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警惕:小嬰兒也會“焦慮”

本文已影響1.43W人 

大多數人認爲小嬰兒什麼都不懂,自然也不會有高興或不高興這類情緒,至於“焦慮”這種比較複雜的情緒,更是不可能有。但事實上是,小嬰兒也會有“焦慮”的情緒,當嬰兒表現焦慮時,家長一定要注意安撫。

嬰兒自出生後就具有了人類的一些基本情緒,如愉快、興奮、緊張、痛苦、失望、焦慮、恐懼等。特別是6個月後,他們在心理上即經歷着兩種與他們的社會化有着重要聯繫的感情反應,即“分離性焦慮”和“認生階段”。

半歲以後的嬰幼兒非常依戀母親,時刻盼望媽媽在自己身邊。8個月的嬰兒會經常關注着媽媽,一旦媽媽從自己的視線中消失,就表現出哭鬧不安。1歲左右的孩子,當媽媽上班或外出時,常常哭喊着不要媽媽走,有的扯住媽媽的腿死活不放,彷彿一鬆開手,媽媽就再也不會回來似的,這就是“分離性焦慮”,是嬰兒期成長過程中的正常情感反應。這種狀況只有在經歷了母親多次離開的體驗,且知道母親離去後會很快回來後,纔會逐漸好轉。

家長警惕:小嬰兒也會“焦慮”

對待處於“分離性焦慮”期的嬰兒,大人一定要理解他們的情感需要。如果試圖忽視他們的情感,不理睬他們的哭聲,生硬地扳開他們樓着父母的手,甚至把他們關在小屋裏或圍在欄杆裏不讓他們跟着父母,孩子感情上的焦慮就會更強烈。如果想趁着他們玩的時候偷偷地溜走,這樣只能成功一次,下次他們就會牢牢地盯緊父母,不讓離去,對大人產生強烈地不信任感。要想消除寶寶的焦慮情緒,就要儘可能地減少離開孩子的次數,尤其是丟下他一個人。如果必須離開,要用嬰兒能懂的語言告訴他,媽媽要離開他一會,但很快就會回來的,讓孩子有這種思想準備。當媽媽出門前,要營造出寬鬆、愉快的氣氛,用玩具逗逗孩子或摟抱一下寶寶,使他得到一定的情感上的補償或緩解他對媽媽離開的緊張情緒。2-3歲的孩子逐漸理解上託兒所與父母分離是必然地,也是暫時地,因而焦慮情緒不是很強烈,適應暫時性分離是比較容易的。

大人與孩子分離時間較長時,孩子往往一開始不停地哭鬧,隨後便只好接受現實並予以配合。當父母回到家之後,小兒便會以憤怒或對抗的態度對待父母。這種情況要持續好幾個小時,甚至好幾天之後,才能原諒父母離開他們而與之重歸於好。當父母不得不較長時間離開孩子時,讓孩子看看父母的照片,從電話上或錄音機上聽聽父母的聲音,穿上父母的衣服或戴上媽媽的首飾,都可以減輕孩子因和父母意外的離別而對之造成的傷害。

嬰幼兒的焦慮情緒除了因父母分離造成之外,還有些情景也同樣會出現,但往往被大人們忽視。如頻繁地替換保姆或撫養人,經常變更孩子的生活環境,家庭氣氛緊張、父母吵架,嚴厲地訓斥孩子,突然把愛轉移到別的孩子身上(如媽媽又生了一個小弟弟,家裏來了親戚的孩子)以及生病住院、打針吃藥等均會引起嬰幼兒不同程度的焦慮情緒。如果這種情緒持續存在,必然會給孩子造成許多不良影響,會出現食慾下降、睡眠不安、情緒不穩、悶悶不樂、好發脾氣等,嚴重者可形成“兒童焦慮症”,影響孩子的身心發育。

    筆者接診過許多這樣的患兒,一個7個月的嬰兒被媽媽訓斥了幾句,就幾天不吃奶、不找媽媽;1歲半的小女孩,在半年內換了3個保姆,使孩子整日鬱鬱寡歡,經常夜間睡眠不安,不停地咬手指甲;一個原來十分乖巧聽話的2歲多的小男孩,自從送到託兒所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回家後就無故發脾氣、摔東西、經常哭鬧;一個3歲的孩子,從小在姥姥家長大,只因小姨生了個小寶寶,全家人的注意力暫時轉移到新出生的孩子身上,她就表現得焦慮不安,任性哭鬧,不許媽媽去抱小表弟。

分離性焦慮是嬰幼兒個性化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現象。值得欣慰的是這種焦慮將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少。在1歲半~2歲半期間,幼兒會更容易與父母分離。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孩子逐漸理解你是他的世界永遠的一部分:即使你不在他的面前,你仍然是存在的,即使你走了,你還是回來的。這時候孩子已經能較好地調整他自己的情緒了。

焦慮情緒是嬰幼兒健康心理的“殺手”,過多的失望、焦慮、痛苦或孤獨的情感經歷對幼小的孩子是不利的。嬰幼兒還不能用語言來表達他們的情感需求,因此,父母應細心地體察孩子的情緒狀態,及時彌補感情上的欠缺,儘量多和孩子相處,使孩子產生安全感,讓孩子始終生活在愛和親情之中。

      作者簡介:王玉瑋,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兒科教授、博士生導師,原兒科主任,中國優生優育協會兒童早期發展委員會委員。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