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偷錢玩遊戲,媽媽的另類懲罰獲贊無數!

本文已影響9.96K人 

孩子沉迷手遊,甚至加入氪金大營,悄無聲息花掉父母的血汗錢,這樣的事情已屢見不鮮了,而最近重慶9歲男孩航航,偷拿奶奶的2000元錢去買手遊裝備的新聞一被報道,網友卻一反常態,紛紛點贊。

原標題:男孩偷錢玩遊戲,媽媽的另類懲罰獲贊無數!

孩子沉迷手遊,甚至加入氪金大營,悄無聲息花掉父母的血汗錢,這樣的事情已屢見不鮮了,而最近重慶9歲男孩航航,偷拿奶奶的2000元錢去買手遊裝備的新聞一被報道,網友卻一反常態,紛紛點贊

點讚的當然不是這種行爲,是事情發生後爸媽的態度和解決方法,航航最後被罰撿廢品“還債”。

航航是如何撿廢品還債的?

詳見視頻

媽媽說,打一頓還是解決不了實際的問題,不如變一個方式來,讓他體會一下錢來之不易。

網友們對父母的這種懲戒方式也表示了高度的認可:

我覺得這種懲罰方式很好,深刻體會掙錢不容易。

這樣的教育挺好的,給他的父母點贊!

讓孩子體會賺錢不易,還不用打罵體罰,很睿智的家長。

這比拿棍子抽好得多,中國多點這種家長,問題少年纔會少點。

很贊,最好知錯能改,纔是善莫大焉

同樣是孩子玩手遊高額消費,航航父母沒有用“孩子還小”,“孩子還不懂事”這樣的理由爲他開脫;沒有找遊戲公司退錢;沒有胖揍一頓;更沒有幫他承擔責任,解決麻煩,而是選擇讓孩子爲自己的行爲買單,怪不得能收穫這麼多好評了。

哲學家培根說過,責任感是世界上最珍貴的種子,他若早早地播種在孩子的心田裏,將會收穫一生一世的幸福。

玉不琢不成器,父母是玉石的第一個玉雕師傅,當孩子犯錯了,父母如果總是縱容他,讓他無法認識自己的錯誤,如何才能成長呢?

男孩偷錢玩遊戲,媽媽的另類懲罰獲贊無數!

你不雕他,難道還等着社會這個玉雕師來錘鍊他嗎?那代價可能真的很大了!

這讓我想到了前幾天上熱搜的江歌媽媽,她表示將依法啓動對劉鑫的法律訴訟。

男孩偷錢玩遊戲,媽媽的另類懲罰獲贊無數! 第2張

劉鑫這個江歌的好“閨蜜”,和前男友發生糾紛時,衣食住行+感情麻煩全部丟給江歌處理,一味逃避,也是她將江歌置於危險之地,推出去當擋箭牌。

兇案的發生700余天中,她逃避、撒謊、冷漠,只求自保,將自己從這個案件的法律和道德層面上摘除。

我對你雪中送炭,你對我忘恩負義,如果當初劉鑫能像個成年人一樣,自己面對感情糾紛,平和解決,江歌如今可能正在實現她周遊世界的夢想,或已在職場拼搏,而不是留媽媽一個人苦苦維權。

有人稱劉鑫是巨嬰,背後是父母一味地保護,可以超越原則和底線,事發後,劉鑫的母親曾把江歌的死歸於“她命短了!她不是爲了俺閨女!”,這撇清關係、澄清自己的作風看來也是家族遺傳。

男孩偷錢玩遊戲,媽媽的另類懲罰獲贊無數! 第3張

我們常常說,每個成年人都應該爲自己的選擇買單,其實孩子又何嘗不是呢?年齡不能永遠是你的免死金牌,培養孩子對自己的行爲負責,一定要重視起來,從小開始!

我們總將放手,學會讓孩子力所能及處理自己的事情,並對決定負責,這樣才能讓孩子成爲有完整品格的人,懂得獨立思考,擅長解決問題。

男孩偷錢玩遊戲,媽媽的另類懲罰獲贊無數! 第4張

孩子能否學會負責,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態度,你的目的是教訓還是教育

航航的父母得知孩子偷拿錢玩手遊時,也氣得半死,第一反應是恨不得痛打一頓,冷靜之後,覺得打併解決不了問題,決定改變懲戒方式。

這個心理過程正好是從教訓到教育的轉變,當孩子犯了錯,如果只是簡單粗暴地打罵,並不能起到想要的教育成果,甚至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做出反抗,畢竟皮鞭之下不一定出孝子。

2017年6月, 漳州小學六年級的男孩小偉,沉迷網絡遊戲,被母親發現凌晨4點仍玩得起勁,一頓責罵之後,小偉一氣之下半夜離家出走,最後被民警送回家。

你看,打罵也不行,放任不管更不行,當孩子錯時,我們需要幫孩子分析錯在哪裏,引導孩子找到正確的處理方式

航航父母選擇的是讓孩子自己賺錢,還債,航航面對繁重的工作,可能抱怨過,痛恨過,但也正是這種合理地懲戒,讓他的壞情緒得到釋放,也讓他認識到賺錢是不容易的,對金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就如蔡康永所言,我們對金錢,真的只有相處過,才能心安理得去體會它的意義

男孩偷錢玩遊戲,媽媽的另類懲罰獲贊無數! 第5張

按照目前的進程,航航將收一年的廢品,這麼大的犯錯成本,相信一定讓他永生難忘,他自己也表示,再也不會犯了!

這樣的懲罰,從意識上讓孩子認識到錯誤,行爲上受到約束,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爲自己的行爲買單,簡直就是完美。

男孩偷錢玩遊戲,媽媽的另類懲罰獲贊無數! 第6張

我們常說,要給孩子犯錯的空間,犯錯何嘗又不是一次成長呢?我們總以爲孩子很脆弱,幫他擋掉一次次挫折、風雨,這樣“萬無一失”的呵護,只會讓孩子漸漸失去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受點苦,受點委屈,反而能學會消化挫折和困難。

松浦彌太郎在《美好人生的100個基本信條》書中將“把一切視爲是自己的責任。怪罪他人並沒有任何好處。” 列爲第一條,可見他對這一條的看中,沒錯了,生命中所經歷的一切坑洞,都需要自己慢慢走出來,願我們都能把這個美好人生的信條教給孩子!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