期補充鋅元素。另外,口感好藥性溫和的中成藥等也可以輔助治療寶寶腹瀉。具體使用藥物的選擇,用藥劑量的多少,還是需要醫生根據每個寶寶的具體病情,遵醫囑來服用。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