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教子的故事

本文已影響2.1W人 

名人家庭教育故事:鋼琴家傅聰先生的家教觀

傅雷教子的故事

當今,不少家長非常注重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但有的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誤以爲早期教育就是早期智力開發,早期智力開發就是識字、做算術題……於是,他們熱衷於讓孩子參加這個班,那個班,卻很少想到教孩子怎樣做人。智力形象發固然重要,而教孩子怎樣做人則更重要。因爲“道德常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遠彌補不了道德的缺陷”。

傅雷先生愛兒子,但絕不溺愛嬌縱。他把對兒子傅聰做人的教育寓於立身行事、待人接物的家庭生活之中。諸如穿衣、吃飯、站立、行動、說話這樣的生活小事,傅雷都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比如進餐,傅雷就注意孩子是否坐得端正,手肘靠在桌邊的姿勢是否桌的人,吃飯時是否發出失禮的咀嚼聲。當傅雷發現傅陪不愛吃青菜、專揀肉吃並不聽警告時,就罰傅陪吃白飯,不許吃菜……傅雷抓住孩子思維具體形象的特點,把做人的教育貫穿在孩子能接觸到的、易於理解的日常生活之中,逐步提高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加深孩子道德情感的體驗,培養他良好的行爲習慣。正是這些做法、使傅聰從小就身心健康,舉止端莊,爲傅聰長大成人後能適應複雜的社會生活奠定了基礎

但是,我們有些家長還沒有意識到一個人的行爲習慣是其品德形成的基礎,而養成習慣的敏感期甚至比智力發展的敏感期還要早些。要知道,人的行爲習慣的形成是從嬰兒期開始的。

可以說,孩子出生後就開始逐漸形成飲食起居的習慣,而這種習慣就包含着品德行爲的萌芽。有些家長認爲孩子的生活習慣是區區小事,無礙大局,忽視了對孩子良好行爲習慣的培養,即使看到孩子不對也不去糾正,放任自流,待發現孩子養成不良習慣以後,再想糾正,已爲時晚矣。

願家長們能從傅雷教子的經驗中吸取有益的東西。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