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患鵝口瘡的兩類主要原因

本文已影響2.16W人 

  鵝口瘡多見於週歲內的嬰兒或新生兒,對於寶寶患鵝口瘡,主要有哪些原因呢?本篇資訊,親親寶貝小編就爲您詳細的講解,寶寶患鵝口瘡的兩類主要原因。

  識別鵝口瘡

出生不久的嬰兒,常常會不明原因的哭鬧、拒食。此時檢查寶寶的口腔,往往可以發現舌頭或頰部有成片的雪白色乳凝狀的斑片,這在醫學上稱爲“鵝口瘡”,又叫雪口。

鵝口瘡多見於週歲內的嬰兒或新生兒。多發生在口腔內舌、頰和軟齶處,主要表現爲牙齦、頰黏膜或口脣內側等處出現乳白色奶塊樣的膜樣物,呈斑點狀或斑片狀分佈。初起時常在舌面上出現白色斑膜,繼而蔓延到牙齦和頰外,發病處有斑片白膜,周圍黏膜充血。發病時口腔有灼熱刺疼和乾燥感,部分患兒伴有低燒的症狀。嚴重時斑膜可波及咽喉、氣管或腸道黏膜,有時可引起發熱、呼吸困難或腹瀉。患有此病的寶寶因喝奶時會有刺痛感,因此經常哭鬧不安或不願意吃奶。

  媽媽找原因:

1.準媽媽產道有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通常寄生在人體的皮膚、腸道,以及女性的陰道中,如果準媽媽孕前有白色念珠菌陰道炎,那麼就要及時治療。有統計表明,正常新生兒的鵝口瘡有99%是出生經過產道時,接觸到媽媽陰道附近的念珠菌而造成的感染。

寶寶患鵝口瘡的兩類主要原因

寶寶患鵝口瘡的兩類主要原因

2.新媽媽壓力過大。當了新媽媽後,總要擔心寶寶的照料、餵養等問題,心理、生理上的壓力明顯增大,再加上自己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好,即使沒有出現生病的狀況,過大的壓力同樣會導致新媽媽抵抗力下降,念珠菌增多或感染機率加大。

3.口服抗生素,接受化學治療而導致的免疫力下降。

  Tips:鵝口瘡與奶塊的區別

寶寶吃奶後,口腔內會殘留奶液,如果沒有及時清潔,會形成奶塊,這與鵝口瘡有一些相似,對缺乏經驗的新手父母來說,區別它們的辦法就是:用溼棉籤輕輕擦拭,白色塊狀物消除,是奶塊;假如擦除困難,或擦除後會留有紅色創口,則表示寶寶患了鵝口瘡。

  寶寶找原因:

1.身體抵抗力還不夠強大。新生寶寶的口腔黏膜嬌嫩,抵抗力弱,稍有擦損,都會使病菌有機可乘,侵入寶寶的傷口繼發感染。

2.盲目用藥。現代醫學證實,嬰幼兒患鵝口瘡還與長期、盲目使用廣譜抗生素、類固醇藥物有關,造成嬰幼兒體內正常菌羣的紊亂。

  衛生習慣找原因:

1.乳頭不潔或餵養者的手指伸入寶寶口腔內導致感染。媽媽的內衣、手部的觸摸、毛巾等等都會是造成媽媽乳頭不潔的根源。而用手指觸摸寶寶的口腔,則會將致病菌直接帶入寶寶口腔。

2.帶菌的醫護人員或衛生條件不達標的育嬰室,都有可能造成寶寶感染致病菌。

3.忽略用品的清潔消毒。玩具、毛巾、奶瓶、奶嘴、尿布……這些和寶寶時刻親密接觸的物品,如果沒有做到及時的清潔和消毒,就有可能成爲病菌的傳播源。

4.忽略寶寶的口腔清潔。寶寶喝完奶後,須做口腔清潔的工作。否則存留在寶寶口腔內的奶汁也會因長時間變質導致病菌滋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