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的寶寶怎麼教育

本文已影響1.98W人 

爲什麼2歲的寶寶那麼容易讓爸媽焦慮操心呢?當面對“可怕的2歲”時,爸媽該怎麼辦呢?下面來看看2歲的寶寶怎麼教育?

早上,同事芳遲到了。半小時後,辦公室的門“嘎吱”一聲被推開了,芳的女兒萌萌,笑得見眉不見眼地走在前面,後面跟着一臉生無可戀的芳。

我們仔細一瞅,不由得哈哈大笑:30多度的桑拿天,2歲多的小傢伙居然穿着一件長袖棉衣,蹬着一雙紅雨靴。

芳把包一甩,氣鼓鼓地說:“氣死我了,一大早穿着雨靴厚衣服,非得跟我一起上班,不讓跟就滿地打滾扯着嗓門哭;讓她跟,死活就要穿這套,路上的人都笑掉牙了,人家都得說我這當媽的有病,高溫天讓孩子穿成這樣。”

她長嘆一聲:“幹什麼都得她說了算,剛剛我先下車,扯着嗓子哭,非得讓我重新上車,然後她下完車我才能下,真是崩潰啊。”

旁邊的莉莉插了一句:“沒事,這只不過是Terrible two,也就一段時間,必須要好好陪孩子度過,要不一旦到了Horrible Three,就比現在還頭疼。”

事實上,無論是Terrible two還是Horrible Three,對孩子而言,都是好事啊,說明他們要長大啦。

那些令我們頭疼、抓狂的行爲,標誌着他們進入秩序敏感期,既是兒童心理發展的第一個叛逆期,也是他們開始走向“獨立”的時期。

18個月後的孩子,自我意識萌芽,開始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的心理。

但他們並不懂得如何正確表達,只能用一些特定的行爲與語言,來捍衛內心的想法和意願,來證明我纔是自己的主人。

《媽媽是超人3》裏,咘咘彷彿在一夕之間,就從乖萌可愛的小公主,變成了一個又哭又鬧讓人頭疼的“熊孩子”,和媽媽各種頂嘴賴皮:

嫌棄媽媽扎的頭髮不好看,說扎得像草。

換花樣拒絕媽媽教她唱歌,甚至趁媽媽不備,擦掉她好不容易纔寫好的歌詞。

在媽媽堅持教唱時,咘咘突然起身,把妹妹波妞推倒在地。這個動作不止嚇哭了波妞,賈靜雯也驚呆了。

其實,咘咘是在用各種叛逆行爲,來聲明:我要和你要求的不一樣,我要做個獨立的人了。她開始用行動來體驗和證明自己的獨立、與衆不同。

我的兒子小魚兒在2歲時,也曾有一段時間令人抓狂:

一天到晚就說“不”:穿衣服,“不”,睡覺,“不”;

吃飯穿衣要自己來,過馬路買東西要自己來,開門摁電梯也得自己來,一旦不順從他的意願,就撒潑打滾;

家裏鞋子、玩具、碗筷的擺放順序稍一改變,就哭;

爸爸吃了香蕉,讓變出來,媽媽掰碎了餅乾,讓拼回去;

……

一度懷疑自己上輩子欠了這小祖宗,纔來討債折磨我。和同齡羣裏的媽媽們一吐槽才知道,原來這是每個熊娃的成長必經之路。

Terrible two,是孩子性格定型的最重要時期,此時他正努力地嘗試自己去探索這個世界,心理上做好了準備,可能力發展有限,讓他很難按自己的意願去做事,所以會產生沮喪、挫敗、崩潰等情緒。

2歲的寶寶怎麼教育

換位想想,這是人之常情呀!遭遇挫折時,我們大人都難免有消極情緒,更何況小寶寶呢?

而我們的陪伴,可以幫他度過這段特殊時期,進階爲一個快樂自信、容易相處的陽光寶貝。

經歷過小魚兒的terrible two,我也自學了一些兒童心理學方面的書籍,總結下來,只要父母做好以下4點,與小惡魔和平共處,不是難事兒。

1、 尖叫哭鬧或打人咬人——教他學會表達

所有的行爲背後,都有內心的需求。

愛尖叫哭鬧、愛打人咬人的孩子,很多時候是因爲不知道如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只能把內心的情緒化成異常的行爲。

有一次,小魚兒突然放聲大哭,一邊哭一邊使勁拍打玩具整理箱。

我越問他,他越哭得來勁,越拍得猛烈,到最後,我看着他哭累了,就伸手抱他:“你想打開玩具箱,對不對?我會幫你的。”

他一聽這話就使勁點頭,我一邊給他示範,一邊告訴他怎麼操作。

在打開箱子後,讓他跟着我說:“媽媽,幫我打開箱子。”再次強調向別人尋求幫助不需要靠尖叫和哭鬧來解決。

如此幾次之後,他自然而然就學會用語言表達需求,尋求大人的幫助。

2、 執拗或忠於秩序——尊重並滿足他

此時的孩子,自我意識飛速發展,渴望得到大人的認可。

一旦我們尊重他們的意識,他們心理極易得以滿足,這段時間的執拗就會很快過去。

正如文章開頭芳的孩子萌萌,當她穿長袖和長雨靴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後,在辦公室裏不一會兒就喊熱,乖乖地換上芳帶來的替換衣服和鞋子,開開心心地跟着來接她的奶奶回家了。

只要不觸碰原則性問題,先順從他的需求,讓孩子感受到自主的快樂。

同時,也讓孩子有機會去感受自主決策失誤的後果,從領悟中得到經驗,比起父母的說教更有效。

3、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後的負面情緒——平靜面對,共情與擁抱

處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會因爲自己的想法不被他人理解,內心的需求不被滿足,就會萌發各種情緒:憤怒、傷心、沮喪……

咘咘在一番作鬧之後,把波妞推倒了,賈靜雯問她爲什麼要推倒波妞,咘咘一聲不吭,此時她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但無法正確描述自己的情緒。

賈靜雯問她說:“你累了對不對?”

咘咘趴在她的懷裏,一下子哭了出來,那個倔強着一整天都和媽媽對抗的孩子,柔軟下來了。

父母的情緒最容易影響孩子,如果我們因爲孩子的哭鬧而焦躁不安,就更容易引起他的焦躁不安,不良情緒惡性循環。

我們的共情與陪伴尤爲重要,給他一個溫暖的懷抱,幫他把情緒表達出來:

“你不開心了,是嗎?”

“因爲不能做這件事,所以你很生氣吧?”

告訴他:你可以傷心(生氣)一會兒,媽媽會陪着你。

當他感覺到自己被理解與接納,內心的焦躁情緒就會平靜下來。這也是一次學習情緒管理,提升情商的絕佳機會。

4、挑戰界限時——溫柔而堅決

對秩序執拗到異乎尋常的他們,雖然令我們頭疼,但此時卻是培養規則的最佳時機。

這個時期的孩子,有時候會用攻擊他人等行爲來表達情緒,也有時候,提出的需求超越安全界限,那麼,我們必須明確告訴他們這個行爲不可以。

在《不可思議的媽媽》中,何潔的兒子七寶,因爲玩具被別的小朋友先挑走了哭、不想睡覺哭……各種花樣哭鬧。

但在他哭鬧時,何潔始終都是平靜地看着他,等他情緒稍微穩定下來,再告訴他:你至少還跟媽媽在一起,妹妹一個人在北京,她想哭還不知道跟誰哭去呢。

說完再給七寶一個愛的抱抱。

在孩子因爲不合理的要求而哭鬧時,我們要積極給予關注(守在他身邊),理解他的情緒(允許釋放情緒),但不妥協(在他錯了的前提下,不違反自己定下的規則)。

有些時候,他的哭鬧其實是在探尋父母可接受的行爲界限,所以,請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遵守規則,在界限內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自由,超出界限時堅定拒絕。

能給孩子愛與界限的父母,正如心理學上所推崇的權威型父母一樣:高要求、高迴應,既有堅定的規則與界限,也有及時迴應的愛的表達,這將讓孩子獲得更多的安全感。

好好愛那個尚處在Terrible two的孩子,讓他在我們的陪伴、擁抱、撫慰裏,獲得愛與尊重的滿足,這是他們美好一生之旅的開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