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是怎麼造成的?誰的錯?

本文已影響1.57W人 

孩子不聽話不好嗎?孩子不聽話是怎麼造成的?我們經常在指責孩子不聽話,不願意遵循家長意思。那到底是誰的錯?孩子?還是家長?

前幾天附近超市買東西,排隊結賬時,前面是一對母子。

孩子看到收銀臺旁放着各色恐龍蛋的玩具,指着說要買。媽媽倒是爽快,說:“好啊,你自己選一個顏色吧!”

孩子很堅定地指了指紫色,媽媽說:“幹嘛要紫色?你是男孩,選一個藍色或者綠色好不好!”

小男孩不樂意,媽媽拿起藍綠色恐龍蛋說,“你看,這兩個顏色都挺好看的,哪有紫色的恐龍啊,要不媽媽給你選藍色的吧。” 說完就不容爭辯地準備付款了,臉上還掛着“我真是好媽媽”的傲嬌表情。

可孩子突然拿起媽媽選的那枚恐龍蛋,用力地扔到地上。

媽媽很生氣地說:“不是都說了給你買麼,還得怎麼樣啊?你怎麼能摔人家東西,摔壞了你賠啊?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啊!”

孩子委屈地大哭起來,吭哧了半天都無力辯駁。

我在一旁心裏暗想,到底是孩子不聽話,還是咱們做家長的不聽話呢?

這樣的事,其實生活中比比皆是。

孩子不聽話是怎麼造成的?誰的錯?

帶女兒買衣服,讓孩子自己挑選喜歡的,孩子選了一條亮閃閃的裙子,咱們卻覺得穿起來可能沒有那麼實用,於是用各種理解說服孩子接受自己的推薦。

說好了帶孩子去買玩具,可以自己做主選擇,可是明明選好了喜歡的汽車,又被父母告知,家裏的小汽車玩具太多了,換一個其它的玩具吧。

我印象特別深的是,大概兩年前,我和閨蜜帶孩子一塊出去逛街。

倆人各自的兒子,都在樂高櫃檯前流連不肯走。於是答應他們各挑一個,並申明不買大套系,這樣也就限制了預算,怎麼選也不至於肉疼??。

閨蜜的兒子,非要買一套警車的套系,閨蜜說家裏有一模一樣的,爲什麼要花幾百塊再買一個?

她兒子是個特別有思想有主見的孩子,倔倔得堅持不改。

閨蜜於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跟他講換個套系更驚喜,買重複的沒新鮮感還不值得,一直在推薦旁邊的直升機和輪船系列。

結果小傢伙振振有詞地說,他準備組一個警隊,一輛警車不夠,至少兩輛,有三套五套更好呢!

閨蜜大概也是腦回路中斷不知道說什麼好了,於是脫口而出,你這叫浪費錢,你知不知道非洲小朋友連飯都吃不上呢,你同樣的樂高卻要買兩套,好意思嗎你?

才五歲半的小傢伙,想都沒想地拋出一句噎死人的話:那你給非洲小朋友買去吧!

我這邊,也並沒比她好多少,雖然兒子順利地挑了一小盒樂高沒勞我費心,可後來去甜品店,我也是跟他“拉鋸戰”了許久。

我先是大手一揮,你自己挑吧,接着兒子要三球冰淇淋,我說太涼了腸胃受不了。

他於是指一塊芒果蛋糕,我說你不是最愛草莓嗎?這個芒果的是慕斯蛋糕,你未必喜歡。那個草莓蛋糕看着很好的樣子。

他說算了,來個甜甜圈吧。我說甜甜圈太多糖了,上面還有些霜粉的樣子,回頭吃得滿身滿臉都是,不好打理。

最後兒子悶悶地選了我推薦的那塊草莓蛋糕,無精打采地吃着。我還好死不死地追問人家:你這個孩子,要吃蛋糕都給你買了,怎麼還這個表情,看不出你高興啊。

我家這麼憨厚老實的兒子,擠出一張比哭還難看的笑臉說,我其實也沒那麼高興。

可真的靜心想想,問題確實出在我們大人身上。

明明是爲了滿足孩子的要求,卻非要強加上自己的選擇。孩子明明有自己的想法,卻非要接受父母的偏好。

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就曾經表達過這樣的觀點:中國父母最難意識到的問題就是,親子關係的本質是對話和協作,而不是控制和綁架。

在一次次自己選擇和要求被否定的過程中,孩子內心的需求和判斷標準,也同樣被否定了。

心理學上講“習得性無助”,就是指因爲重複的失敗或者懲罰,而造成的聽任擺佈的行爲。

只被父母要求聽話的孩子,往往是習得性無助感受最深的孩子。

這簡直是細思極恐。

如果有一天,在學校,我的孩子不敢表達,甚至不願再去思考自己的主張,在社會中,他對自己要做的事情變得不自信,因爲他不知道做完之後,迴應會不會又是“不”字,他真的“聽話”到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主見,就是我所樂見的嗎?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