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能不能對孩子有善意的謊言?

本文已影響1.02W人 

相信很多家長都對孩子撒過謊,其中不乏善意的謊言,那麼父母能不能對孩子有善意的謊言呢?

有一次跟親戚聚餐,飯桌上一位小女娃不愛吃青菜,孩子的奶奶說:“不吃青菜,長大了臉上會長麻子,就像妍姐姐……”小女孩愕然,因爲妍姐姐臉上的麻子(痘痘)非常恐怖,不僅痛得常常需要抹藥,臉蛋看起來就像一個菠蘿。小女孩一邊忐忑地看着奶奶,一邊把青菜塞進嘴巴里。

2012年,《國際心理學期刊》有一項針對美國和中國父母對孩子善意謊言情況的調查,負責人爲美國加州的心理學家Gail Heyman。調查結果發現,美國父母善意謊言的比例爲84%,而中國父母的比例達到了98%。雖然善意謊言的比例很高,但大部分父母卻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確。對於撒謊,我身邊也有不少父母有很“合理”的理由,比如“當確切地意識到一個事情將會給孩子帶來傷害,還不如用一個善意的謊言讓孩子更快樂地生活”。一位讀者媽媽曾經給我說了她對兒子小哈撒過的一個善意的謊言:

有一次,經常跟小哈一起玩的幼兒園小朋友,一位名叫小小的小女孩過生日,小哈希望能給小小送一個小禮物。小哈的媽媽覺得親手做的生日禮物更能表現心意,母子倆花了3,4個小時,用舊布料、舊棉花手工縫製了一隻可愛的小熊玩偶。第二天,小哈高興地帶着禮物參加了小玩伴的生日。生日慶祝結束後,這位媽媽臨走前上了一趟洗手間,路過廚房時,她意外地發現了小哈送的那個禮物不知什麼時候被人丟進了垃圾桶……回家的路上,小哈興奮情緒不減:“媽媽,小小很喜歡我的禮物。”這位媽媽猛地點頭。這位媽媽後來問我對她這種做法的評價,我給了她一個大大的贊。因爲我也是一位媽媽,孩子們在傷害面前,除了父母,真的沒有誰能保護到他們了。

下面這些是善意的謊言嗎?

“糖進到嘴巴後,會變成小怪獸,拔掉你的牙齒”。

“你再不吃飯,大灰狼會把你抓走”。

“你是石頭裏面蹦出來的,媽媽剛好路過撿回家”。

“你再不走,我就把你送給乞丐”。

“你練完字,我就把全世界的玩具都買給你”。

……

父母能不能對孩子有善意的謊言?

這些是善意的謊言嗎?幼兒說告訴你,都不是。爲什麼?請接着往下看。

什麼纔是真正的善意謊言?

不會傷害到別人,也不會傷害到自己,這樣的謊言纔是善意的謊言。用美國智慧學者史蒂夫.蘭茲伯格的話說,如果撒謊的目的是好的,撒謊導致的結果也是好的,那麼,這種善意的謊言,就是正確的。加拿大兒童說謊行爲研究心理學家Kang Lee經過長期的研究發現,善意的謊言不但無害,甚至可能有助於孩子發展良好行爲。

倘若家長這樣對孩子撒謊,“你再不走,我就把你送給乞丐”,會讓孩子內心產生恐懼,不利於孩子安全感的養成,這些孩子不僅會對周圍環境感到不安,還可能會變得更黏父母;

倘若家長這樣對孩子撒謊,“你練完字,我就把全世界的玩具都買給你”,這種根本不可能實現的謊言,當謊言自我暴露時,孩子會對父母感到怨恨,不僅會激起孩子的叛逆,還會讓心智日益成熟的孩子對父母產生輕視情緒;

倘若老師對家長說“你的孩子是個傻瓜”,家長這樣對孩子撒謊,“老師讚揚你,說你正在慢慢進步”,即使這個孩子未來長大,他也不會因爲家長的這種謊言而感覺到受傷,他在家長的鼓勵下成長,他也會感激父母曾經對他撒過的這些善意的謊言。

父母能不能對孩子有善意的謊言? 第2張

所以“撒謊的目的是好的,撒謊導致的結果也是好的,不會傷害到任何人”,這種謊言就是善意的謊言。

善意的謊言,該教給孩子嗎?

不建議教,尤其是對於小孩子。因爲年幼的孩子,尤其是學齡前和稍大一點年齡的孩子,他們思維簡單,分辨不清哪些是善意的謊言,哪些是真實的謊言,如果父母特意教,大概只能教會孩子撒謊,因爲對於孩子來說“太抽象”了,這是不建議的。而一對善良的父母,他們經常從善意的角度出發,幫助別人,讓別人變得更好。他們身邊的孩子隨着心智的成長,慢慢也能分清哪些謊言是善意的,哪些謊言是會傷害到別人的,他們會從父母身上學習到善良的品質,並且以善良規範和約束自己的行爲。所以與人爲善的父母,常常會養出與人爲善的孩子,有善意謊言的父母,孩子也慢慢學會了正確地使用善意謊言,這是“鏡子效應”的養育結果。

父母能不能對孩子有善意的謊言? 第3張

我曾經看過一個非常感人的發生在加拿大的真實故事。故事發生在冬天,一位懷孕7,8個月的孕婦在馬路上被車撞了導致大出血,情況危急。路人立即打電話,但是當地剛下了一場大雪,救護車因爲路況不好很久也沒到達。眼看孕婦已經奄奄一息,如果不及時輸血會導致糟糕的結果,這時一位戴眼鏡的年輕人輕輕拍了拍孕婦的臉,緊接着這位年輕人從路邊撿了一根冰冷的冰條,輕輕戳了戳孕婦手上血管處的皮膚,大聲跟她說:“女士,你得救了,現在我正在給你輸血,稍後會有救護車專門送你到醫院!”孕婦閉着眼睛點頭。2個小時候後,救護車纔到達,孕婦和胎兒終於得救。但急救的醫生感到不可思議,因爲流了那麼多血、拖了這麼長時間已經意味着死亡。後來人們才知道,那位戴眼鏡的年輕人,是一位趕着上班、剛好路過的心理醫生。他明白在救助措施到達前,保全一個人的求生慾望是最重要的。一位善良的人,用善意的謊言,救了兩條生命。

有時候,謊言很美麗,她的名字叫“善意的謊言”。我們不應該拒絕真正的善意謊言。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