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無處發泄的火氣,最終的出口都指向了孩子。

本文已影響2.77W人 

可我也是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也有被熊孩子氣得咬牙切齒卻無能爲力的時候。情急之時,免不了靠咆哮解決問題。

其實吼孩子沒那麼可怕。我們有權利發火。

可怕的是,一些父母一邊嚴厲且兇狠地吼着孩子,還一邊說:

我這都是爲你好,你懂不懂!

不是因爲愛你,纔不會這麼管你!

別扯了!你衝孩子發火,不是因爲孩子做錯了什麼,而是你沒照顧好自己的情緒;你衝孩子吼叫,不是因爲愛孩子,而是你不夠愛自己。

你無處發泄的火氣,最終的出口都指向了孩子。

發火,是媽媽點燃了自己情緒的導火索。

那些生氣的、咆哮着的父母,好似某種易燃物。不是孩子縱火,讓它們燃燒,而是它們自燃了。

這些人,極少去關照自己內心到底在發生些什麼,他們對自己內在小孩的關照與呵護太少,以至於他們纔會在一次次情緒爆發的痛苦和無助中輪迴。

所以,在我看來,衝孩子吼叫、發幾次火沒那麼要緊,要緊的是,我們能否看到脾氣背後被隱藏的壞情緒,以及是否覺察和思考:我們未來要如何面對它。

▌隱藏的壞情緒:焦慮

確切說,焦慮是一種糟糕的情緒,和一個觀念:糟糕的事情即將會發生。

所以,焦慮的媽媽往往會爲尚未到來的、自己主觀臆斷中的事情而憂慮,比如:

現在不好好吃飯,以後長不高怎麼辦?

又生病了,小時候沒養好是不是長大了身體就不行?

這孩子一有啥事就哭,遇到困難就退縮,以後豈不是什麼事情也做不成?

太沒禮貌了,總是不叫人,以後大家都不喜歡他怎麼辦?

……

客觀去看,這些事情絕對都沒有任何因果關聯。然而,爲了化解自身的這種育兒焦慮,媽媽無意識地開始不停嘮叨、責罵孩子。尤其當媽媽已經介入,而孩子還沒有改善時,媽媽的情緒就會被瞬間點燃。正如很多媽媽說的:“我着急還不都是爲了他好!”

OK,這裏我們就需要反問和覺察:真是孩子讓你擔心了嗎,還是某個你自己的觀念困住了你?

你無處發泄的火氣,最終的出口都指向了孩子。 第2張

育兒焦慮趕着媽媽往前跑,沒有時間觀照自己的內心。

▌隱藏的壞情緒:沮喪

媽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付出了很多的自我。有的媽媽還選擇全職在家照顧孩子。

因此,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媽媽更多的不是接納不了孩子的行爲,而是接納不了孩子的行爲發生後,自己的沮喪。“我都放棄那麼多來照顧他了,怎麼還是……我真是失敗啊。”這是媽媽常常會有的沮喪情緒。而媽媽沮喪的情緒又會進一步惡化了孩子的情緒和行爲。

當孩子再次哭鬧時,媽媽的下意識反應就會是:“你怎麼又哭了啊,不哭了行嗎?”或者“唉,怎麼這麼多次你還是爲同一件事情哭呢?有什麼好哭的?”不能容忍的失敗感,表現出來就是媽媽對孩子巨大的火氣。

這樣的媽媽,必須要好好想想:你的人生,真的要靠孩子替你活出來嗎?

你無處發泄的火氣,最終的出口都指向了孩子。 第3張

吼孩子的時候,媽媽是接受不了自己的“失敗”。

▌隱藏的壞情緒:委屈

當媽的確不容易。當你心情很好時,一切事情彷彿都很順利,孩子鬧騰感覺也很可愛;而當工作或家庭中出現問題,當你缺乏家人支持,當你身心疲憊,累積了壞情緒,那隻要有風吹草動,就會不耐煩、不高興,看什麼都不順眼。

尤其是爸爸在育兒過程中,參與度比較低,對媽媽育兒又指手畫腳的時候,媽媽就會既委屈又憤怒,如果這個時候孩子不聽話,媽媽情緒的包袱分分鐘被點燃。

所以,此刻,你可能更多要關心的,不是孩子怎麼了,而是你自己,還好嗎?

你無處發泄的火氣,最終的出口都指向了孩子。 第4張

獨自一人面對一切,讓媽媽的情緒一點就燃。

焦慮、沮喪、委屈這些情緒隱藏在我們憤怒的背後,不被我們看見,但卻傷害了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也把自己變成了孩子眼裏兇悍而不可接近的“怪物媽媽”。那該怎麼應對呢?或許你可以試試下面這幾步:

意識到你的想法和感受

想想自己發火的本源,是真的有什麼事戳到了你的底線,還是隻是一時的情緒失控?

同情並接納自己

接納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每個人都是有情緒的,我有情緒,不代表我不行,只要我能積極面對和處理,就是好的。

認知並接納孩子的感受

當你發現,孩子總是糾纏在一件小事上,多次崩潰時,你或許應該換個角度想一想:“哦,孩子哭鬧不是爲了爲難我,他哭了這麼多次,一定是因爲他遇到了困難。那麼我來幫他一起解決吧。”當你接納了孩子的感受,你會覺得整個世界都不一樣了。

和孩子聊聊你們的情緒並達成共識

很多媽媽雖然有情緒有火氣,卻很少向孩子表露。你不說,孩子卻會有自己的觀察和判斷。他們很多時候會把你的攻擊等同於他們不夠好,不值得被愛,從而陷入自我否定和不自信中。

請勇敢向孩子表明你真實的想法,和孩子做好約定,當下次你大吼時,孩子可以做什麼讓你停下來。這樣,既讓孩子瞭解到媽媽也有需要學習的空間,也爲孩子樹立一個能在衝突後自省的好榜樣。

上天將小孩賜予我們,就是要磨練我們的心智,讓我們和他一起經過各種歷練,彼此磨合,共同成長。

孩子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你亦如此。

《擊劍》

擊劍的健體作用不言而喻。動作中的各種伸展,變化,拉伸等動作,可使孩子的肌肉和力量得到增強,肌腱、韌帶、肌肉的彈性得以提高,從而增強幼兒的體力和柔韌性。擊劍還可給大腦許多良好刺激。練習過程不單是骨骼肌肉的收縮,而是空間感知、經驗、類型識別等能力的綜合發揮。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