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爲什麼對玩具喜新厭舊?

本文已影響2.44W人 

爲什麼很多孩子對待玩具總是喜新厭舊呢?孩子對玩具只有新鮮感怎麼辦?很多家長都會有這種經歷,每次給孩子買了新玩具,ta總是玩了一陣子就玩膩了,需要新的玩具才罷休,家裏因此堆了一大堆被孩子“打入冷宮”的玩具...下面來看看孩子對玩具喜新厭舊的原因。


當嬰兒被重複地給予相同的刺激時,他將對這種連續的刺激做出越來越少的反應。這被稱爲習慣化(厭舊)。更準確地說,習慣化是對重複不變的刺激的連續縮減反應。反應下降不是由於疲勞(喜新)。三個月大的嬰兒即能夠表現出這種習慣化的傾向。

舉個例子來說,地鐵裏,丹尼爾·斯特恩博士觀察到各個年齡段的嬰兒看起來都能排除列車停車和啓動時有節奏的轟鳴聲和突然發出的震動聲,以保持睡眠。

孩子爲什麼對玩具喜新厭舊?

如何用科學的方式證明孩子是在喜新厭舊?

心理學家們做了一個實驗:

1、研究者讓嬰兒看圖像,圖像呈現大約30秒。研究人員計算在這三十秒的呈現時間裏嬰兒看圖像的時間和次數。

2、之後研究者會把圖像移開大約30秒。

3、隨後研究者把同一個圖像展示給嬰兒30秒,記錄嬰兒的反應。

1-3的過程重複大約6次。每次重複,嬰兒的注意力就衰退一點兒並且他看向圖片的時間越來越少。——厭舊

第7次時,研究者展示了一個新的圖像。由於新的刺激物的出現,嬰兒很快恢復了興趣,他的注意程度與第一個刺激物首次展示時一樣高。——喜新

上面的實驗中,將第二個刺激物引入實驗很重要,因爲它證明了嬰兒並沒有因爲疲勞或其他表示神經能力損失的過程而失去對外界刺激物的反應能力。他只是對舊東西的重複變得“厭倦”。

寶寶喜新厭舊,媽媽怎麼辦?

這些簡單的實驗,對於我們理解在母嬰關係中什麼是有效的刺激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怎樣才能吸引和維持住嬰兒的興趣,具有深遠的意義。

首先,嬰兒要變得厭倦,他得在30秒的間隙中以某種方式“知道”或“記住”刺激物的性質,否則他不可能有“哦,又來了”的反應。

其次,要讓任何刺激物“起作用”,我們就不能一再重複它。母親不能連續六次做完全相同的事情,還心存僥倖,希望做的事情對嬰兒起效。作爲向嬰兒發出的刺激,她的行爲一定要不斷地變化,以維持嬰兒同樣程度的注意力。她必須變化,不能老是用一種方法。

爲什麼寶寶會喜新厭舊呢?

大約在出生後第三個月左右,嬰兒開始在他的內心世界裏建構物體、事件和人的圖式。這種內在的心理“圖像”給予他一種期望,一個東西看起來應該像什麼,或聞起來像什麼,或聽起來像什麼。

如果嬰兒遇上一個物體,該物體與他關於這個物體的圖式有些不同,比如說包含一種新的成分,那麼在實際刺激物和這個圖式之間就會出現一種不吻合的情況。不吻合的程度被稱爲差異度。這就好像嬰兒試圖計算出所呈現的物體是否真的相同或不同於他對它的期望那樣。

一個刺激物是否能對嬰兒起效現在主要取決於刺激物和圖式之間的不匹配程度(差異度),而不是刺激物本身的物理特徵

較小的差異度提供較小的刺激,引發較低的注意程度。不斷增長的差異度不斷地吸引更多注意力,直到某個最大限度,超過這個限度,嬰兒會發現這種體驗並不愉快並回避它。當差異度大大超過某一限度時,我們猜測,刺激物和它的圖式之間的差異已經被過度伸展,以致超過了它的臨界點。因此嬰兒看不出刺激物與他所期盼之物的圖式有什麼關係,他便沒有理由去作匹配—不匹配的評價,並且像對待完全新穎的物體那樣去對待差異度過大的刺激物。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