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哭鬧中隱藏着父母的教養之道

本文已影響1.9W人 

從心養育雖然,我們希望孩子們每天都是開開心的,都不希望孩子哭鬧。但顯然,這並不是合理的期望,也是無法實現的美好願望。沒有哭鬧的童年,是那麼遙不可及,又那麼不真切,過於虛幻。

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存有兩面性:上-下?前-後?左-右?正-負?這些都是相對的概念,並沒有絕對性,我們之所以能區分出兩個維度,都有賴於事先設定好的參照物。

哭鬧和開心也是如此,粗糙地分類,可以認爲是屬於情緒狀態的兩個相反的方面。孩子的常態的生活中,必定有開心,也必定有哭鬧。

雖然,我們不鼓勵無理的哭鬧,但是我們不能拒絕孩子合理的哭鬧。因爲哭鬧是孩子表達內心負性情感的常用行爲方式,也是必要通道。

盲目管制孩子的表達通道,就會讓通道堵塞,會讓孩子被動地壓抑自己。在情感通道擁堵的狀態下,孩子變越來越無從適從,焦躁不安。長此以往,定會導致孩子習慣性地受困於日積月累的負性情緒的泥潭之中。

所以,父母需要爲孩子的哭鬧設定一個識別的參照物,以此來區分,孩子的哭鬧屬於哪一面:無理還是合理?針對無理的哭鬧,父母可以適度採取“淡化”的態度,漠然處之,讓孩子自行緩解。比如,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想要立即滿足。但迫於現實狀況,確實無法滿足。此時如果孩子哭鬧,純屬合理,父母理應全盤接受。

如果接下來,父母耐心地跟孩子進行了詳實的解釋,並且承諾孩子稍後滿足,但孩子還是不依不饒,哭鬧不止,甚至就地打滾,歇斯底里。此時,孩子的哭鬧可以歸屬於無理,父母理應採取一些干預措施,防止孩子情緒長期處於失控狀態。

在孩子的哭鬧中隱藏着父母的教養之道

如果孩子的年齡已經大於四五歲,應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但卻常常無理哭鬧,極有可能暴露了兩個潛在的問題:

一是孩子延遲性滿足的心理能力需要進一步培養和提升。因爲不同於年齡更小的孩子,四五的孩子具備了一定的符號表徵能力,即孩子能夠在頭腦中可以刻畫出不在眼前的事物,能夠記住他們,想念他們。因此,孩子可以做到對喜歡的事物“心心念”。

而且,孩子也能清楚地明白,我喜歡的東西會一直存在某個地方,他會等我一會去拿他,他不會無緣無故從世界上消失。孩子還具備了想象能力,他可以想象,過一段時間自己就得到喜歡東西的愉快心情和美好畫面,所以他完全可以聽得懂父母給予的承諾。

另外,孩子也擁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理性,就像他們可以讓飛速奔跑的身體瞬間停下來一樣,在父母的支持下,他們完全可以調控自己的情緒狀態,暫時控制自己的慾望,忍受一時得不到的不舒服的感覺

總而言之,四五歲的孩子在很多情況下,可以實現延遲滿足,如果能力不足,則需要進一步培養和提高。但有個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需要有父母耐心地解釋和說到做到的承諾。

二是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度需要增強。孩子很多時候無理哭鬧,是因爲他們無法相信父母的話,不願意接受父母的承諾。孩子爲什麼會這樣?排除個別孩子很難克服強烈負性情緒的影響,大多數孩子有這樣的表現,是基於這四五年跟父母相處的前期經驗,而得出的經驗結論。言外之意,父母沒有贏得孩子的信任。

有時父母可能困惑,認爲自己無法洞悉孩子的心理,孩子的心思似乎很難懂,說變就變,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在這一點上,孩子可比父母強多了。孩子們的思維單純,重視結果,很善於從一次次的生活經驗中提取智慧,如果父母本身行爲不到位,常常不兌現對孩子的承諾,或是延誤兌現,父母以爲孩子早已忘記,就也順水推舟假裝忘記,不再提起。而實際上,孩子對於自己發自內心的喜愛之物,常會牢牢記在了心裏。

父母千萬不要一味,孩子不不再索要,就是因爲他們真的已經忘記。相對來說,更可能是孩子一時的興趣隨之消失,他們不再喜歡曾經感興趣的東西,對於發自內心的喜愛,孩子絕不會忘記。如此一來,孩子對父母的行爲會感到失望,他們會記着父母的“不誠信”。因爲這種得不到和放棄,孩子並不是主動的,而是被動於父母的“說一套做一套”。久而久之,孩子自然無法信任父母。

如果孩子常常無理哭鬧,可能說明你不會跟孩子溝通,最常見的就是父母用親子教育代替了親子溝通。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思想、感情的傳遞和反饋,以便達到思想一致,感情通暢;

教育:是按照一定要求培養人的一種工作,主要指學校

親子溝通:父母與孩子之間彼此瞭解的過程;

親子教育:父母對孩子進行引導培養的過程。

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需要回顧和反思的是,你們的矛盾點在哪裏?你跟孩子有沒有感情溝通?還是全部知識技能傳授和說教?

如果你無力勸阻孩子的哭鬧,可能說明你的父母權威性還不足夠。對孩子既有疼愛又有要求的父母,總是能及時幫助孩子調控自己的行爲,父母會引導孩子懂得這樣的道理:常規哭鬧完全允許,但不可以毫無底線的歇斯底里。

如果孩子在你面前總是立即停止哭鬧,可能說明你是“高控和暴戾”的父母。在你面前,孩子永遠只能展示正性堅韌聽話的一面,不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順從父母,聽從父母,是你骨子深處對孩子的“殷切”期望。

一個人在童年時期的刻意隱忍,往往都是以成年的憤怒和驕躁爲代價。積怨在小身體裏的傷悲,在戾氣過重的家庭裏,只好暫時隱藏,但卻能在心底生根發芽,隨着年齡的增長,轉化成更加負性難以把控的情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