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總要保持一致嗎?這會不會是聯合起來欺負孩子?

本文已影響1.48W人 

夫妻對孩子可以不保持一致,但也不是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紅臉,這都是不真實的表現。


P.E.T(父母效能訓練)始創於美國執業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博士,他師從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卡爾. 羅傑斯(瞭解心理學的人都知道這位大師的江湖地位!),畢業後與師共事。戈登博士花費50年時間爲父母、老師和領導者傳授如何建立有效關係的模式,成爲世界著名的“溝通之父”,3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Kelly把自己學習的心得整理成文章和大家分享,溝通,不只是技巧,更是對一個人認知的深層次改變,人最難做到的就是改變,所以我們一點點開始。

理論篇2:父母不需要虛假保持一致

很多父母認爲他們必須在任何時候統一他們的情緒,爲他們的孩子建立一個統一戰線。

戈登博士的第一句話就是:父母們不可避免地會缺乏一致性。

“當他們情緒根據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孩子和不同的情況而發生變化時,他們怎麼可能保持一致性?”

還有,父母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也有不同的人生經歷,也許他們因爲三觀相近走到一起,但不可能在所有問題上都保持一致:我是南方人,夏天恨不得給小七一天衝三次澡,而作爲東北人的七爸就很不能理解:非得這麼幹嗎?當我逼着小七吃葉菜的時候,七爸來一句:不吃就不吃,我小時候不吃葉菜,吃的都是果實,不也挺好嗎!當我火急火燎要小七抓緊時間洗漱睡覺時,七爸還在和她慢悠悠研磨練字,“你就不能讓她快點!!!”“寶寶,把豎再寫幾筆…給媽媽看看寫得真好!”“寫你個頭!到點了怎麼還那麼磨嘰,明天還要不要起牀了……”

如果真要建立統一戰線,這個策略很不公平:兩個人聯合起來對付一個孩子!

而且父母不可避免地會缺乏一致性,如果要強行地保持一致,必然其中的一方要扮演不真實的角色!

父母總要保持一致嗎?這會不會是聯合起來欺負孩子?

父母的虛假接受

“沒有一位父母能夠接受孩子的所有行爲,一個孩子的某些行爲總是會進入父母的不可接受行爲區域。”

既然要做好家長,那就只能扮演了。最明顯的就是哄睡:小七是入睡困難戶,我經常一鬨就是40分鐘一個小時她才能睡。那種崩潰感,你懂的!但之前接受的理念是:不要對孩子發火,要無條件接納孩子,所以我使勁壓住已經冒到嗓子眼的怒火,用很機械的“溫柔”語調對她說:“寶寶,媽媽知道你現在睡不着很難受,媽媽很愛你,媽媽想幫幫你……”(其實真實想法是:你個破孩子,TMD怎麼還不睡!老孃還等着追劇呢!!!)

我表現出接納孩子,但我的內在卻是另外一番景象,除了對小七生氣,我還爲自己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感到沮喪。

父母總要保持一致嗎?這會不會是聯合起來欺負孩子? 第2張

對於家長,內在是這樣的分裂,那麼對於孩子,又會有怎樣的影響呢?他們看不出來嗎?

他們又不傻,他們是父母情緒的探測儀(特別是你有個高敏感的孩子),他們能敏銳地捕捉到父母的“非語言訊息”:皺眉頭、挑眉毛、語調機械、語氣生硬、以爲沒使多大勁,其實卻是想奮力把孩子推開……“這樣一來,孩子就有可能感受到父母無聲的責備——在這一刻,他感到他的父母不喜歡他。”

“當一位母親行爲表示接受但實際上無法接受孩子的行爲時會怎樣?孩子收到了相互矛盾的暗示。”

小七可能就開始混亂了:媽媽說她理解我現在很難受,她也說她很愛我,願意幫助我,可是她的眼神卻是那麼的不耐煩,而且剛纔我要跨圍欄的時候她把我抱下來,並且一把把我扔在了牀上,她到底是理解我想幫我,還是討厭我??我該怎麼辦?

一個聽來的例子,一個朋友說她認爲不應該對孩子生氣,所以她有情緒時都強壓下去。某天她在梳頭,她5歲的女兒走到她身邊,摸着她的臉說:“媽媽,你是不是戴着面具?”

父母總要保持一致嗎?這會不會是聯合起來欺負孩子? 第3張

“經常遇到這種虛假接受的情況會使孩子感到自己不被父母喜愛。這會導致孩子不斷地進行試探,會致使他們產生很深的焦慮感,並使他們缺乏安全感等。”

“虛假的接受會帶來更嚴重的副作用,從長期看,它甚至可能會對親子關係造成更多傷害。當孩子接收到“令人困惑的信息”,他可能會開始對父母的誠實和真誠產生懷疑,他們從很多經驗中得知,媽媽說的和想的常常不一樣。最終,這個孩子會失去對這樣一位家長的信任。”

“父母最好不要在違背自己真實態度的基礎上試圖擴大他們的接受區域,當父母感到無法接受孩子的行爲時,最好不要假裝接受。”

真實的父母的定義

真實的父母會不可避免地對他們的孩子產生接受感和不接受感;

他們對於同一行爲的態度不可能永遠保持不變,而是會隨着時間、狀態不同而改變;

他們不應(也不能)隱藏自己的真實情緒;

事實是一個父母可能會對某個行爲感到接受,而另一個父母卻不接受;

每個父母都會不可避免地對不同孩子產生程度不同的接受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