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讓孩子戀物,也別讓孩子黏母

本文已影響2.34W人 

這兩天,小夥子睡覺之前還要將小企鵝抱上牀,給它蓋好被子,說是不要受涼。

這也就是不到一個月的事情,在一個月之前,對於小企鵝,小鹿看都不看一眼。而我在一個月之前,也根本不相信什麼安撫玩具,小鹿根本就不喜歡毛絨玩具。昨天,我是真正見識了安撫玩具實實在在的作用。

昨天,小鹿爸說是讓我給他理髮。是的。我給小鹿爸爸理髮已經有三四年的時間了。小鹿想和媽媽玩,拽着我的裙子不讓我給爸爸理。我拿了一把梳子,對他說,你去給Pingu(小企鵝的名字)理髮吧。於是小夥子立馬放開了我的裙子,拿着梳子有模有樣地給Pingu理髮去了。在我給爸爸理髮的整個過程中,小夥子都沒有過來打擾。

沒有任何東西能代替母愛,安撫玩具同樣不能。但是,母愛卻能通過物品傳遞到寶寶心裏,尤其當媽媽不能陪在寶寶身邊時,安撫物品就是寶寶自我安撫的好陪伴。

寧讓孩子戀物,也別讓孩子黏母

代替媽媽:成長需要,走向獨立

代替媽媽實驗

哈洛的恆河猴實驗用實驗的方式說明了安撫玩具代替媽媽的神奇作用。

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及其同事報告了一項研究成果:讓新生的嬰猴從出生第一天起同母親分離,以後的165天中同兩個母親在一起——鐵絲媽媽和毛巾質料的媽媽。鐵絲媽媽的胸前掛着奶瓶,毛巾質料的媽媽沒有。雖然當嬰猴同鐵絲媽媽在一起時能喝到奶,但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毛巾質料的媽媽呆在一起。哈洛由此得出結論,身體接觸對嬰猴的發展甚至超過哺乳的作用——只有有飲食需要時,它們纔去找鐵絲媽媽,其餘大部分時間則依偎在毛巾質料媽媽的身上。雖然這個實驗的對象是猴子,許多心理學家認爲,它對人類嬰兒同樣適用。

有人提出了這樣的觀點:“寧讓寶寶戀物,勿要黏母”。

來自英國布裏斯托爾大學和美國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多達70%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對他們幼年時期的安慰對象都有着強烈的依賴感。這些過渡對象能夠幫助孩子們在和父母分開的時候將他們的傷害降到最低,並且也是孩子們成長髮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特殊的填充玩具或毯子在孩子們的生活中扮演着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這些玩具對孩子們來說是無法代替的。

寶寶對安慰物的依戀,不但不會催生脆弱,反而鼓勵走向獨立。

過分戀母會得“病”

戀母嚴重會導致“母源病”。“母源病”這個概念最早是由日本教育學者提出的,是頗爲常見的一種心理疾病,孩子一刻也離不開媽媽,整天粘在媽媽身邊。有的寶寶從生下來就與媽媽同牀同被,還養成習慣入睡前母親必須撫摸他甚至抱着睡。那些被母親過分保護過分愛撫的孩子,除了膽小、內向、嬌氣以外,還容易患上感冒、哮喘或是尿牀的毛病。這些毛病不僅需要用藥物,而且持續時間也會很長。

安撫物是母愛的傳遞

其實“戀物”本身不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消極影響,就如安撫奶嘴會幫助寶寶渡過吮吸期。我們可以仔細觀察一下,大多數的寶寶在嬰幼兒期都會依戀某件心愛的東西,如必須抱着枕頭或玩偶、手捻被面纔可入睡等等。對於這種情形,媽媽一般無需干涉,更不應生硬地制止甚至強行奪走寶寶的依戀物。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嬰兒時期得到的滿足越多,孩子長大成人後越有自信,越樂觀,也越願意接受各種挑戰。媽媽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保證寶寶依戀物的衛生和安全。對六個月以下的嬰兒不可給予充填物,六個月以上的充填物必須無小掛飾,以免孩子咬下吞入腹中。到了一定的年齡,寶寶自然會慢慢地告別他們從小依賴的“小毛巾”、“小毯子”。

寧讓孩子戀物,也別讓孩子黏母 第2張

親密小夥伴:安撫物的治療作用

從安撫玩具開始,孩子也有了最初的想象力。他手裏的玩偶,慢慢地會傾聽他的祕密,或者順從地扮演一個孩子指定的角色。從某種意義上說,安撫玩具也成了寶寶的第一面鏡子,他會把自己的情緒投射到上面。

有些不少孩子在哭哭啼啼地打完針之後,回到家之後,他會玩什麼遊戲,當然是打針遊戲。他的角色是什麼,當然是醫生。那誰會被打針呢?他的第一選擇通常是爸媽或是別的大人,如果沒大人在場,他會讓安撫玩具扮演患者的角色,通過自己當醫生來緩解剛纔打針的焦慮。

所以,如果孩子在某一天突然對他本來很喜歡的毛絨玩具有粗暴的行爲,可能這正是他需要表達和宣泄自己的壓力和情緒的時候,別阻止他。我們不要站在過高的道德角度進行說教:“它是你的好朋友,你怎麼能這麼沒禮貌呢?”

孩子與安撫玩具之間建立的情感聯繫,比你想的深厚。也許在成人眼裏,安撫玩具不過是一件填補安全感的、沒有生命的工具,但對孩子而言,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像《小王子》裏小王子和玫瑰的關係。他們花費時間,彼此陪伴,他們互訴心事,彼此開解。

寧讓孩子戀物,也別讓孩子黏母 第3張

父母們也可以利用一下安撫玩具

小夥子看到小企鵝身上有一塊污點,想將污點洗掉。而當時不適合洗,於是我對小鹿說:“小企鵝今天打針了,剛打完針,不能洗澡。”小夥子問我,針打到哪裏了,我給他指了指小企鵝的翅膀。

雖然沒有什麼規定,但是在每個週末,我們都會主動給小鹿拿幾塊糖吃,其中很大程度上有討孩子歡心之嫌。

昨天,小鹿沒睡好,就起牀了。一直在鬧起牀氣,爸爸想用糖來哄,沒想到小鹿看都不看糖一眼。等小鹿情緒好點了,纔想起要吃糖,吃了一個糖還想再吃第二個。於是,小企鵝又要閃亮登場了。

我對小鹿說,你想吃糖,小企鵝也想吃糖,你不給他吃,他就哭了,你要怎麼辦呢?要不要先把糖藏起來呢?

小夥子的小眼睛轉了轉,覺得似乎有些道理。於是就將糖放在了自己的小車後車筐裏,而且還用拉過來另外一個小車,說是要將路擋住。就這樣,過了一兩個小時之後,小鹿纔想起來,自己還有個糖沒吃呢。

寧讓孩子戀物,也別讓孩子黏母 第4張

安慰品都是消極的嗎?

很多的父母都認爲,孩子們對安慰品的依賴是一個弱點,因此會想讓孩子變得更加的獨立,但是並沒有證據表明和填充玩具睡覺會是一種情感傷害。除了過敏原引起的一些輕微的風險,髒的填充玩具對孩子們也會有一定的危險,當孩子們逐漸長大的時候,他們就能夠在自己不能呼吸的時候將擋住他們的臉的填充玩具移開了。

密爾沃基威斯康辛大學的一項研究,最初旨在確定孩子們和母親之間的安全聯繫和安慰品的關係,結果發現,實際上親子關係的強度或舒適度的缺乏和安慰品之間並沒有相關性。此項研究還發現,孩子們和這些安慰品之間的聯繫越強,在他們有壓力的時候,他們就越能夠適應壓力。

寧讓孩子戀物,也別讓孩子黏母 第5張

爸爸媽媽纔是寶寶最大的“安撫玩具”

8歲的安因爲扁桃腺腫大要做一個割離手術,她驚恐萬分,雖然醫生給她打了麻醉劑,但是使她安靜下來的卻是媽媽塞進她懷裏的那件絨球毛衣,因爲安總是摟着媽媽這件毛衣親小絨毛,那樣她就會感到滿足和安全。

18歲的安已經成人了,是個很優秀的女孩,即將離開父母去上大學。而她依然沒有改掉摸到毛衣就想親親的毛病。

讓孩子吃飽喝足,只滿足他的生理需要,就能夠讓他與父母建立起至真的親情,就能健康成長了嗎?對孩子來說,外界事物的吸引力再大也不及與媽媽身體的接觸。隨着孩子的長大,母子雙方都會對親密的身體接觸感到不好意思了,他們也許會有意無意的再找一個類似這種感覺的“替代母親”來繼續滿足孩子對媽媽身上那種特殊溫暖的需要。

安撫玩具就是這樣一種給寶寶輸送安全感、伴隨寶寶走向獨立、是可以說笑可以吵鬧的親密夥伴。但是科技再高端、設計再完美的安撫玩具也只能在榜單上排名第二,寶寶最鍾愛的“安撫玩具”始終是爸爸媽媽。

安撫玩具可以降低分離的傷痛,可以彌補空白的時間縫隙,但說到底,它們仍然是不得已時的替代品。在孩子鬱悶無聊、在他狂躁不安、在他心有慼慼時,最期待出現在眼前的仍然是爸爸媽媽。因爲,只有爸爸媽媽纔可能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用最及時和貼心的迴應,滿足寶寶的心理需求。

小鹿最近非常喜歡的繪本是《失而復得》,故事最開頭是這樣的,“從前有個小男孩……”最後小男孩和小企鵝形影不離。因爲小企鵝,小鹿便頻繁使用小男孩來指代自己。

小男孩早晨起來,第一件事情,依然是找爸爸媽媽。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