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早教不利兒童的大腦成長

本文已影響1.16W人 

  如此高消費是否合理暫且勿論,把電腦作爲一門課程列入“小一生”的“教育大綱”,這種做法是否科學就值得商榷,是利是弊更應引起我們關注。

  “教育生理學”認爲,兒童的智力成長,有賴於手腦並用,大腦指揮手,手的活動又反饋回大腦,如此反覆循環,才能促進大腦的發育和思維;所謂“十指連心”,“心”指的就是大腦。對尚在發育的孩童,“點鼠標”與“動手做”是兩碼事。比如畫畫制賀卡玩遊戲,如依賴於電腦,手的動作就變得簡單化和機械化,自然弱化了對事物的感知,不利於大腦發育和智力成長;而用手來操作,那種對線條、色彩、形狀、質感的體驗以及實踐獲得的愉悅,能對大腦形成良好的刺激,這絕非電腦所能比擬。讓他們用電腦打字寫作更不可取,不但減少了練筆和認字的實踐,也不利於作文水平的提高。

  若要提高電腦水平,電腦怎樣“早教”也無補於事。一般性的電腦應用,智力正常的人,一二個月的訓練就可以掌握;電腦的升級換代很快,“早教”對其將來的電腦應用,沒有什麼實際意義。電腦是綜合性學科,需要的是高等數學、編程設計等等相關知識。要成爲電腦人才,即使孩子是“電腦高手”,不接受高等專業教育是不可能的,除非是比爾.蓋茨這種極罕見的天才。

  可見,電腦技術不像小提琴、體操和足球等技藝那樣,要從娃娃抓起。某些項目要從娃娃抓起,是因爲與肢體的要求有關,比如指法、腳法、身體的柔韌性、專業的觸覺和感覺,這些少兒階段比較易於練習和塑造。電腦也有一定的指法要求,但跟年齡的關係不大。據說有些小學生在電腦上“取得不小成就”,但從有關報道看,不外是製作賀卡、遊戲競賽、繪畫劃圖之類,但這些從預置程序得到的“成就”,能證明他們智力高於其他學生嗎?

  面對小學“電腦熱”的每況愈盛,早有教育專家警告,孩子的智力培養和開發,應更多地重視“手做”的實踐而不是點擊鼠標,電腦課程至少要放到小學五年級。教育的方式、內容與被教育者的年齡、生理,存在一定的對應關係,把小學電腦課視爲一種優質教育,是個很大的誤區,它將會對學生的腦智成長帶來不利影響。這絕非危言聳聽,教育部門應對此組織研究和論證。

電腦早教不利兒童的大腦成長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