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中的黑褐色顆粒,寶寶喝了會不會危害生命健康?

本文已影響2.8W人 

嬰幼兒配方奶粉,可以說是寶媽們最重視而且最緊張的食品了,在選擇奶粉品牌以及品質上慎之又慎,做了不少功課。但是在餵養過程中,還是會遇到很多問題。

嬰幼兒配方奶粉,可以說是寶媽們最重視而且最緊張的食品了,在選擇奶粉品牌以及品質上慎之又慎,做了不少功課。但是在餵養過程中,還是會遇到很多問題。

奶粉中的黑褐色顆粒,寶寶喝了會不會危害生命健康?

比如有些細心的父母偶爾會發現在衝調好的奶粉上面會浮着幾顆黑褐色顆粒,也有的沉澱在奶瓶底部。很多人對奶粉中出現黑褐色顆粒的情況感到不理解甚至驚慌:這到底是什麼鬼?是有害物質嗎?孩子喝了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奶粉中黑褐色顆粒物的神祕面紗~

奶粉是如何生產的?

要了解奶粉中的黑褐色顆粒物,我們首先要了解奶粉的生產工藝。

依據《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3版)》要求,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生產工藝包括幹法工藝、溼法工藝和乾溼法複合工藝。

溼法工藝

簡單解釋就是在鮮奶中加入嬰幼兒所需營養成分後,直接在高溫下噴霧乾燥成粉。其優勢就是無二次污染,營養混合均勻,奶粉易溶解,易吸收。但是由於需要新鮮奶源、生產工序複雜、設備投入資金高,讓很多中小企業望而卻步。

幹法工藝

就是將大包裝乳清粉和營養物質攪拌混勻分裝。幹法工藝最大優勢在於成本低。生產設備不需要像溼法工藝一樣科技含量高,工藝相對簡單,且不需自有奶源,哪裏便宜買哪裏。幹法工藝最大問題就是沒有自控奶源,品質不可控,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乾溼結合工藝

就是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的結合,如運用溼法工藝將鮮奶噴粉後,幹混添加熱敏性營養元素,以最大程度保證熱敏性營養元素的活性。

在《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3版)等相關文件中明確表示:大力倡導溼法工藝,允許乾溼複合工藝;限制發展幹法工藝。

奶粉生產中是否存在污染?

在生產過程中如果管理不當,可能會出現頭髮、鐵絲、小螺絲、小蟲子等雜質污染。但是,各位寶媽們大可以放心,只要您是在正規的購買渠道購買的正規品牌奶粉,基本上是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的!

首先,只要是正規的品牌奶粉,基本都是全自動化生產的,全程在密閉的廠房中進行,整個生產過程中沒有與空氣、人接觸的工藝。

其次,從原料到成品的過程要經過多次篩選,並且過濾。篩粉裝置的篩網一般是採用24目(1平方英寸上僅有24個孔)的設備,不可能有異物(比如繩子、蟲子、蒼蠅等)出現的。

那麼問題來了↓↓↓

奶粉中的黑褐色顆粒到底是什麼?

其實很簡單,就是焦糖!

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也常會遇上焦糖,比如焦糖咖啡、焦糖瓜子等。那麼焦糖又是什麼呢?焦糖又稱焦粒子,在食品中應用範圍十分廣泛,是天然的着色劑,深褐色,有苦味。

奶粉中的焦糖是如何產生的?

生產奶粉時,在濃縮鮮奶噴霧乾燥過程中,溫度非常高。在高溫下,鮮奶中的乳蛋白與乳糖容易發生羰氨反應,也叫美拉德反應。乳糖在高溫(約200℃)下也會發生焦化反應。這兩類化學反應都會形成黑褐色焦糖物質,較難完全避免!

打一個簡單的比方來說,就像我們在熬粥時,在鍋邊上會出現糊巴,很焦很脆,吃着很香。奶粉中的黑褐色顆粒就是鮮奶成粉過程中,在某個角落長時間受高溫而形成的糊粉,經振動錘撒落下來,並不影響食用,對嬰幼兒是無害的,可以放心食用。

此外,國家明確規定配方奶粉中焦粒子含量要求:不得高於12mg/kg,即1聽900g奶粉的話,上限是10.8mg,很多奶粉出廠時基本控制在6mg/kg以內。但有可能是焦糊粉集中到一起,或者單顆焦糊粉顆粒較大,引起較強的視覺反應。

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存在糊粉現象的奶粉證明是由鮮奶直接成粉,營養十分均勻,有糊粉證明屬“溼法工藝”,只有“溼法工藝”纔會有這種現象。

所以各位寶媽們再遇到這種情況時,不必再驚慌失措。同時,也要提醒寶媽們注意奶粉的密封保存,不要因爲後期保存不當引入雜質,而影響對奶粉品牌品質的信心!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