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寶寶身上這種胎記,嚴重時可致命!

本文已影響6.16K人 

家長們要留心觀察!

警惕寶寶身上這種胎記,嚴重時可致命!

你注意過娃身上的胎記嗎?

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新生兒胎記患病率高達10%。這些胎記中有些是寶寶出生時就有,有些則是出生後不久出現的。

其中有一種紅色“胎記”會顯得格外凸出,當聽到“血管瘤”三個字時,談“瘤”色變的家長們往往驚慌失措。

大家聽好啦!此血管瘤非彼血管瘤,只是嬰幼兒一種常見先天性良性腫瘤,不會惡變!

上帝之吻——血管瘤

嬰幼兒血管瘤,是來源於血管內皮細胞的先天性良性腫瘤,一般在嬰兒出生後1周左右出現。[1]

目前病因機制尚不清楚,目前主要認爲與“血管新生”和“血管生成” 密切相關,也有研究發現嬰幼兒血管瘤可能與母親早產、多產、高齡等因素有關。

所以不必擔心癌變、影響自己家寶貝生長髮育,你們家寶貝可能只是被上帝“偷偷吻了一口”。

另外,血管瘤的發生部位也有一定的特點:約60%的血管瘤發生在頭頸部,25%發生在軀幹,而15%則發生在四肢。

雖然多數的血管瘤發生在體表,但還有少部分可發生在肝臟、胃腸道,甚至在大腦。而且絕大多數(約80%)血管瘤都是發生在單個部位的,只有少數可以在多個部位發生。

那麼怎麼樣判斷自己家孩子的“胎記”是不是血管瘤呢?有沒有什麼特殊表現?會不會有什麼危害?

大部分血管瘤會自行消退!

雖然大多數血管瘤能自行消退,但增生與消退速度並不相同。

根據它的發展變化,可以分爲增殖期、消退期以及消退完成期,變化速率各不相同,一般以增殖期最快,消退期最慢。

增殖期

嬰幼兒在出生後1年內表現出兩個典型的快速增長期,第一個快速增長期在出生後4~6周,第二個快速增長期在4~5個月。

最早期的皮損表現爲充血性、擦傷樣或毛細血管擴張性斑片,表現出相應的臨牀症狀,如觸痛、潰爛、出血等。注意啦,這屬於比較嚴重的情況,較常在的病變表面爲青紫色或無顏色變化。一旦出現破潰、出血等情況,就要及時就醫啦。

同時,由於快速增長的瘤體可能會對周圍正常組織造成壓迫,隨着時間推移可能影響寶寶進食、呼吸等正常功能,這時要儘早就醫,避免造成嚴重後果!

消退期和消退完成期

消退期通常在出生後的1年末(12~14個月),瘤體生長速度減慢。

進入消退期的前兆是瘤體生長速度明顯減慢、質地變軟,瘤體色澤由鮮紅色向暗灰色轉變,瘤體逐漸消退縮小。

多數病例要經歷2~5年的消退期。

這時候很多家長就會看到自己家寶寶的“胎記”慢慢變淺啦,但是也不會完全消失,如果穩定之後還是對外觀影響較大建議及時就醫。

當心,有些血管瘤既影響顏值,也威脅健康!

很多家長非常關心自家寶寶的血管瘤屬於哪一種。

既往臨牀上依據病變形態將血管瘤分爲毛細血管瘤、草莓狀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蔓狀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但是這些分型並不能反映病變的本質,對治療意義不大。

通常將血管瘤分爲3個風險等級:高風險、中度風險和低風險。雖然血管瘤可能自行消退,但在這過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影響健康、美觀的風險。

■ 高風險的血管瘤

包括眼周、口周、鼻周、咽喉部、會陰部等。比如:

眼周的血管瘤增大可能壓迫眼球,甚至會往眼底生長,從而影響眼睛的發育,出現弱視、散光、青光眼等,也影響美觀。

口周的血管瘤在吸奶時容易摩擦導致潰瘍、遺留疤痕影響美觀。

鼻周血管瘤容易增生影響呼吸或者吸奶困難。

咽喉部特別是聲門下血管瘤容易阻塞氣道危及生命。

會陰部血管瘤容易因護理不當出現糜爛潰瘍,且大便裏面含有大量細菌,容易感染加重潰瘍。

像這一類血管瘤,都是需要積極治療的。

■ 中度風險的血管瘤

包括面頰、手足、皺褶(頸部、腋窩、腹股溝)部位的血管瘤,這些部位的血管瘤容易反覆摩擦出現糜爛潰瘍,留有疤痕。

軀幹和四肢>5cm的血管瘤也歸爲中度風險。

■ 低風險的血管瘤

一般指軀幹和四肢<5cm的血管瘤,這些部位沒有重要器官,如果瘤體不太大,一般不影響健康。

需要家長注意的就是,還有一個名爲Kasabach-Merritt綜合徵的病變,是指由於巨大海綿竇狀血管瘤導致血小板減少。

雖然多數病例均在嬰兒期發現,但血小板減少可到兒童甚至成人後才變得明顯。所以這種大面積血管瘤寶寶一定要及時就醫,避免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手臂背面顯示出與Kasabach-Merritt綜合徵相關典型皮膚表現/來源:Medscape

嬰兒血管瘤怎樣治療?

嬰幼兒血管瘤的治療目前主要採用手術、冷凍、激光、放射、硬化劑等方式。[2]

治療方法直接決定了血管瘤的恢復效果,目前血管瘤專家們比較推薦的治療方法有3種,可以分別適應嬰兒血管瘤的各種類型:“彩超引導下微創治療”、“高頻電凝微創治療”和“複合窄光譜光動力治療”。這些方法的共同特點就是不會給寶寶帶來痛苦,不僅創面小、傷害小,而且一般不會出現家長們最擔心的留疤和復發現象。

手術治療一般比較徹底,但是對於其他方法相比,適應症比較嚴格——不適用於大面積血管瘤。對於小範圍血管瘤仍主張採用手術治療,治療後可能會留有一道淡淡的印記,基本上不用擔心留疤問題。

嬰幼兒血管瘤是該儘早治療,還是觀察等待?

雖然嬰幼兒血管瘤具有自行消退的特點,但是能否自行消退、消退到何種程度仍無法判斷。

自然消退的過程漫長,有可能長達數年,加之血管瘤好發於面頸部,造成的外觀畸形、影響患兒的身心發育,少數還可伴發潰瘍、出血、感染或功能障礙。

現有的證據表明:

血管瘤僅40%會完全消退,其他60%需根據血管瘤的生長部位和階段不同,採用循序漸進的治療策略;

血管瘤何時完全消退、消退到何種程度,尚無法準確預測;

血管瘤會給患兒及其家屬造成社會心理創傷,這種創傷常難以撫平;

現有的血管瘤治療方法比較安全、有效、可控。

因此除體積較小、處於穩定期和非美觀部位的血管瘤可以暫時觀察外,其他情況下均需及早治療。

給家長的小貼士:

1.仔細觀察

在發現嬰兒血管瘤時一定要密切關注寶寶血管瘤的面積形狀,可適當進行記錄,如發現血管瘤早早就有擴大現象就要及時進行治療。

一般是建議早發現、早治療,儘量在發現初期進行檢查就診。

2、局部護理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局部皮膚清潔、乾燥,洗澡的時候注意不要碰到水了,局部破潰的地方用生理鹽水清洗或消毒水清洗,洗好後用消毒棉花或紗布輕輕沾幹,保持乾燥,以免患處感染、出現破潰的情況。

3、注意飲食

保持正常飲食,保證營養充足。身體必要的營養“缺”不得,但也不必盲目進補或忌口。

嬰兒血管瘤雖然是一種良性疾病,但隨着瘤體逐漸增大,可能造成皮膚性狀改變,預後局部後遺症明顯。此外,某些血管瘤突然破裂,形成難以抑制的大出血,後果嚴重。

因此,對於嬰幼兒血管瘤,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最佳的治療方式和時機。

參考文獻:

[1]鄭家偉,王緒凱,秦中平,等。口服普萘洛爾治療嬰幼兒血管瘤中國專家共識[J].上海口腔醫學,2016,25(3):257-260.

[2]李麗,張斌,尉莉,馬琳.血管瘤與脈管畸形診療現狀與展望[J].中華皮膚科雜誌,2020,53(07):501-507.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