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打着疼愛孩子的名義,阻礙孩子的自我成長!

本文已影響2.41W人 

打着疼愛孩子的名義,過度地干涉孩子的生活,把孩子作爲弱者對待,容易扼殺孩子的思維發展和行動能力。

不要打着疼愛孩子的名義,阻礙孩子的自我成長!

孩子的一言一行之所以模仿父母,就是希望藉由這種方式強調自己的存在,並試圖得到父母手中擁有的權力。孩子爲了得到父母的關愛所使出的手段,深深影響了其性格的養成。

有的孩子聽父母的話,用乖巧的行爲獲得父母的關愛;有的孩子刻意暴露自己的無能,設法引起父母的注意。這些孩子的目的是相同的——強調自己的存在,得到父母的關愛。只是表現的方法不同罷了。正如阿德勒所說:孩子所有不當的行爲只是爲了引起注意,不成爲所有人的關注焦點就不肯罷休。

也有很多孩子會在無意識中模仿父母的言行,藉此證明自己是家庭的一分子;模仿父母的言行還有一個潛在的目的,即渴望擁有父母手中的權力。因爲在孩子看來,威嚴的父親和強勢的母親都是家庭權力的象徵,模仿他們的言行意味着自己也可能會有那樣的權力。

孩子會通過不斷地表現和模仿(好的或壞的)來凸顯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通過父母的反應,找到讓父母持續關注自己的方法,一直使用到成人之後,逐漸形成了孩子的性格。

孩子通常會拼命努力來回應父母的期待,因爲他們認爲要是違背父母的期待,其命運就會被拋棄。

“你真聰明!”孩子聽到父母這樣誇讚自己,爲了迴應父母的期待,會不斷督促自己“一定要非常聰明”,甚至會要求自己加倍努力地“發揮聰明”,以此迴應父母給自己貼的標籤。對於“聽話的孩子”“有責任的孩子”“容易害羞的孩子”等標籤也是如此。

孩子之所以拼命努力來回應父母貼給自己的標籤,因爲他們認爲自己一旦不符合父母的期待,也許就會被拋棄,就會不被父母所喜歡。此外,當父母向別人誇讚自己的孩子時,孩子因此得到了更多關注,從而會更積極地迴應父母的期望。

不過阿德勒認爲,一旦孩子不想再揹負任何責任,不再期待得到別人的認同,他就會做出不負責任的行爲。對此,父母會有一種“遭到背叛”的感覺,但父母沒有意識到,孩子之所以採取這樣的行爲,也是因爲無法負荷父母的期待。

父母不應當讓自己的期許和標籤束縛孩子的人格發展,而應該給孩子自由選擇的機會,讓孩子選擇他感興趣的事物,給孩子營造健康成長的環境。

父母的影響有多大?究竟是接受父母的想法,還是將父母視爲反面教材,取決於你自己的決定。

孩子性格的形成和發展一般基於他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經歷。孩子小的時候,往往把身邊的人和比較有影響力的人作爲自己的模仿對象,通常是父母。

孩子首先接觸的社會環境就是家庭。在家庭中,孩子與母親的接觸以及母子關係的發展趨向形成了孩子與他人關係發展的基礎。如果母親對孩子採取一種積極的合作態度,孩子就傾向於與其他人合作;如果母親採取消極的態度,那麼孩子就容易排斥他人的接近。父母與孩子的交互作用,深深地影響甚至決定了孩子的性格以及與他人的相處模式。

不過,阿德勒的理論中還有一個重要的觀點,對於父母的行爲,孩子並不是照單全收,而是可以選擇接受其中自己認可的部分

一味斥責只會讓孩子失去勇氣、受到傷害,或許能收到一時的效果,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使孩子越來越我行我素,成爲染上惡習的最佳訓練方式。

孩子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心,想嘗試新的東西,父母的斥責——“不行!你不能這樣做”,也許會暫時迫使孩子停止行動;孩子在嘗試的過程中難免會出錯,父母的威脅——“要是再這樣做,就沒晚飯吃”,也許暫時能讓孩子聽從自己的意思。

但是“斥責”“威脅”和“處罰”都只能求得一時的效果,非但無法根本解決問題,反而會奪走孩子挑戰困難的活力,使孩子要麼就此消沉,要麼我行我素、不管不顧。

阿德勒認爲,一味地斥責和威脅,容易使孩子失去自信心和勇氣,產生“是我不好”“我做錯了”“我給父母帶來了很大的麻煩”等負面情緒,一心想要逃避問題, 做出更多的不當行爲。與此同時,“ 斥責”“威脅”和“處罰”會讓孩子心生怨恨,變得難以溝通,甚至獨斷專行。

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不能以“ 斥責”“處罰”爲根本,而要從瞭解孩子開始,以平等的視線與孩子進行良性的溝通,傾聽孩子內心的需求。

教育孩子就像是腳隨時放在剎車上,除非必要,否則絕對不要貿然踩下去,不然就可能破壞孩子之前的努力。從旁守護比過度干涉對孩子更有幫助。

孩子本身充滿想象力,總是懷着好奇的眼光去看待周圍的一切。強烈的好奇心驅使着他們去了解世界,學習怎麼生活和生存。但父母都習慣性地認爲自己的孩子“年紀小,不懂事”“這些太危險,不要去做”,事無鉅細地過問孩子的每一件事情,什麼事情都不肯放手讓孩子去做,“你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或者“這樣不行,那樣纔可以”。

打着疼愛孩子的名義,過度地干涉孩子的生活,把孩子作爲弱者對待,容易扼殺孩子的思維發展和行動能力。

因此,教育孩子,父母只要從旁守護,主動、親密地與孩子溝通,不要過度干涉孩子的行爲,這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更能養成自立的能力,也更能與社會和諧共處。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