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些孩子更容易害怕?

本文已影響1.81W人 

家長們都想讓孩子跟自己的關係更加的親密,但是有些時候孩子並不能如預期的那樣,爲什麼有些孩子更容易害怕?

別人的故事,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爲人父母。

晚上,一個小女孩想玩玩具,但因爲不敢一個人進房間拿玩具而坐在客廳哭泣。勸說了無數次後,孩子的奶奶陪同進入房間。當孩子忙着看要玩什麼時,奶奶接電話便從房間出來……身後孩子一邊大聲尖叫着一邊從房間驚慌地奔出來。

媽媽跟她說:“房間開着燈呢,沒有任何值得害怕的事情或東西!”但孩子一會說“窗外有怪獸”,一會又說“牀底有長腳精靈”……當爸爸陪她查看窗外和牀底,沒看到任何東西后,仍舊說服不了小女孩。

“孩子膽小是父母的原因嗎?“”孩子容易害怕是家庭問題嗎?“這位小女孩的媽媽問我。經常也有爸媽問類似的問題,這個問題,幼兒說前段時間已經從大腦杏仁核發育的角度做了解釋。今天,幼兒說從“孩子膽小,與父母或家庭環境有關係嗎“這方面的角度做解釋。

爲什麼有些孩子更容易害怕?

那麼哪些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害怕呢?安全感”黑清單“

患產後抑鬱媽媽的孩子。

小嬰兒出生後,如果媽媽患上了產後抑鬱,孩子便容易沒安全感,羞怯、被動,比同齡孩子更容易害怕。爲什麼會這樣?產後抑鬱的媽媽常常處於情緒壓抑,一點兒小事便容易引起情緒波動,難以顧及身邊的小嬰兒。初生的小嬰兒愛哭鬧、總要尋求媽媽的關注和愛撫,而產後抑鬱的媽媽常常難以及時迴應哭鬧的小嬰兒,甚至還會把抑鬱的情緒發泄在小嬰兒身上。

在產後抑鬱的媽媽面前,小嬰兒遭遇毆打或暴力傷害的案例很普遍。寶寶渴望媽媽的安慰,但媽媽卻連及時的迴應也不能給予,所以這些小嬰兒比普通孩子更容易情緒不安和害怕。

獨裁型父母的孩子。

獨裁型的父母是嚴肅的父母,在孩子面前說一不二,孩子被要求往西時便不能往東。他們對孩子嚴苛、態度冷冰冰,要求孩子絕對遵守規矩。在這樣的父母面前,孩子的行爲是拘謹的,他們不僅不敢有違背父母的自主意識,他們也害怕觸犯父母的威嚴。這樣的孩子,習慣被動,聽從父母的安排和指揮。這些孩子的人生準則恐怕就是“少做少錯,不做就不錯”,最終可能帶來一些情緒疾病。

有一個美國小女孩名叫艾達,父母對她很嚴格,每天放學後20分鐘內一定要在家,週末不能出門,一定要在家學習。糖果不能吃、冰淇淋不能吃,甚至連水果也只能每天吃兩個,否則便要接受懲罰——自己打嘴巴。爲什麼?因爲艾達的父母認爲,嚴格是爲了孩子好。後來,老師反映艾達的精神狀況似乎不佳,他懷疑孩子患了抑鬱。父母這才發現,他們的女兒真的出問題了,有時父母說話大聲一點,甚至是窗外汽車鳴喇叭,艾達就會很緊張。獨裁型的父母,容易養出膽小壓抑的孩子。

從小缺愛的孩子。

有一位媽媽跟我坦言說,她是一個”膽小如鼠“的人,她認爲自己的性格跟小時候的寄養經歷有關。從她記事時開始,她便被寄養在姨婆家。在她的腦海裏,經常會浮現一個這樣的場景:她躺在牀上,手伸向半空,哭了很久很久……沒有人出現在她面前。長大後,她的母親告訴她,在她6個月大時,父母爲了上班,便把她送到姨婆家裏。而姨婆家,孫子孫女達到了10多個。難怪哭得幾乎氣絕也沒人理。她如今也成爲人母,她發誓一定要好好照顧孩子,給孩子滿滿的愛。

在2018年度《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裏,也提到了那些長期缺愛的留守兒童糟糕的情緒狀態。就像澳大利亞心理學家Peter A. O'Connor說,對一些孩子來說,生命早期缺乏關愛,將留下終身的情緒傷害。那些缺愛的孩子,他們有時會像蚌殼一樣緊緊關閉,外表看起來堅硬強悍,可裏面卻脆弱而不堪一擊。

父母常有不良情緒的孩子。

2013年,美國匹茲堡大學心理學家Hagai Maoz曾經有過一項父母不良情緒下長大的孩子的跟蹤調查,他們發現,父母常常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不良情緒,他們的孩子也容易有膽小的性格或有恐懼焦慮情緒。

我有一位鄰居,是一位咆哮爸爸。幾乎每一天,鄰居們都能聽到他的咆哮聲在樓梯間打轉。而他的兒子“呆若木雞”,我真的難以找到其他更貼切的詞語描述那個可憐的小男孩了。小朋友玩耍時,他永遠站在一旁。當有小朋友不小心觸摸到他的手,會引起他憤怒的尖叫,尖叫完之後繼續“呆若木雞”,臉上看不出一點兒表情。有一次,我遞給他一顆糖,他突然顫抖了一下,他的表情似乎剛從睡夢中醒來那般,我難過地想,“這絕對不是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的正常表情啊”。

我記得兒子瓜瓜還上幼兒園時的一個故事。

他班裏有一個“膽小”的孩子,最明顯的特徵是不敢上廁所,經常尿褲子。聽說他媽媽爲了幫他戒掉尿褲子而經常把他關洗手間。幼兒園有幾個調皮的孩子給他編了一個綽號叫“瀨尿蝦”。有一天, 這個“膽小”的小男孩被那幾個調皮的熊孩子推進了廁所,小男孩因爲過度驚恐而大哭。瓜瓜覺得小男孩很可憐,便走過去安撫:“我第一次自己上廁所也很害怕。我媽媽跟我說,小孩越害怕,’害怕蟲‘會長得越大,這樣你就不能打敗它了……”這一瞬間,是瓜瓜回家告訴我的。

放學時,小男孩執意要來我家,看看”害怕蟲“的樣子,瓜瓜還熱情地跟對方講了大腦“監獄長”和“害怕蟲”的故事。再後來,瓜瓜經常與小男孩約定一起上廁所。有關害怕蟲,在我的新書《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裏有更完整的介紹,能幫助孩子對”害怕“有個全新而有趣的認識。(更多有關大腦“監獄長”和“害怕蟲”的故事,你也可以看左下角“原文鏈接”內的視頻。)

孩子的成長,是一趟開往遠方的小列車,別輕易投下陰影,也別輕易塗上黑暗……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