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聽力障礙,爲何不能只關注語言提升,還要注意心理需求?

本文已影響2.06W人 

但聽力障礙兒童並非如此,他們的聽力有限,語言能力也有很大欠缺,在理解他人語言和自我表達上都存在相當大的問題。聽障兒童的語言能力本是生理問題帶來的,但不健康的心理狀態會讓他們的語言能力恢復放緩,對語言康復工作有…

原標題:孩子有聽力障礙,爲何不能只關注語言提升,還要注意心理需求?

可能和很多人的想象不同,我國聽力障礙兒童羣體相當龐大,但由於人口基數的原因,我們在平時很少能接觸到聽力有缺陷的孩子。其實,這也和家庭的主觀選擇有關,家長不太希望自家寶寶的問題被更多人發現。

這樣做一方面是出於保護心理,孩子可能因爲自身的缺陷而被他人歧視,另一方面是因爲大人希望家庭給外界的印象處於較爲正常的狀態,這是一種私心作祟的結果。但是家長可能是好心辦壞事了,不和社會接觸更容易導致孩子的人格發育遭到壓制。

孩子有聽力障礙,爲何不能只關注語言提升,還要注意心理需求?

語言是聽力障礙的重點關注對象

所謂“十聾九啞”,說的是絕大多數聽力障礙兒童都會有語言能力的缺失,出現語言發育遲緩和構音障礙等問題,這些問題在聽力障礙出現之時也跟着發生了。可以說語言康復是聽力障礙患兒的治療永遠躲避不掉的工作,也是表層意義上最重要的方面。

爲什麼聽力障礙會導致語言障礙呢?其實這很好理解。我們的語言學習都是通過聽和說進行的,而聽又是說的基礎。嬰幼兒學習語言首先是通過耳朵不斷地接收外界語音,然後經由語言中樞處理,隨後才能模仿着發出聲音。

模仿是嬰幼兒學習說話的基本能力,但沒有原材料的進入,這“無米之炊”也是做不起來的。聽力障礙的到來使得嬰兒的模仿對象消失了,而自帶社會屬性的語言不可能主動創造出來,即使創造出來也是沒有社會意義的。

所以,無論是語前聾還是語後聾,語言康復工作都要進入患兒治療體系中,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環。

孩子有聽力障礙,爲何不能只關注語言提升,還要注意心理需求? 第2張

不要忽視隱藏的社會情緒能力

語言能力的欠缺只是聽力障礙兒童問題的表象,還有一個方面值得更多人的注意,這就是孩子的社會適應性。語言障礙的發生是兒童社會適應能力低下的標誌,和社會適應性相關的社會情緒能力纔有可能是讓孩子獨立在人羣之外的元兇。

我們總說孩子“童言無忌”,其實是在說尚未進入社會的他們不懂得在社交情景中如何適當地運用語言。他們在童年說的很多話在成年人看來不僅無效,而且非常不適合其所在的社會場景。

當孩子進入學齡和更多的同齡人接觸後,其社會適應能力便會逐漸發展。但聽力障礙兒童並非如此,他們的聽力有限,語言能力也有很大欠缺,在理解他人語言和自我表達上都存在相當大的問題。

另外,嬰幼兒的生存和生活技能也都是由父母口傳心授的,但他們無法通過語言和行動的結合更好地學習,其自理能力也有一定的缺失。所以,他們滿足個人生活和社會要求所需的能力都有明顯的不足。

孩子有聽力障礙,爲何不能只關注語言提升,還要注意心理需求? 第3張

相對嚴重的心理異常

我國學者調查顯示,聽力障礙兒童心理行爲問題的異常檢出率是33.3%,遠遠高於正常兒童,退縮和攻擊行爲尤爲突出。心理障礙對孩子語言能力的影響非常顯著,且會出現失眠、飲食異常、感官過於敏感等問題。

國外關於聽障兒童心理異常與語言能力之間關係的研究結果非常一致,兩者的關係非常密切。聽障兒童的語言能力本是生理問題帶來的,但不健康的心理狀態會讓他們的語言能力恢復放緩,對語言康復工作有相當不良的影響。

聽力障礙兒童和健聽兒童一樣,也有非常豐富的情感和內心感受,但礙於有限的表達能力,他們無法很好地向父母和信任的人傾訴。不少家長以爲孩子的異常行爲是不聽話的表現,實則是在抒發對自己不能隨意表達的不滿和憤怒。

所以,監護人、語言矯正師、醫生以及全體社會對聽力障礙兒童的關注不能僅停留在生理層面,孩子的內心也是柔軟、需要親近之人呵護的。即使他們有時會表現出衝動和攻擊性,但在一段心理治療後,他們也會覺得所生活的世界是充滿愛的。

語言能力低下、社會適應性不足和心理問題突出,這三點發生在很多聽力障礙兒童身上。有關這些問題的研究其實在數十年前就已經展開了,但聽力障礙兒童顯著的生理異常將難以發覺的深層問題掩蓋了起來,使得我們不容易發現它們的蹤跡。

總之,聽力障礙兒童的康復是一個長期且複雜的過程,需要根據聽障兒童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將語言康復和心理治療結合在一起,方能做到我們希望的成果。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