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效能培訓:鼓勵的意義

本文已影響2.95W人 

受到鼓勵的孩子不會變壞,因爲鼓勵能幫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和自我價值。

一個有信心的孩子,一定會努力向目標前進,追求自我肯定;一個有自尊的孩子定能穩健的成長,適應環境。父母親可以藉着鼓勵的歷程增進良好的親子關係,並激發孩子的潛能。

父母效能培訓:鼓勵的意義

(一)鼓勵和稱讚的分別

一般人總以爲稱讚就是鼓勵,鼓勵就是稱讚。其實不然,雖然鼓勵和稱讚都是針對孩子正面良好的表現,但稱讚只是獎勵的一種,着重於比較和競爭。孩子必須表現優異、有超羣的成績,才能得到稱讚。換句話說孩子只有達到父母認爲很棒的程度才能得到稱讚。於是稱讚就成爲父母控制孩子的方法,孩子因爲要得到父母的稱讚而努力,稱讚成爲外在的推動力,如果擔心得不到它,孩子便會放棄努力。

而鼓勵則會不時的出現在孩子的任何進步和努力中。鼓勵可以肯定孩子自我能力的發揮,而不須和別人作比較。例如我們說:“孩子你很棒!”“你比上次進步了”。進步並不需要壓倒別人贏得第一,只要有進步即能獲鼓勵。它着重肯定孩子的優點和長處,孩子的價值來自於他的努力。也就是說,鼓勵重視孩子的內在自我激勵,更重要的是不對孩子作價值判斷。即使在孩子受到挫折、失敗、沮喪時,鼓勵依然可以發揮它激勵的效用,就像我們說:“孩子,雖然你沒有贏得這場比賽,但我相信你已經盡了全力,表現得太棒了。”它給了孩子信心和能力,所以說鼓勵可以幫助孩子肯定自己的價值,它是內發而且有生命力的。鼓勵會幫助孩子覺得有價值,讓他知道他的貢獻。

總之,稱讚的話語專注在外在的評價和自我評價,教孩子和別人做比較,只爲個人所獲而努力。而鼓勵則重視內在的評價和貢獻,鼓勵型的父母能使他們的孩子接納自己不夠好的地方,對自己有信心並讓他知道他是有用的人。

(二)稱讚的負作用

過度的使用稱讚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有些孩子爲了能得到父母的稱讚而表現良好,他們相信他的價值便是爲了取悅他人。也有些表現不好的孩子他的內心是沮喪的,因爲他們根本沒有機會得到稱讚,甚至認爲自己永遠無法達到父母的期望而貶低自己能力。久而久之便對自己失去信心,害怕以後再也得不到稱讚,而不再努力。我們的目標是幫助孩子覺得自己很好,學習自己做判斷,肯定自我的價值,而這價值是因爲我的努力和能力。

另一方面,有些孩子會抗拒父母的權威,拒絕做任何可以得到父母稱讚的事,因爲他看穿父母用稱讚來控制他的技倆。因此,不要對孩子抱着每次都要有傑出表現的期望,不要只在他有特殊成就的時候才以他爲榮。我們接納他、愛他、以他爲榮只因爲他是我的孩子,而不是專注在他的表現上,那稱讚就可以發揮其鼓勵的效用了。

(三)鼓勵的特殊用語

當我們在評論孩子的努力時一定要很謹慎,避免用我們的價值判斷去看他的成果,要把握“幫助孩子相信自己”的原則。當然鼓勵除了口頭上的用語,也可以是非語言的肢體語言,如肯定的注視、微笑、點頭、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頭等,下面提供不含價值判斷的鼓勵用語供父母們參考:

1、表示接納的語句

“我很高興看到你學溜冰快樂的樣子。”

“我覺得你很喜歡畫圖。”

“看起來你對我處理你的零用錢的方式不太滿意,請告訴我你的想法好嗎?”

“我雖然不贊成你那樣做,但我相信你有你的理由,你願意讓我知道嗎?”

2、幫助孩子評價自己的表現

“你對這學期的社會科學習覺得如何?”

“你覺得最近學綱琴進步如何?”

“你對自己目前的表現滿意嗎?”

“看樣子你似乎不太滿意這個作品,你覺得不滿意的地方在那裏?”

“你這幅畫得到很高的評價,你覺得它的色彩、線條如何呢?”

“如果要你給自己這篇作文(日記)打分數,你會給幾分?爲什麼?”

3、表示信心的語句

“這也許很難,但我瞭解你的能力,我相信你能做得很好。”

“我對你的能力有信心。”

“我知道你一定會想出方法。”

“我相信你已經盡力了。”

4、注重努力和進步的語句

“你的表達能力進步很多。”

“我能瞭解到你付出的努力。”

“我看到你自然比上次進步了7分。”

“這次也許分數上沒有進步許多,但我知道你已經盡了力。”

5、強調長處、貢獻和感激的語句

“太謝謝了,你分擔了許多家務事。”

“看得出你學美術很有潛力。”

“你幫弟弟複習功課,爸媽覺得很欣慰!”

“你幫我設計這張海報,看得出你的創造才華。謝謝你!”

“我很欣賞你的毛筆字。”

“你這篇作文的內容很有新意。”

以上的這些鼓勵用語,父母可以舉一反三的使用,假以時日必能使孩子的信心日漸增強,孩子的表現日趨進步。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這些鼓勵用語時要避免一些使鼓勵打折扣的話,如“你看,你只要用心就能做得好!”,“努力就有好收穫,現在你知道失敗的原因了吧!”,或者是在鼓勵之後畫蛇添足的加上令人氣餒的話,像:“你終於進步了,如果多努點力,你會進步得更多!”,“你這個題目做得很好,要是別的題也都這樣就好了!”,“你球得打得不錯,要是讀書也能這樣就好了。”這些附加的評語暗示了父母完美的期望,反而使得原先的鼓勵失去意義,猶如給了孩子,又收回來,令人泄氣,爲人父母者不得不謹慎!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