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了!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對“全職媽媽”的偏見?

本文已影響1.55W人 

不要急於給別人的人生下結論,比起“全職”或“在職”,更重要的是一個人所朝的方向、所擁有的狀態。午休時,隨手打開一篇小文,說的是婚後的女人不該全然指望男人,那樣只會被動且悲劇。觀點認同,可文中的例子着實讓我大跌眼鏡。

不要急於給別人的人生下結論,比起“全職”或“在職”,更重要的是一個人所朝的方向、所擁有的狀態。午休時,隨手打開一篇小文,說的是婚後的女人不該全然指望男人,那樣只會被動且悲劇。觀點認同,可文中的例子着實讓我大跌眼鏡。

比如作者談到自己的朋友生娃之後,就做起全職媽媽,沒有收入,老公對她態度越來越差,她一邊帶娃一邊做飯,忙得焦頭爛額,老公卻坐在沙發上玩手機,有時菜做的不合口味,老公還會大發雷霆。她失望於老公的不理解不體貼,老公卻嫌她不賺錢變成黃臉婆,最終離婚。結論還是錯在女方,因爲她不上進不學習,終日生活在舒適區,年輕時享受天倫之樂,一事無成,最後就會失去對生活的掌控。

我忍不住找到作者,問她:“你一定沒有小孩吧?”她承認,又解釋道:“其實我想表達的是女人就算生娃後,也一定要有自己的收入,不能完全指望婚姻。”

這類雞湯文鼓舞年輕女孩獨立自強還行,對於生娃後難以平衡生活和工作的女人來說,完全缺少方法論。

如果有靠譜的幫手,能好好幫忙照顧孩子,有多少人年紀輕輕就不想上班,自願在家全職?

有多少人不明白“手心向上”的不安,卻執意要在家中做實則“辛苦”別人卻認爲在“享福”的工作?

是的,年少時,我也無比害怕婚後的自己陷入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俗氣。可婚後,我才發現這就是生活的本態。你需要妥協、權衡、付出,周旋於生活的瑣碎,把日子過得炊煙裊裊、把種種單調與瑣碎糅合成生活的活色生香,這是女人的本事。

太多人都對女人要求太高,最好是既“女強人”、又賢惠顧家,還要貌美如花。包括女人自己,也這麼苛刻地認爲。於是很少有人把“全職媽媽”看作一項工作,也很少有人覺得自己本該向老公領取報酬。這沒有錯。

更多人給全職媽媽貼的標籤是“黃臉婆”、“沒有自我”、“靠別人養活”、“整日看電視”、“與社會脫節”……在心理學中,這叫做“思維定勢”或“刻板印象”。

一位全職媽媽說電梯裏偶遇鄰居,說起最新的理財,她不瞭解,鄰居馬上理解到:“也難怪,你在家呆久了,都與社會都脫節了。”看,這就是思維定勢,每個人掌握的信息不同很正常,可一旦人們都這麼想“全職媽媽”,觀念就會把你往溝裏帶。

夠了!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對“全職媽媽”的偏見?

可我認識的很多全職媽媽並不是這樣。

Y名校畢業,美國人,婚後兩年內生了3個娃——老大20個月的時候,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弟弟。3個男孩,每天鬧騰不已,看她發出的倆弟弟一起哭的視頻,我就足夠崩潰。可就算三個娃,她還是能抽出時間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在線上教中國的孩子學英文。每次上課看到精心製作的視頻、準備的對話,我都不明白她的時間從哪裏來。

直到她與我們分享,她已讓她的家庭流程成爲體系,她觀察和記錄孩子最佳的早起午睡和用餐時間,首先讓孩子的生活更有規律,其次見縫插針地安排自己,比如孩子午睡時洗蔬菜,做晚飯之前疊衣服等等,事無鉅細。甚至還給家中的保姆創建清單,詳細程度,保姆只需要按照清單執行就好。

她說,因爲有這樣的體系,每個人都更開心,更有效率、更有控制力。

所以,全職媽媽想要擁有的更多,就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箇中艱辛,只有自己能懂。

我還認識一個昔日做了5年全職媽媽的女人,那時她老公在國外求學,從歐洲到美國,她陪讀時生下倆娃。帶娃間隙,她學習育兒,一年365天,分享300篇以上的育兒文章,成爲很紅的博主,去年她出了自己的第一本育兒書,立馬暢銷。如今,她已成功轉型爲自由職業,有時間有自由,當然還有不變的努力。她做育兒講師、開家長課堂,總有學員從外地慕名而來。哦,值得一提的是,她的菜也做得超級好,當時孩子小,身體瘦弱,她每天研究如何給孩子做出更可口的飯菜,她分享的菜譜也受到了不少媽媽的追捧。

總有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而這些從來和她“全職”或“在職”無關,對於熱愛生活、永遠自帶正能量的人,做什麼,對她的人生都不是耽誤。

當然,更多的全職媽媽並不是這種“拼命三郎”型。

我認識一個媽媽,非常地活在當下,帶娃出門散步,看到奇異的小蟲或撿到一塊蜂巢,都讓她欣喜不已;

還有一個媽媽,對食材相當講究,用心爲家人做飯,她在廚房忙活時,聽着娃在餐廳“呼啦啦”喝着剛出鍋的雞湯,問娃好喝嗎,娃大聲說:“簡直太美味啦!”,她滿足地笑,那一刻,我都被這溫暖場景融化;

另一個媽媽,相當地享受帶娃的日子,她喜歡摟娃睡覺、愛好給娃讀書,心甘情願做快樂的“娃奴”。

這就是他們認爲的幸福,孩子乖巧,夫妻和睦,何樂不爲?如果你總偏執認爲迎接家庭主婦的全是悲劇,那你一定不知道心理學中把這類夫妻模式稱爲“分工型”,夫妻倆各有分工,各司其職,彼此都能認識到對方的價值,都對自己的“工作”有較強的責任心,這樣的夫妻多半和諧、穩定。沒錯,文前提到的例子,我認爲錯不在女人全職,而在於遇到“渣男”。

不要以我們固有的思維去籠統地評價別人,你沒有別人的處境,便不懂別人的選擇。同樣,也不要急於給別人的人生下結論,“全職”或“在職”從來不能定義一個人,遠比這更重要的,是一個人所朝的方向、所擁有的狀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