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生見人就哭怎麼破?這樣讓孩子成爲社交高手

本文已影響2.09W人 

父母通常以“在家像條龍,在外像條蟲”來形容孩子的怕生問題,在家裏生龍活虎,可以把家裏的每個人玩得團團轉;而到了外面,不和其他孩子玩,看到陌生人躲起來,顯得很拘謹。

現在,每個人都必須爲自己規劃人生,人生機會變得無限多,挑戰也變得無限多。孩子們生活在移動連接一切的時代,也就意味着會連接出更多的社交對象,甚至“物聯網”的興起,還得與家裏的電冰箱、外面環境中的設備打交道。社交能力,處理關係的經驗與行事方法,將影響孩子未來的事業與生活。

孩子怕生,面對外部的人與環境,適應能力差,那麼,確實是一件令父母擔心的事情。

孩子怕生見人就哭怎麼破?這樣讓孩子成爲社交高手

今天,我們邀請著名早教專家周漢民來談談《孩子怕生怎麼辦?》,從孩子的角度,找出相關破解之道,讓孩子短短數日成爲社交高手。

給孩子不同月齡畫個肖像

幾乎每個孩子都曾經不怕生,初生的嬰兒,會哭,有情感,誰來看看他,用手碰碰肉嘟嘟的小臉蛋,都來者不拒,你當然會說:還在襁褓中,懂什麼啊!

但是,沒幾個月,你就會發現孩子很喜歡笑,看到你笑,看到陌生人也笑;推着嬰兒車出去,圍過來的鄰居蹲下來逗他,他也來者不拒,通常報以禮節性的微笑,讓大家都很開心。

孩子怕生見人就哭怎麼破?這樣讓孩子成爲社交高手 第2張

這種招牌式的微笑,在什麼時候開始收斂了呢?有心的媽媽會發現,當他開始學爬行的時候,“怕生”開始在他內心萌芽,他開始與陌生的環境與陌生的人保持距離。

小區裏一個“怪黍黍”過來找招呼,他趕緊躲起來,躲不及的,趕緊哭,發出警示,讓你趕緊張開翅膀保護他。

在會走路後,他對你還是百般依賴,行走的半徑,幾乎都是他內心的安全距離,好像你手裏牽着一根繩,他拉着另一端,在半徑裏探索與玩樂。心理強大一些的孩子,半徑就大一些;安全感低的孩子,就幾乎粘住你了,就像他長了吸盤一樣。

這種情況一直會持續到2歲多,之後,你會發現孩子慢慢得“走出去”了,他的半徑越來越大,他的空間,與許多的“空間”開始交叉、重合,最後成爲了“同心圓”。他可以容納陌生的環境,也可以容納陌生的人了。

儘管剛開始,還是遠遠地看着其他孩子們在玩;接着,他開始跟着大孩子屁股後面玩,喜歡做一個“小跟班”;到3歲前後,他也可以跟其他同齡與小齡的孩子玩在一起了,融入於孩子們中間,如魚得水。

上幼兒園後,孩子幾乎就是小大人了,父母已經不再擔心孩子的怕生了,反而有時候孩子的活動空間過大,擔心起是否太外向了,讓父母緊張的心惴惴不安。

孩子怕生見人就哭怎麼破?這樣讓孩子成爲社交高手 第3張

從時間軸發現孩子的祕密

我們從0-6歲孩子每個月齡段的時間軸去梳理,會觀察到一種現象:孩子的怕生,是與他獨立心理的發展時間軸是一致的。

第一個轉折點是孩子身體的獨立時期。

從爬行開始,是他人生獨立探索的起點,他不再完全依附於大人,能夠在爬行的空間裏,享受自己的獨立;身體的獨立,就產生了人格的獨立,他的自主意識產生了,他開始區分“別人”與“我”,即使不小心看到了鏡中的自己,還感興趣地看看這是誰。

從爬行、到巡行、到站立、到走路、到奔跑,這一年左右的時間,孩子已經完全操控自己的身體了,大人這根“拐長”,被他扔在了一邊。通過不斷地探索,他變得越來越有經驗,他知道如何應對新的環境,應對周圍的人羣,當他對自己的“控制能力”越來越有信心的時候,自信就產生了。

第二個轉折點是孩子生活獨立的時期。

爲什麼有的孩子2歲就很獨立,有的快到3歲還小鳥依人?那是生活獨立能力的差別所致。從小比較放手的父母,孩子較早學會獨立的衣食住行,能夠照顧自己,對大人的依賴性少,他的人格更爲獨立,他有更多的適應新環境的經驗,以及更多人際交往的經驗。

什麼事情都父母包辦的孩子,對父母很貼心,因爲他必須依附於父母達成自己的需求;而對外人,則置之不理、或者對他們進入自己的空間而煩燥不安,因爲,外人對他沒有用處,不能滿足他的吃喝拉撒,也關照不了他的心理需求。

孩子間爲什麼不交往?對於依賴的孩子,其他孩子對他同樣沒有幫助,他也照樣熟視無睹。

那爲什麼後面願意跟隨大孩子,而不顧比他小的孩子?因爲大孩子能帶着他玩,對他有幫助,而小小孩,對他沒用處,他就沒“當人看”,就當“物品”了。

那爲什麼孩子要拉着媽媽的手,去找其他孩子玩呢?因爲他還不夠自信,媽媽是港灣,他這條小船走到哪裏,要把港灣拖到哪裏,讓他更有自信。

爲什麼有時爸爸帶出去獨立性會強一些?這不是爸爸更強壯,讓孩子內心更有力量;而是爸爸一貫比較讓孩子獨立,放手慣了。孩子跟不同的家人在一起,會產生不同的場景,也產生不同的心理;

如果媽媽經常大呼小喚的,孩子就更關注媽媽的感受,他的心理是與媽媽連接在一起的,媽媽的情緒,就像一根神經,連帶着他的情緒。所以,有時,孩子對陌生人的緊張,也是由媽媽這根神經牽動的;經常被美名爲“心理暗示”,實際上,你的心理就顯露在情緒上,並沒有完全掩藏起來,你情緒的那片小小的蝴蝶翅膀,一扇動,就觸發了孩子的一場風雨。

孩子怕生見人就哭怎麼破?這樣讓孩子成爲社交高手 第4張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讓孩子成爲社交高手

瞭解了孩子的原理,也瞭解了父母的誘因,問題就浮出水面了,我們可以從容地去找方法。

0-6個月齡,寶貝有什麼需求,他會通過哭來告訴你,你不要以爲哭是傷心,實際上哭是一種召喚;他不懂講話,但可以哭,餓了哭、尿了哭、渴了哭、困了哭,寂寞了也哭,聽到哭,你就出現了。如果你聽到哭,及時出現在他身邊,爲他滿足需求的,他的安全感就很強,與你的關係就很親密,情緒穩定,內心安祥,對人與環境都很信任,心靈充滿的陽光;相反,你做你的事,讓他哭哭沒關係,他內心的不安定,將影響長遠,將來對人、對世界充滿疑慮。

6月齡-1歲,身體快速發育,肌肉能夠驅動肢體,從翻身、爬行、巡行到直立、行走,這種“進化”,與類人猿進化到直立行走的人類的漫漫長路,彷彿是一致的。他站起來的不僅是身體,還有自我意識,逐漸脫離你,去尋找自己的空間。在生活上,他必須依賴你,但在興趣上,你只是他的兩條腿,他想去哪裏,你就得帶他去哪裏;這說明什麼呢?一方面,他必須與你保持親密的關係,因爲依賴你才能生活下去;另一方面,他又對世界充滿好奇,不願被鎖在家裏,喜歡到處走,看那些風景那些人、還有狗打架。

所以,你既要照顧好他,又得循着他的興趣,到處走;你就是寄居蟹的殼,當他害怕時,保護他;當他好奇時,滿足他,讓他進退自如。

1-2歲,四肢靈活,精力充沛,翻箱倒櫃,忙碌不息;雙手精細動作的快速發展,如果你放手讓他參與日常生活,他會很獨立,吃喝拉撒都會自我照顧。恰恰多數父母不放手,讓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看來是照顧,實際上自由的剝奪;孩子還不會辯解,因爲還沒到說話的月齡,但他可以執拗、我行我素、慢吞吞地,在態度上進行反抗。此時,你要做的,不是批評他、改變他,而是多讓他自己想、自己做,做得好的,鼓勵他,沒做好的,示範他;他感到自由、信任、鼓勵、真愛,他也會給你信任與真愛,這樣,【叛逆期】只是微風吹縐的波紋,而不是暴風驟雨。

孩子怕生見人就哭怎麼破?這樣讓孩子成爲社交高手 第5張

2-3歲,是他羽翼豐滿,開始練飛的時候,生活的獨立,讓他人格也追求獨立,他渴望離開父母,逐漸融入到小區的孩子們中去、到各種感興趣的地方玩;他不再希望父母擺佈,按照自己方式接人待物。此時,你要做的,多聽從孩子的需求,帶他去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同時,你得在一旁乖乖呆着,不插嘴、不干涉,除非孩子的邀請,你才參與到他的活動之中。這是他真正從家庭走向社會的一年,他的社交能力與習慣,也在這一年養成,“內向”,還是“外向”,取決於你是否提供了足夠大的空間、是否讓他足夠自由。如果孩子打架了、磕着碰着了,你都無所謂,心定氣閒,那麼你就找到狀態了。

3-6歲,上了幼兒園,完全融入到社會化生活之中了,各種人情事故,都在經歷,幼兒園,就是一個小社會,也是一個“江湖”,雖然不像電視裏演得那麼險惡,但同樣有領導的、跟班的,彬彬有禮了、惡搞的,性情中人、溫順友愛的;有喜歡做的事,也要忍受專制。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適者生存”之道,有些孩子,剛從“以自我爲中心”的家庭環境中出來,起初有些不適,但不出幾個月都已適應。此時,你要做的,是鼓勵他,積極去面對幼兒園的生活;觀察到他心情不爽的,可以傾聽他,瞭解到底發生了什麼,需要幫助他,還是靠他自己能夠解決?鼓勵他自己解決,是上策,因爲面對困難,熬過來了,就是成長。

課餘時間,你要觀察他的興趣,喜歡什麼的,創造條件,把這顆興趣的種子,埋進土裏,讓他生根發芽,呵護成長。順着興趣,他可以認識志趣相同的夥伴們,以興趣爲中心的社羣,是孩子另一層面的社交,這更有利於孩子發展自我。

但是,育兒在線學堂還是提醒你不要主觀地安排“興趣”,別的孩子學什麼,也想讓他學,因爲每個孩子,都是一片不一樣的樹葉;如果這樣的一羣孩子在一起,都是負能量。

如果從0-6歲各個階段,你都順應孩子的年齡與個性,爲他創造社交機會了,他進入小學後,就會如魚得水,充滿自信。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