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對寶寶的選擇性“失聰”

本文已影響9.8K人 

  爸爸媽媽們,是不是有這樣的時候,當你叫寶寶的時候,或者是讓他收拾玩具,或者讓他停止手頭的遊戲……一次、兩次、三次,他好像根本沒有聽到你說話,對你不理不睬。爲什麼一向乖巧可愛的寶寶會這樣?讓專家爲我們解惑吧!

巧對寶寶的選擇性“失聰”

爸爸媽媽們,是不是有這樣的時候,當你叫寶寶的時候,或者是讓他收拾玩具,或者讓他停止手頭的遊戲……一次、兩次、三次,他好像根本沒有聽到你說話,對你不理不睬。爲什麼一向乖巧可愛的寶寶會這樣?讓專家爲我們解惑吧!

不是聽力的問題

爲什麼寶寶會出現假裝聽不到大人說話這樣的狀況呢?是不是寶寶變得不聽話了,還是聽力出現了什麼問題?鄭老師可不是這樣認爲。

首先,要替寶寶澄清:寶寶不會“假裝”聽不到大人說話。越小的寶寶越不會“裝”。所謂的“假裝”,多半是從我們大人的角度,認爲寶寶是“假裝聽不到了”。我一直是這麼個觀點:寶寶是最天真的,寶寶的所有反應都是最本真的反應。所以,要回答“寶寶爲什麼會出現聽不到大人的說話”,我是這樣理解的:

1 這是家長強化的行爲。譬如,有的家長會說:“寶寶怎麼聽不見我說的話,其實他是聽的見的,故意假裝成聽不到!”家長的無心之言被寶寶聽到,實際是加強了寶寶這種“聽不見”的行爲。有的寶寶甚至會將“聽不見”當遊戲來玩。

2 可能寶寶真的沒聽到,在他玩遊戲比較專注時,是有可能真的沒聽到你在跟他說話的。

3 寶寶是沒聽明白。當寶寶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反應時,對你的話也就可能出現“聽不到”的情況了。

4 寶寶不願意聽,更直接地說是不願意聽從大人的指令。

“失聰”是有時間段的

寶寶出現這種狀況似乎是有時間段的。有一段時間會很明顯地出現這種情況,大概會在什麼時候,有着什麼樣的原因呢?聽聽鄭老師的回答:

當寶寶出現和大人“對抗”的行爲時,這是寶寶自我意識的體現,寶寶是在告訴爸爸媽媽“我現在想怎樣”。所以從寶寶自我意識開始萌芽,我們會發現寶寶這種行爲逐漸增多。寶寶一歲以後慢慢產生了自我意識;三歲左右,隨着寶寶第一個反抗期的到來,這種“不聽話”的表現會越來越多,這是寶寶強調“自我”和希望獨立的表現。寶寶有了自己的主張。不再是家長說什麼就是什麼的“小毛孩”了,對於家長的命令也不是完全接受了,有的時候就會用“假裝聽不到”來進行消極反抗,這也是寶寶心理髮育的必然過程。

由此看來,寶寶假裝聽不到大人說話也是成長的一個必然過程呢!那在什麼樣的情景下寶寶會有這種行爲呢,鄭老師給我們總結了以下幾種類型。

1 阻止寶寶的行爲。類似於“不可以碰……;不可以幹……”等語言,如寶寶玩沙土正高興時,家長覺得不衛生,制止他說:“不可以碰髒東西!”,寶寶就可能不會聽從。繼續他的遊戲。

2 打斷或更改寶寶當前的行爲。如:寶寶正在搭積木,父母和寶寶聊天,寶寶就會愛理不理,甚至不回答。

3 指令過多,寶寶不願意聽從。如果父母一次給寶寶提的要求太多。因爲無法記住所有要求,他會感覺比較混亂。因此,他可能因爲不知所措而將父母所講的話置若罔聞。比如讓寶寶不要玩遊戲了,洗漱完上牀睡覺,對寶寶搭的積木不斷地要求應該放這處放那處等。

4 寶寶不願意做的指令。如:要吃藥了、要睡覺了等等。

5 寶寶已經有了自主意識。在這些情況下。寶寶“不聽話”的情況是要更多一些的。


應對寶寶的選擇性“失聰”

寶寶的這種情況可不是你說話大些聲或用蠻力就可以扭轉的,怎樣應對呢?鄭老師告訴我們,其實不一樣性格的父母,應對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急脾氣的家長

要學會冷處理——給自己情緒平復的時間,給寶寶接受指令的空間。

反思型家長

可以思考我的指令是否合宜。每次在反問寶寶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的時候,首先我們要學會反思自己的行爲。

善於觀察的家長

可以根據寶寶的反應,將自己的指令換一種說法。如我們可以說:媽媽知道你很想出去玩了,你很着急了是嗎?那讓我幫助你一起先把玩具收起來怎麼樣?從寶寶的心理出發,這樣寶寶更容易接受大人的提議。與此同時,家長還可以適當地運用一些“激將法”、“榜樣鼓勵法”等方法,將寶寶不愛做的事轉化爲寶寶樂意做的事。

如何減少“失聰”的發生

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應對方案,可是如何減少“寶寶假裝聽不到大人說話”這個問題,我們還是有着共同的防範措施的。

1 指令要明確、易懂。寶寶對於複雜過長的指令所包含的信息不能完全理解,自然容易置若罔聞,對你不理不睬。

2 指令要適宜。家長髮給寶寶的指令不宜過多,等寶寶完成一個指令後再提新的要求。除非寶寶已經習慣了接受家長複雜的指令。最好不要一次性地向寶寶提太多的要求:“好了。該洗漱了。先把玩具收好,然後刷牙、洗手、洗臉,換衣服,上牀睡覺。”相信很少有寶寶能記住這樣一長串的指令。因此,給寶寶提要求時一定要儘量簡單化、單一化。

3 指令要適時。不要在寶寶遊戲中打斷寶寶。如果寶寶正集中精力在他感興趣的遊戲上,對他提出要求時,他不可能一下子脫離出來是很正常的狀況。並且寶寶玩的興致經常被打斷,會影響寶寶注意力的發展,而且會使他養成做事不專心、不徹底的壞習慣。

4 指令前置。家長根據寶寶的活動情況,在寶寶活動前提出要求(如不玩了要收拾玩具、玩多長時間需要休息等)。讓寶寶清楚要求。減少“聽不見”的矛盾。

5 指令要有反饋。對寶寶已完成的指令要進行評價,真誠地評價寶寶所完成的事。這樣寶寶也會認真完成每次父母交代的指令,不會讓寶寶覺得我怎麼完成都是沒關係的。好的行爲需要父母積極的肯定。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