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孩子親近嗎?這些小技巧迅速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本文已影響2.12W人 

你和孩子親近嗎?父母該如何拉近與孩子的距離?許多孩子步入小學後,睡着年齡的增長,與家長的溝通越來越少。我們當家長的很多時候,都不瞭解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從而無法正確的教育好孩子,特別是步入青春叛逆期的時候。

下面,爲大家介紹一些親子深入溝通的方法,非常有效,親身嘗試過的。而且能讓木訥孩子也能滔滔不絕。希望看完對你有所幫助。

溝通第一要領:好好聆聽孩子說話

我們做父母的如果能夠做到鄭重其事地傾聽孩子說話,也就是說自己扮演傾聽者的角色,這樣跟孩子接觸,他們就會慢慢敞開心扉,開始對您講述各種各樣的事情。這樣做可以加深親子間的信任,改善親子關係。

親子溝通兩步走:先聊“玩”再聊“學”

步驟①

聽孩子說學業之外的話題→目的:消除孩子生活上的牢騷與苦惱

首先詢問孩子,然後聽他們說。這時有一點需要注意——暫時不要觸及學習方面的話題。

當然,如果孩子主動談到了學習則另當別論(那時就可以進入步驟②了)。在一般情況下,孩子們往往回避有關學習的話題。這是因爲家長們總是在學習問題上找麻煩,使他們有了痛苦的經驗。

因此在最開始的時候,請用學習以外的話題來加深溝通。

我們這時候最好還是尋找孩子們感興趣的內容。

要再重複一下要點:在這一階段,一定要儘量聊學習以外的話題。這樣,學會傾聽孩子的話語,就能夠增進您對孩子的瞭解,孩子也能加深對您的信任。最後,如果孩子說出了他在日常生活中的牢騷和苦惱,那麼步驟①就算成功了。因爲孩子肯對你發牢騷或訴苦,就證明親子間的信賴關係已經相當牢固了,此時可以談談學習了。

你和孩子親近嗎?這些小技巧迅速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步驟②

一邊加入學習問題,一邊聽孩子說話→目的:消除孩子學習方面的苦惱和不安

這一步需要家長在對話過程中逐漸加進“學習話題”,傾聽孩子的表達。

那麼,步驟②的目標是什麼呢?和步驟①相類似,當孩子吐露出學習方面的苦惱和不安時,就可以結束步驟②了。

您可能要問:“爲什麼此時要吸引他說出學習的苦惱和不安?”因爲 讓孩子來講述在學習方面的苦惱和不安,從而形成有效的“親子對話”,促進孩子的學習興趣,提升他的學習能力。因此,如果不能和孩子有效溝通,就很難順利地付諸實施。

聽孩子說話有要領

在步驟①中,用學習以外的話題來加深親子間的信賴關係。

在步驟②中,通過學習話題引導孩子吐露學習上的煩惱和不安。

可是,觀察步驟①和步驟②的內容,您可能會產生新的疑惑。

“讓我‘聽孩子說話’,可具體怎麼聽纔好呢?”

“我家小孩平日裏沉默寡言,怎麼才能逗他開口說話呢?”

不錯,中規中矩地聽他說話,的確有點過於嚴肅了。所以,傾聽也是要講究方法的。

關於傾聽方法,有兩個要點:

①笑容、愉快、注視、附和

這四個是傾聽者的態度,如果家長們做不到,孩子有可能很快就會住嘴不說了。

笑容——我都知道,孩子對父母的表情極爲敏感。尤其當您的孩子不善表達、內心敏感、木訥敦厚時,您的笑容就顯得越發重要。

愉快——溝通氣氛要融洽

與孩子交談,重要的是保持“愉快”。親子間的交談和學習不能缺乏愉快的氛圍。

“可是,我沒辦法裝出高興的樣子……”這麼想的人可爲數不少哦!

這樣的人尤其需要事先準備,要有意識地“期待交談”。

這樣自然就改變了交談的氣氛。

懷着“期待交談”的心情,帶着笑容傾聽孩子說話。這樣一來,每天的親子溝通就變得其樂融融了。

注視——看着對方的眼睛,但不要死死盯住

傾聽的時候,請注視對方的眼睛。這在溝通中是非常重要的。

人們和自己的家裏人說話時往往在不知不覺中變得草率馬虎,可是,即便是家裏人,說話時也應該相互注視。

不過,如果交談時死死地盯着對方,孩子恐怕會很難受。在這種壓迫感下,孩子無法輕鬆地談話。

傾聽的時候,雖然注視着對方是一個基本要求,但還是應該偶爾把視線移開一下,不要給孩子造成壓力

附和——有互動更促進交流

附和就是用動作或者語言表示“我理解”或“我在聽”,比如點頭就是一種無言的附和方式。

如果什麼也不說,只是默默地注視對方,那不是談話。

一邊傾聽孩子說話,一邊時不時地點頭併發出“嗯、嗯”的迴應,表示附和。這樣就能把“我在聽”的信息傳遞給對方。

以上只是附和的基本動作,真正傾聽孩子說話的時候,您可以用一些更有效果的技巧。

比如說,稍稍誇張地點頭,做出一副很感興趣的樣子,不斷追問孩子說:“嗯,然後呢?”“哦?還有這樣的事?”

您看,只需家長在傾聽時稍做改變,孩子的話就能越講越多。

認爲“自己的孩子不愛說話”的人,是不是也用這種方法嘗試一下?說不定孩子有着您意想不到的一面呢。

“笑容、愉快、注視、附和”只需記住這四個關鍵詞,就可以和孩深入溝通,讓孩子越說越愛說。

②同情孩子的感受

這是能讓孩子產生巨大變化的關鍵技巧!

只要掌握了這種認同的技巧:

孩子就不再反感您

他會乖乖地聽話

親子間不再爭吵

可以緩解孩子的壓力

讓您成爲孩子的貼心人

總之,想要順利完成親子溝通的步驟①和步驟②,這就是你必不可少的技巧。只要你掌握了這個技巧,孩子就會開誠佈公地講出學習上的煩惱和不安。

如果孩子情緒低落地說:“我今天被老師狠狠罵了一頓!”您會怎麼回答呢?

孩子說出了這樣的話,讓您大吃一驚,您可能會說:“噢?怎麼回事?”“爲什麼會被罵?你犯了什麼錯?”

如果我們這樣回答,其實是不好的。

孩子之所以這樣說,他這是對老師的做法表示不滿意,渴望得到認同才說這番話。

此時,父母應該幫孩子說出他的此時的心情。

“你一定無法心服口服吧?”

“你覺得很委屈吧?”

這樣就把孩子不理解、不滿的情緒表達出來了。

這就是“情緒認同”。如果您表示出了自己的認同,孩子就會接着你的話說下去“就是嘛,這個老師……”

因爲孩子覺得你能理解他的心情,他就願意把心中的不快全都告訴你。

在這種時候,如果你要表達自己的建議或意見,請務必注意措辭和表達方式。

在他全部說完之後,您可以像下面這樣發表意見。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一個人承受這些真不容易啊。但是,老師肯定是以爲如何如何,爲了你好才罵你的。你下次注意就可以了。”

這種包含着認同的意見孩子更容易接受,是不是?

只要您認真傾聽了孩子的想法,孩子也同樣會認真傾聽您的意見。反過來,如果您說:“這全都是你的過錯,纔會讓老師這麼生氣。”那麼親子之間肯定會立刻爭吵起來。

不僅如此,很可能以後孩子再也不會和你談論類似事情了。

結果是他不得不獨自承受壓力,更危險的是,他還有可能就此討厭學習。

孩子們說的任何話語都不單只是表面上的意思。很多時候,他就是想表達自己的情緒,渴望得到你的認同才說的。

所謂認同,就是要幫孩子說出當時的心情。

學會了認同,交談就更順暢,孩子就會毫無保留地向您傾訴學習和交際方面的煩惱和不安。認同,是培養親子間信賴關係的鑰匙。

如果家長能用這樣的方式去聽孩子說話,就可以更快地和孩子建立信賴關係,和孩子深入溝通、改善關係絕非難事。

讓木訥孩子也能滔滔不絕的小技巧

有人問我:“這孩子平時不怎麼說話,怎麼才能讓他開口呢?”

其實,只需記住兩個小技巧,就可以吸引木訥的孩子說話。

一種是尋找孩子感興趣的話題。

漫畫、動畫、電子遊戲、歷史、自然科學、電視節目、連續劇、歌星、影星,凡是孩子所喜歡的,都可以作爲談論內容。

如果在某一話題上孩子的知識比你還淵博,那麼縱然這個孩子很木訥,也能漸漸開口說話吧?

更好的辦法,是尋找和孩子的“共同愛好”。比如經常翻一翻孩子喜歡的漫畫,或者抽出時間和孩子玩牌,等等。

這些小手段可以迅速拉近您和孩子的距離。

還有一種小技巧,就是“假裝不知道”。

比如,您和孩子聊天時,講到了雙方都知道的內容。這時,如果您說:“哦,我知道那個。”結果很不幸地,話題就此戛然而止。

就像本章開始時所講的那樣,爲了能夠深入溝通,您應該儘量扮演“傾聽者”的角色。

所以,即便您對孩子談論的話題了如指掌,也一定要裝出一副搞不懂的樣子,誇張地對孩子說:“咦?真的嗎?”“真有意思!”“然後呢?”

只要稍稍誇張地附和他,孩子就會興高采烈地繼續說下去。

如果能夠教父母一些他們所不知道的東西,孩子無疑會感到十分驕傲,自然要想方設法盡力說下去。

其實孩子所講述的知識,作爲父母當然都是瞭解的。可是,哪怕如此,你仍要裝出興味盎然的模樣,這樣孩子就會滔滔不絕。

不要輕易斷言“孩子不善言談”,嘗試一下這2種小技巧吧。孩子肯定會興致勃勃、妙語連珠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