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是:建立愛的規則

本文已影響1.08W人 

一位年輕媽媽跟我講了一個她和她女兒的故事:某天傍晚,吃過晚飯後,她和往常一樣帶着女兒小暉映出去散步。閒逛之時,不覺間,一起逛進了路邊一家商場。孩子每當走進商場,便如同走進了五彩繽紛的童話世界,自然高興得歡呼雀躍,興奮之情難以言喻。乘着那股高興勁,孩子選中了一個她自己喜歡的玩具。這位媽媽也隨手選了個家裏急用的生活物品。母女倆各自選好自己中意的物品後,來到收銀臺正準備結賬走人時,這位媽媽忽然看到收銀臺附近圍着一大羣人正搶購榴蓮。原來是商場正在搞榴蓮促銷活動。禁不住誘惑的年輕媽媽,鬼使神差般拉起孩子趕緊湊了過去,也買個榴蓮回家。這時,她女兒小暉映突然擡起頭很認真地對她說:“媽媽,你不是說每次逛街,一人只能買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嗎?現在你不是已經買了一樣東西嗎?怎麼還買呢?”這位媽媽猛然一驚,趕緊放下手頭的榴蓮,牽着孩子的手,匆匆地離開了商場。

聽完這位年輕媽媽和她女兒的故事,我不禁調侃笑道:“恭喜你!一位女紀委書記的氣質已在你女兒身上初見端倪。”年輕的媽媽幸福地笑問:“有嗎?”

原來,這位朋友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爲了控制孩子日漸膨脹的購物慾,給她制定了一條不成爲文的規定,那就是:每次出門逛街,或逛商場買東西,不管自己有多麼喜歡,每次只能買一樣東西。並且,自那以後,媽媽帶頭嚴格執行自己制定的這個家庭“法令”。剛開始,她女兒雖然感覺不爽,但久而久之,不知不覺也就習慣了。可那天在商場,這位媽媽在榴蓮降價的誘惑之下,一時之間卻差點忘了自己曾經頒佈的“法令”。因而,差點帶頭“違法”。幸好,女兒及時提醒,才得以“回頭是岸”,不然就會爲女兒留下食言的嚴重“口實”。

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是:建立愛的規則

在孩子像天使般,降臨世界的那一刻,不但其個人自動成爲這世界的一部分,而且,其自身也是一個嶄新的世界。我們姑且稱之爲“內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在孩子睜開眼睛看世界,張開嘴進食的那一刻起,其無論從精神上還是物質上,都像一位拾荒人士,他每時每刻都不由自主地,通過自身各個器官來攝取外部世界的養料,以試圖填充其空曠而博大的內部世界。隨着孩子一天天地長大,他從我們這個五彩繽紛的外部世界攝取的養料逐漸增多,甚至多到其自身無暇顧及。這些被搜刮進其內部世界的養分,需要按一定規則排序分類,纔能有效地爲其所用。可是,這些養分不會自動排序分類。孩子自身主觀上也不具備分類的能力。因此,這就有賴於父母幫助他們的世界建立規則,然後按照這些規則規整他們的生活,他們的世界。

父母要幫助孩子規整自己的個人世界,其前提是需要幫助其建立規則。父母們經過幾十年的生活歷練,對這世界有什麼規則,需要什麼規則,早已爛熟於心。因此,父母的核心任務並不是幫助孩子“制訂”新的規則,而是幫助孩子理解這世界已有的規則,並踐行、堅持這些規則。這個幫助孩子理解規則,踐行規則,並堅持規則的過程,即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對孩子教育的過程。這整個過程,說白了就是植入有益規則的過程。讓規則在孩子的世界裏,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被動植入,到主動吸收。這個過程的開展,主要集中在“家庭”這樣一個充滿愛的場所。因此,我們顧名思義,稱之爲“家庭教育”。換言之,“家庭教育”的核心內容就是:幫助孩子理解規則,踐行規則,植入規則,並堅持規則。進而最終實現在孩子的內心世界:建立規則。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類社會早已建立了無數規範我們人類生活的規則。例如尊老愛幼、尊師重教、勤儉節約、講究衛生、勤學上進,勤勞致富,等等。這些規則,是每個初來咋到這地球之人類的必修課。可是,當你短時間內一股腦兒將這些規則講給孩子們聽時,他們未必能理解,更談不上執行。因此,家長要做的不但是要講給孩子們聽,更重要的是要將這些規範人類言行,規整人們生活的規則,身體力行地做給孩子們看,進而潛移默化地植入孩子們的世界。

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是:建立愛的規則 第2張

例如剛纔那位年輕媽媽與她女兒之間發生的故事,不過是一個關於執行“勤儉節約”之規則的故事。“勤儉節約”是衆所周知的常識性的生活規則。這是每個父母都要求孩子們做到,並試圖強行植入的有益規則。在剛纔的故事中,年輕的媽媽,爲了幫助女兒建立“節儉”的規則意識,嚴格地規定她:每次逛街只能買一樣東西。在隨後的日子裏,女兒很聽話地照做了。說明這媽媽對女兒植入的“節儉”的規則很有成效。之所以這麼有成效,是因爲這媽媽不但嘴上說,而且,在女兒面前帶頭做。可在商場榴蓮降價的誘惑下,這媽媽一時之間,盡然差點忘記了自己之前一貫堅持的規則,反倒讓女兒提醒她:你不是說一人只能買一樣的東西嗎?這孩子的反應,說明年輕媽媽對孩子規則的植入,不僅有成效,確切地說是很成功。

平時,我們總是聽到很多家長抱怨說自己的孩子有多麼任性,多麼不聽話,多麼不懂事。其實,事實上並非是這些孩子有多麼驕縱,而是這些家長自身太沒原則。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原本是這些家長自身太軟,卻抱怨孩子太“硬”。孩子是天使,是用來愛的,這無可厚非。可我認爲,一味盲目地滿足孩子天性中的慾望,其實並非真正的愛。如果非得將這種行爲視爲“愛”的話,那麼,充其量只能稱之爲“濫愛”。“濫愛”表現,即是沒有原則,沒有底線地盲目給予。這種一味盲目地給予,永遠無法將人類社會早已約定成俗的,有益於人類生活的規則植入到孩子的內心世界,即將使他的內心永遠處於隨性、無序的渾沌狀態。其後果是可想而知的。

也有大批家長,像那位年輕媽媽一樣,自身規則意識很強,也知道自己應該有底線地愛孩子,並且帶頭堅持這些規則,以期給孩子做好榜樣和示範,但就是難以做到長久地堅持,其結果就是前功盡棄。這樣的結果不能不令人惋惜。而更多的家長則是自身如軟泥一堆,不但自己不懂得何謂規則,更不懂得按照什麼樣的規則來塑造孩子。一天又一天,周而復始,像養豬一樣養孩子,並不知不覺地將自身原有的惡習,在舉手投足間“傳授”給了孩子。可想而知,如此這般成長的孩子,談何未來?

因此,筆者認爲:衡量一位家長優劣,或是否稱職,並非是看這家長在物慾上滿足了孩子多少,而是看這家長幫孩子建立了多少良性規則。例如將兩個沒洗過的蘋果分別發給兩位小朋友,其中一個小朋友接過蘋果馬上就送嘴裏啃,而另一個小朋友,接過蘋果則馬上跑到水龍頭下面去洗。顯然,這個洗蘋果小朋友的內心世界已經被其父母植入了“講衛生”的這個規則,而另一個則沒有。兩個孩子的父母,哪個孩子的父母更稱職,其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孩子從出生的那天起,就要開始面臨無數的競爭與博弈。人與人之間競爭什麼,博弈什麼?其實,其歸根結底較量的是規則。說到底,成功的人生,是由無數優質的規則所構建的。而失敗的人生則是由未經規則化的慾望所湊合的。當然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走向成功。但前提是,你得從今天起,有計劃,有規則,有底線地愛孩子,幫助他的內心世界,建立一個又一個有利於其成長的規則。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