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男孩子未來在激烈的社會環境裏堅忍不拔地生存下去?

本文已影響1.01W人 

現代家庭,父母們努力拼搏,幾乎爲每個孩子的生活打下了無憂的基礎。孩子們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們的精心呵護,舒適的環境讓他們缺乏了競爭的動力和激情。於是,他們身上也表現出一個共同的特徵:脆弱、慵懶。

人是有惰性的,孩子也一樣。安逸的環境,猶如溫水煮青蛙,讓孩子越來越孱弱。家,可以成爲孩子的庇護所,可是當孩子成長,特別是男孩,他一定會接受社會風暴的洗禮。

如何喚醒男孩心頭沉睡的雄獅?如何讓他未來在激烈的社會環境裏堅忍不拔地生存下去?——需要用“鮎魚效應”去刺激他成長!

如何讓男孩子未來在激烈的社會環境裏堅忍不拔地生存下去?

“沒有傘的孩子,需要奮力奔跑”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放眼望去,生活貧困家庭出來的孩子大體比生活優越的孩子更具拼勁。就像那幅沒有沒有傘奮力奔跑的孩子,他只有在雨裏拼命奔跑,才能減少雨淋,才能儘快回家。

詹姆士·加菲爾德曾任美國總統,卻是一個地地道道出生貧困家庭的孩子,18月大的時候父親去世了,是母親一人帶着他邊工作邊生活。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所以小小年紀的加菲爾德很早就懂得爲生計給母親分憂,劈柴墾地,並擠出一切時間進行學習。

慢慢成長起來的加菲爾德,以勤工儉學的方式解決自己的學費以及生活費,困境反而激發他勤奮好學,最終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威廉斯學院,26歲成功進入州議會,33歲成爲當時最年輕的國會議員,27年之後,這個寒門學子走進白宮,成爲美國總統。

這是一個成功逆襲的例子,生活中也有很多成功與逆襲,只是目標不一,成就不一。這些事例毋庸置疑的一點就是:挫折和困境,是可以激發孩子的鬥志,困境就是激活孩子活力的“鮎魚”!

最近幾十年,“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這個育兒觀念被頻頻提及,社會上評價褒貶不一。

爲什麼要提倡窮養男孩?目的在哪裏?意義在哪裏?我覺得在養育孩子的問題上不是人云亦云,而是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在我看來,之所以窮養,就是要以“鮎魚效應”刺激男孩堅強不拔、有毅力地成長。而不是故意設置“貧寒假象”,明明衣食無憂,卻要推孩子入水深火熱之中,這樣孩子不憎恨父母纔怪呢!

“有傘的孩子,也要趟着水窪自己走過去”

那麼,面對生活環境優越的孩子,我們如何喚醒他們心中沉睡的雄獅?我覺得,父母因該做到六個字——少干預,多鼓勵!如果把生活無憂的孩子比作有傘的孩子,那麼父母就要鼓勵他自己撐着傘,一個水窪一個水窪走回去,而不是揹他回家,擡着他回家去!

兒子小的時候,膽子一直不大。有一次去外婆家,閣樓上有一箱他很想玩的玩具,可他又害怕舅舅口中提起過的閣樓妖怪,導致大白天,他也不敢一個人上樓拿玩具。

一開始,兒子一直在察言觀色,先是要拉上外婆,可惜外婆在燒飯;轉過身求助爸爸,一口被回絕;再轉過來尋求我的幫助,被藉口打發。再看看舅舅,貌似不是一個可以求助的對象,舅舅又在滿口雌黃編妖怪的故事。

該怎麼辦呢?一次次請求,一次次被拒絕,兒子的情緒越來越着急,越來越憤怒,甚至想要用哭的方式來爭取。但是這一次,全線統一,誰都沒有理他,原因很簡單——大白天上樓拿玩具,有必要害怕嗎?

正因爲這個原因,兒子也不得不接受現實。磨蹭了很久,都快臨近吃完飯的時間了。

“諾諾,你再不上去拿,天可真得暗下來啦!”舅舅半開玩笑半打趣。兒子看看窗外,瞧瞧樓上,始終在樓梯口徘徊。

正當我們不留意他的時候,突然聽到他“咚咚”從樓上跑下來的快速腳步聲,然後是他略帶緊張的驚喜聲:“嘿嘿!你們都不幫我,我自己拿玩具,現在我就可以玩咯!”

我和丈夫對視默笑,兒子終歸是自己戰勝內心的恐懼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這個事情裏,我完全可以陪孩子上樓一趟,但那麼做的話,失去了一次讓孩子磨礪的機會,他就體會不到自己戰勝內心恐懼的過程,也不可能深刻認識到:無端的恐懼,讓他白白浪費了很多可以玩耍的時間!其實自己嘗試去做,還是可以做得到的!

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的生活裏面,微不足道,卻時時處處發生。時代變化,我們沒有必要去還原艱苦的歲月,也不必刻意爲孩子設置陷阱,留心當下生活,把普通日子裏遇到的每一個可以鍛鍊男孩的機會,放手留給孩子自己解決,讓孩子在一點一滴自己迎面解決困境中積累經驗、心態、能力,這也是磨礪他們成長的最實在方式。

就像魚缸裏的沙丁魚,當它們覺得自己生存受到鮎魚攻擊的危險,就會奮力遊擺,所爲自己爭取更長時間的適應環境的能力。孩子從小在體驗困境中,在不斷戰勝困境中,他的每一個積極思考和行動,都能激發他無限潛能。那麼在未來,他也將具備健康的心態去面對失敗和挑戰。

窮養男孩,不是在物質上苛求男孩,而是要在精神上磨礪男孩,讓他們能夠堅韌不拔地成長,未來以淡定的氣場去面對與解決困境,肩負起男兒肩上的責任!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